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您在宋朝的军旅生涯确实会让您觉得憋屈:面对外族的侵略,咱们有仗不能打,动不动就议和进贡,壮志未酬不说,而还总被大后方的皇帝惦记提防着,真是里外不讨好。那咱们给您在宋朝换个身份,让您体验一下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状态,您呀,从商!一个霸道总裁,在宋朝确实可以炫酷狂跩。
您问,这不是在安慰、忽悠我吧?在封建时代,一个生意人做得再好,社会地位能高到哪里去,还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清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怎么样,最后的结局不照样够惨的?
您说的是历史的事实,可宋朝就是一个例外,一个独特的存在。
无论什么年月,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商品交易,您家里衣食住行需要的一切都靠自己生产吗?您想吃糖了,自己弄块地种甘蔗,自己炼糖?您穿衣服,自己种棉种麻,自己织布裁缝?您可真有本事,真有工夫!您只有去买要存在商品买卖,就少不了生意人。可是漫长的封建时代,人们都把商人看贱了,看扁了,打心眼里就没真正瞧得起商人。其实就是认为商人逐利,咱们讲义这种思想作祟导致的。
这种错误思想到了宋朝,得到巨大的改观。北宋的范仲淹就发出“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的呼喊。商人有什么罪啊,咱们所谓的正人君子瞧不起他们?南宋的黄震也说:“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同是国家一等齐民。”宋朝的人,就是有这样的觉悟,商人和其他行业一样为社会创造财富,凭什么地位不平等啊最难变的观念变了,后面的事就水到渠成了。宋朝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土地可以买卖了。几千年来,咱们历史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人,都栓死在土地上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基本就靠农业税。遇见坏年头,官府只能剥皮一样地压榨农民。各种名头的苛捐杂税让农民活不下去,能不造反吗?这形成一个死循环,没有哪个朝代能够逃出这个规律。
可宋朝走出了这个死循环。土地一旦可以流转,人就活了,剩余的劳动力就可以参与到手工业、商业中来。工商业发展起来了,国家财的来源就多了。宋朝政府的财政收入,70%来自于工商税。国家有钱了,还能压榨农民吗?遇见灾荒年头,开仓放粮在宋朝是常事。这都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带来的好处,国家、百姓都是受益者。
您在宋朝做个生意人,绝对恰逢其时。宋朝对商人有很多宽商恤商政策,比如取消坊市制度。您不必像宋朝以前那样,只能在官府规定的地方做生意,而是您看哪里市口好,哪里市场吸引力大,只要您有钱租房子,您就能在哪里开张。
唐朝的时候,官府还规定,“工商杂类”不得参与科举。也就是说,您一个商人,还有您的孩子,妄想通过科举考试去从政了。到了宋朝,这一政策变了,您要是真有学问才华,允许您参加科举。您的孩子也可以进入官办的学校去学习,将来一样可以通过考试走上仕途。这可是真真切切的地位的提高。您做生意,还真没什么后顾之忧。
您说,做生意苦点累点我都成,就怕我累死累活到头来挣不了多少,都给官府当税收去了。您刚刚又看见宋朝的财政收入70%来自工商税,心里嘀咕开了,那商人是不是最受盘剥了?有人做过研究统计,可以让您消除这个担心。宋朝商人的税负很宽松,行税为2%,住税为3%,平均下来税率也就2.5%而宋朝的商业利润,平均下来,至少有10%,这中间的差额,就是您纯赚的。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靠苛税,靠的是繁荣的工商业带来的量的积累。
上述种种观念和政策,构成宋朝生意人所在的气场——体恤加鼓励,极大地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那些组成商行的店铺,和小商小贩,自然不必说,就是商业的专业队伍,他们就是单纯做生意的。官员、皇亲国戚、读书人、地主、农民也纷纷加入兼职经商的队伍,甚至僧尼也不甘落后,下海经商了。汴梁城里的大相国寺,每个月五次“万姓交易”,寺庙也成生意场了。所以您得抓住时机,占据有利地形,尽快让你的生意开张,博得您的第一桶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