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小编余墨读三国”,持续阅读精彩原创内容
整整两年前,80后创业标杆人物茅侃侃在北京家中自*。茅侃侃曾位居“京城IT创业四少”之列,20岁出头时就身家数千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创业明星。
茅侃侃的自*引来网上一片唏嘘,大V和吃瓜群众纷纷转发朋友圈,感叹生命的易逝和创业的残酷。
其实,古往今来,“少数人成功,多数人失败”的创业游戏,从来都是极为残酷的。比如,东汉末年导致了三国鼎立的那次创业大潮中,多少诸侯揭竿而起,但绝大多数都惨遭失败。那么多创业者,最终能够算得上成功的,无非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而已。
那些失败的创业者,最后的结局都是怎样的呢?大概可以分为三种:被消灭;被并购;还有,就是和茅侃侃一样,殉道于自己的创业项目,自*。
官渡之战,袁绍创业生涯的转折点
被消灭的三国创业者中,企业规模做得最大的是袁绍。袁绍是个官二代,起点极高,实力雄厚,曾经长期雄踞三国创业榜榜首。但在与另一个官二代曹操的竞争中,他屡战屡败,筹码越输越少。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下, 袁绍终于卧病不起,最后吐血而亡。
袁绍死后,他的儿子们也被曹操打败,他的地盘成了曹操的地盘,连他美丽非凡的儿媳甄氏,也成了曹操的儿媳。他的创业项目,更是被曹操灭得渣都不剩。
跟袁绍命运一样悲催的,是他的同父异母弟弟袁术。袁术跟他哥哥一样,起点高,实力强,还一度假模假式地盖起皇宫,穿起龙袍,自己宣布创业成功。自说自话当然管不了什么用,最终他成为众矢之的,不但身败,而且名裂。
袁术是《三国演义》里一个最不像创业者的创业者,没有吃苦精神,处处爱讲排场。直到最后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之时,他也没放下贵族的架子,解渴还要求必须给拿蜜水。
被消灭的三国创业者里,还有一个大明星——天下第一勇士吕布。吕布能力强,有冲劲,但是人品不行。只要竞争对手给的待遇高,他就撕毁劳动合同立马跳槽,跳槽后还要反戈一击,把老东家置于死地。
吕布跳来跳去,把名声跳臭了,连同样人品不佳的袁术都不愿意聘用他。没办法,他只好自主创业。无奈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成事儿的人,在跟曹操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成为曹操的俘虏后,吕布又习惯性地打出了投降牌,表示愿意跳槽到曹操的公司。在刘备的提醒下,曹操想起吕布几个前任东家的下场,立马拒绝了。然后,吕布和他的创业项目一样,都没有了“然后”。
和自己的创业项目一起被消灭的三国创业者,还有身处江东、不太知名的刘繇、严白虎。他们俩的苦主,都是小霸王。不是在学习机行业横行天下的“小霸王”品牌,是孙权的哥哥,人称小霸王的孙策。
孟获是被蜀汉并购的创业者
被并购的三国创业者,总体上看没有被消灭的那些创业者更为大牌。作为《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创业者,曹操消灭的创业者最多,并购的创业者也最多。他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还搭上了儿子、侄儿和大将典韦的命,总算并购了张绣;他横扫荆襄,并购了刘表的儿子刘琮;他进军汉中,并购了靠道术创业的张鲁。
西凉创业公司被并购的情况有点特殊。该公司战斗力极强,在联合CEO马超、韩遂带领下,几次把曹*入绝境。最终,曹操祭出一招“反间计”,拆散了马、韩,并购了韩遂。马超则几经周折,先是被张鲁并购,最后被刘备并购。
跟马超一样,四川“创二代”刘璋也是被刘备并购的。刘备和刘璋其实颇有渊源。刘备初入职场,遇到的第一个老板,就是刘璋的父亲、时任幽州太守的刘焉。刘关张能够风云际会,桃园结义,正是起于刘焉招募义兵的公告。刘焉那次招兵,促成了刘关张创业集团的出现,也给自己儿子的创业公司被并购埋下了伏笔。世事无常,实难预料。
刘备最终毫不客气地并购了首任老上司儿子的巴蜀基业,把刘璋撵到荆州去养老,这是厚道呢还是厚道呢?
公孙瓒用生命为创业失败负责
在《三国演义》里有点名气的创业者中,公孙瓒是唯一失败后选择自*的。
那一年,公孙瓒在与袁绍的大战中落了下风,被困城中。他建起一座十丈高的高楼,楼内堆满了粮食,准备据此坚守。十丈,30多米,大概相当于现在十一二层的小高层。李白的诗中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百尺,正是十丈。李白的诗,说的就是公孙瓒这座高楼吧。
袁绍派突击队挖了一条长长的地道,通到公孙瓒高楼之下。这个战术,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地道战”了。巧合的是,袁绍针对公孙瓒的这次地道战发生在华北平原,1700多年后抗日战争中我方军民打击日寇的地道战,同样发生在华北平原。也许,华北平原的自然条件适合开展地道战吧。
面对袁绍大军,公孙瓒觉得大势已去,遂作出了三国创业者们失败后很少见的选择——上吊自*。
相对于那些被消灭的,特别是被并购的三国创业者,我觉得,公孙瓒的选择更有骨气,更为负责,更有尊严。
那些被消灭的,哪个不是磨磨唧唧的不想死,特别是吕布,求完刘备求曹操,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那些被并购的,不但不想死,还想要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呢。这两类创业者,前期带着千军万马东征西讨,让小伙伴们当炮灰,用生命去为他们创业。等到创业失败了,小伙伴们死伤遍地,无数人送命,他们这些创业者却开始珍惜起自己的生命来了。他们的命是命,小伙伴们的命就不是命?这样的创业者,算得上有骨气吗?算得上有尊严吗?算得上负责任吗?
在《三国演义》里一大片创业者中,公孙瓒是唯一的例外。他让部下的将士拿命上,他自己同样拿命上。创业失败,他用生命为失败负责,也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千千万万小伙伴负责。
不管他曾做过什么错事,不管他是不是适合创业,也不管他是不是能力上有什么欠缺,公孙瓒用自己最大的资本——生命,对自己的部下,对自己的事业,作出了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相对于最后一刻还在作威作福的袁术,相对于苟且偷生的刘璋、刘琮、张鲁,公孙瓒无比高大!
茅侃侃就是21世纪的公孙瓒。
现在是和平时期,早已不是三国那样的战乱年代,对失败负责,不必非要搭上生命。创业失败了,按照法律去承担需要承担的责任即可,该还债还债,该服刑服刑。所以,我坚决不赞成茅侃侃自*,他只需要勇敢地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就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一个合格的公民。他还年轻,为失败负责后还有时间去追求成功。
但是,茅侃侃作出了他自己的选择,虽然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选择。对于他的选择,我们除了惋惜、伤悼,也需要尊重。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创业,用自己的生命为创业失败,为创业失败造成的各种损失、各种伤害负责。他没有逃避责任。无论如何,这都值得尊重。
相对于那些失败后携款潜逃到国外的创业者,相对于那些失败后欠下众多投资人、供应商款项却毫无愧意地继续享受的创业者,相对于那些失败后成为招摇撞骗、无耻无畏的忽悠大师的创业者,茅侃侃无比高大!
敬请关注“小编余墨读三国”,持续阅读精彩原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