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师聊戏,做懂戏的观众——余叔岩怎样表演《打渔杀家》(下)

听大师聊戏,做懂戏的观众——余叔岩怎样表演《打渔杀家》(下)

首页模拟经营停船大师3D更新时间:2024-05-09

​注:本文摘自翁思再著《余叔岩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桂英捧茶来,萧恩朝他看了一眼说:"叫儿不要渔家打扮,怎么还是渔家打呢?"桂英带点撒娇的样子反问萧恩:"儿生在渔家,长在渔船,不叫儿渔家打扮要怎样打扮呢?"萧恩说:"不听父言,就为不孝。"

起先,叔岩觉得这不是什么了得的事,"不孝"二字,似乎太重了,就商量着删去。萧恩只是沉下脸来,鼻子里哼一个"嗯"字,梅兰芳觉得既然"不孝"二字删掉了,那么回答说"改过"也就嫌重了一点,于是改为:"儿遵命就是。"

多次演出后,余、梅又对这段台词作了推敲。为什么萧恩不要桂英渔家打扮,而桂英偏要渔家打扮

从戏里找线索,头场李俊、倪荣劝萧恩不做河下生理,三人饮酒时,丁府的葛师爷偷觑桂英,紧接着狗腿子来催讨渔税,这里包含着阴谋算计桂英的意味。

当年,地主、恶霸看中佃户的妻女,就惯用金钱来压迫他们出妻献女。萧恩是经过风浪的老江湖,觉得此地不可久留。想起女儿已许配花逢春,就打算赶快把她嫁出去,了却一桩心事,所以叫桂英改穿闺中装束,是萧恩的难言之隐。但桂英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非改不可的原因,剧本在这里含蓄地描写了父女二人的心理,是很紧要的地方。

经过这番研究,就恢复"不听父言,就为不孝"的原词,叔岩念时加重语气,显出萧恩态度坚决;梅兰芳念"儿改过就是",也用柔顺的声音来表示她愿意遵从父意。

接着就是教师爷带了徒弟来讨渔税,这里讲究剧场效果,教师爷很重要,老艺人王长林演得最出色,当年陪谭、王二位多年,如今余、梅合作也请他扮演这个角色。

他不是一身僵劲,端起架子,用出洋相来博取观众的轰笑。演出过程中,他口里数着大小十八般武艺,爽脆利落,表现旧社会里那些替人看家护院、保镖助威的人,其实并无真本领,只凭花拳绣腿混饭吃,非常逼真。

这样,就有力地衬托了萧恩的表演,同时造成一种滑稽气氛。这里丑角的表演,如同做菜时加点葱蒜酒醋,起到调味的作用

余叔岩 王长林 问樵闹府

这场戏,叔岩是下了很多功夫来琢磨的,尤其是萧恩与教师爷对做的身段准确而又好看。他说:"戏要演得'整',一场,一节,乃至一个身段,都要像'一棵菜'那样整齐,这才有精神。"

他举例说:"像萧恩与教师爷说翻了,开打之前,抓住教师爷的手说'也罢',在锣鼓中,用最敏捷的身段脱老斗衣,同时抬左腿,把衣服搭在腿上,腾出手摘帽子,接着念:'待老汉将衣帽留在家中,打个样儿与你们见识见识。'再转身进门,放下衣帽,面冲里唱导板。这就是一个整身段,必须在极短的时间,连念带做,并且要干净利落,不慌不忙,因此必须反复练习才能做到一个'整'字。"

马连良 马富禄 打渔*家

后面,萧恩与大教师、小教师所打的手把子,非常严密精彩,其中有一部分是叔岩和钱宝森研究出来的新套子!

萧恩告状未归,桂英放心不下,上唱:"老爹爹清晨起前去出首——"这四句原板要在平淡中唱出剧情来。

戏里面的唱念和手眼身步法,给人的节奏感千变万化,有时突出唱,身段为辅;在没有唱念时,手眼身步的节奏,则帮着烘托剧情。

这一段唱,在过门夹着后台效果,"一十"、"二十"、"三十"、"四十"打板子声,场面上锣声控制着台前幕后的节奏。

在每一锣中,桂英没有什么突出的身段,幕后效果是给观众听,不等于说桂英在家中听得见父亲在衙门里挨打的声音,不过身上的节奏和幕后的效果要有联系,因为这场戏的处理是一明一暗手法。

于是根据唱词第二句"倒叫我桂英儿挂在心"的意思,在过门中桂英抬眼看天色,表示她牵挂着父亲,利用"板"(节奏上的重拍)上的锣声来突出桂英心惊肉跳、坐立不安的情绪。

当萧恩在公堂受责回来,叔岩根据老谭的演法,突出他的愤怒。"恼恨那吕子秋为官不正,欺压我三江口贫穷的良民——"一段摇板,唱得斩钉截铁,简练挺拔。

叔岩说:"萧恩在路上已经打定主意,所以对他女儿说了公堂受刑,还要过江赔罪等,紧接着又说:'恨不得肋生双翅,飞过江去我就*——*他的全家。'就要表现他一脑门子的火,心里只有过江报仇*人,因为他知道无论告到哪个衙门里,官官相护,官司都是输的。"

谭富英 打渔*家

萧恩走出自家门首,桂英第二次唤他回来,问:"还有度用的家具呢?"萧恩答:"唉!门都不关了,还要的是什么度用家具,好一个不省事的冤家呀!"这里的念白尾音带哭声。

下面船到江心,桂英念:"孩儿舍不得爹爹!"萧恩唱哭头:"啊啊啊,桂英哪,桂英哪,我的儿呀。"再念:"儿就逃往花家去吧!"桂英问:"爹爹你呢?"萧条恩答:"为父的么,儿就不用管了。"这些台词,也作凄楚的悲音。

叔岩认为,萧恩突然遭到这场大祸,时间只有两三天,眼看家破人亡,骨肉分离,所以离家后,对着心爱的娇女不禁一再流下英雄之泪,这是合乎情理和父女天性之爱的。

叔岩的表演确实很讲究,例如前后两番拉船索的身段,劲头就不一样。

第一番,因为撒网后,已经打到了鱼,要把船摇到柳荫之下,凉爽一下。那是白天,并且是每天打渔很熟悉的地方,所以船靠了岸,他跳上岸去,只是一腿绷着,一腿弓着,两手很省事地往怀里收船索,收完拴住再跳上船去,仿佛这只船虽然靠了岸,并不是靠得太紧,因为他没有做出费力的样子。

第二番是过江*人,又是黑夜在一个比较生疏的地方停船,所以身段、神情和第一番不同。他面部露出紧张而小心的神气,用手往怀里收船索,抬起一条腿,往后倒步。这里还要露出身上疼痛、挣扎用力的神气,因为白天在公堂受刑,所以遇到用力时就流露出来,但只能点到为止。最后一下,表示生怕船随风飘走,要把它拉到岸边靠紧些,看出是很费力的样子,于是情景、地点就划分清楚了。

李少春 侯玉兰 打渔*家

"*家"时,桂英与大教师开打,钱金福先生出主意,可以加一套"锁猴",打得热闹些。梅兰芳很赞成,就和扮大教师的王长林先生练习了几遍。

王先生那时虽已六十多岁了,但是身手矫健,和梅兰芳打得很严,演出时能要下好来。

至于《*家》一场,萧恩跟教师要打一套单刀对枪,名叫"锁喉",要是平常用一个普通的旦角,桂英并不打套子,只不过比画两下,也就算了。

有一次余梅二人合演这出戏,梅氏不能不打两下以显身手,所以他就把这套"锁喉"给打了。等到余氏知道,势不能重复地再用这一套,所以临时改打了"皮杆子",从此以后要是跟梅氏合演,就总是按照这一次的路子。不过要是跟别的旦角唱的时候,他仍旧是打"锁喉"的。

等到后来王长林年老,腿脚不方便,余氏为迁就他起见,就一直地改打"皮杆子"了。因为这套打法,小花脸较为省事,而且不用常挪地方,这样可以免得王长林吃力,这完全是他体恤王氏,所以也就留下来这两套随便择用的例子。

——摘自孙养农《谈余叔岩》

"*家"后的下场,老路子是萧恩左手拿刀,右手拉着桂英,桂英跪着走,这个下场叫作"拉下"。从前谭、王二位就按老路"拉下",余、梅也是这样演法。

余叔岩 盗宗卷剧照

有一次演义务戏,余、梅在前面唱《打渔*家》,大轴是大家合演的《回荆州》。叔岩关心地对梅兰芳说:"您下面还有一出,我瞧咱们别'拉下'了,省得你跪着走。"

修改后的下场是这样的:*了教师爷后,两人背对背一抄,萧恩拿刀"掬腿"、"缠头裹脑",两人同时往右起"反蹦子",刀交左手,同时往左转身,桂英扶着萧恩的肩膀,亮一个"合扇"的高矮相。这出戏唱过之后,没想到传得很快,以后演《打渔*家》的都用这个下场,"拉下"倒少见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