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谁写的(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简介)

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谁写的(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简介)

首页模拟经营人生何必如初见更新时间:2025-06-06

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谁写的,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简介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比较成熟的豪放词代表作之一。上片写眼前之景,镜头由“大江东去”展开,转换到“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其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极尽传神,既写出作者眼中所见景物飞动的姿态,又能令人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的磅礴与激情;最后两句的过渡很是自然,既总结了上面江山的“如画”,又引起对下文“多少豪杰”的感叹。下片回想三国旧事,极力表现周瑜的春风得意,而后又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回归现实,与自身被贬形成对比;最后以融情于景作结,既写出了对时光飞逝的感伤,又有对眼前境遇的无奈,还包含与江月相伴、乐在其中的复杂情感,整首词突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藩篱,在描写与抒情之间自由转换,情景结合和谐、自然,恰到好处。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时期的一首作品。作者身在北固亭放眼远望,所见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但投射在心中的却是“仲谋”“寄奴”的踪迹。下片用刘宋文帝典故、“佛狸祠”等景象,继续渲染物是人非;最后仍旧用典言志,借与廉颇的共鸣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整首词从大处入手,开篇二句均是交待事物后直接抒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是实写,“烽火扬州路”是虚写,下文“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并非近在眼前,却也相去非远,笔触在虚虚实实之间自由转换;并且将抒情全部融于描写当中,虽不免用典过多之弊,却显出作者词作功力的精炼与纯熟。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