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原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阴阳割昏晓是指划分时间的一种方法。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持续两个现代小时。
这12个时辰分为两个周期,分别为阴(从夜晚开始到第六个时辰)和阳(从白天开始到第六个时辰)。
割昏晓指的是将一天划分为两个时间段,早晨的时刻叫做割晓,晚上的时刻叫做割昏。
即为将一天划分为阴阳两部分并将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分别标记为割晓和割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