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2024布局计划中,有一项是拒绝内耗,有很多朋友就问我什么是内耗。
借用罗老师的话,解释一下:你学不进去,玩不尽兴,睡不踏实,心情不爽,浑身不对劲,却吃得特别多。没有基础,但总是瞻前顾后,想脱颖而出却又难以踏实努力,看到别人努力就紧张焦躁,但是自己行动时总是“明天再开始”。
长期陷入在这样的精神困扰中,会让自己感觉到心累,活得很累。
而所谓心累,无非就是还未曾行动,便在反复的内心拉扯间,耗尽了自己的精力。
所以精神内耗,情绪内耗,真的很可怕。
它就像一把勺子,一点一点,一勺一勺的将自己掏空。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精神内耗似乎已经成了人生常态,身边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抑郁过,包括我自己。
经常陷入在提前焦虑的情绪中:明明每天都在上班,却经常会想着:年龄这么大了,如果失业了怎么办?
人家是想着每天上班那么辛苦,周末就应该让自己放松一下,比如看看电影,追追剧……
而我总是心里想着做点事,实际是躺在床上刷手机,一刷就是几个小时,刷完又后悔了,觉得自己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长期这样,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会觉得很累,因为,精神上的内耗,往往比肉体消耗更煎熬。
用备忘录做的图
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学会释怀,懂得自愈,好起来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自己。
《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有一篇文章刊登了公园20分钟理论: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
这项研究的主导者是一位美国教授,他组织了上百名的成年人参观公园,然后调研他们前后的感受,结果显示去公园没有做任何运动,就是去公园走一走,呆一呆,平均的幸福程度也增加了64%,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而且是免费的。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也可以说是个INFJ人群,容易情绪内耗,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还好。
踏入社会后,更加明显,导致我从100多斤瘦到了现在一直都是84斤。
从很多年前开始,每次我情绪低落时,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公园,去看看阿姨们跳广场舞;去围绕着湖走一圈,去坐长椅上发发呆。
包括到现在,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全家一起到公园去野餐,去散步,去看看花,去感受清风和阳光,
如果你当下感觉到很累,偶尔会焦虑,会失眠,会纠结,建议你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坚持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
花了挺多的时间做的图
周一去江头公园跳广场舞:
下班了,就丢掉所有的报包袱和负担,融入到阿姨群中,学着看似简单没有舞蹈功底也难轻易上手的动作,伴随着魔性快乐的音乐,烦恼忧愁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会体验到活在当下的感觉,你会感受到:原来你也可以跟阿姨们一样简单快乐。
周二去湖边水库公园散步:
我觉得散步,其实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自我且自由,看看路灯泛着的暖光,踩踩地上干脆的落叶,享受着晚风的陪伴,走走又停停,你会发现:日子,其实是惬意而又美好的。
周三去海峡雕塑公园坐长椅上听听喜欢的歌曲:
你可以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带上耳机,听着舒缓的音乐,感受着人来人往的闲淡,孩童的欢笑,你会发现,所有的事,都不是事了,人就应该这么美好的活着。
周四去儿童公园荡秋千,回味一下逝去的童年:
无忧无虑对于小孩子来说很简单,而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很不容易,那就让我们每天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子,去公园荡秋千,去公园玩滑滑梯,去公园坐旋转木马,去公园玩跷跷板……
其实挺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做图上
周五去南湖公园发呆
忙碌了一周,只想找个安静的公园,静坐,发呆,只想让自己的脑袋放空,什么都不想,任思绪自由放荡,此刻世界仿佛按下暂停键,没有情绪,没有*。
周六去中山公园看书
午后倾泻的阳光,透过头顶的柳树,落在手中的书页上,让每个字都有了温度,让读书的你,感受到了身体与精神世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周日下午去湖边水库公园躺草坪上沐浴阳光:
你可以四肢摊开,躺在草坪上,沐浴着阳光,拥抱着绿草,倾听着鸟鸣,静静地感受来自大自然的抚慰,你会感觉此刻整个人都松弛下来,心里所有的拧巴都被天地稀释了。
如果你累了,去公园吧。
如果你烦了,去公园吧。
如果你觉得无聊了,去公园吧。
如果你很焦虑了,去公园吧。
如果你经常失眠了,去公园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