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游戏--于超英

童年的游戏--于超英

首页模拟经营我的城市博物馆游戏更新时间:2024-04-25

那日参观了城市博物馆,偌多的馆藏使我很是惊讶。说来自己都不曾相信,自开馆至今,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仅这一次,我便发现,我喜欢上了这儿。也许是文人的善感,看着似曾相识的物品开始感怀已逝的过去,也也许是已逝的过去在这里又敲击了现在的记忆,很多童年的事情渐渐清晰起来,尤其是那时我们玩过的游戏......

一:玻璃球

那年,我最多是十岁的样子,因是文革时期,所以凡涉嫌封、资、修的东西都在被封*之内。玻璃球也没能逃过此劫。物以稀为贵,于是,那小小的带有各色花瓣的玻璃球便是我们那时最渴望得到的一种奢侈品了,自然也是我们最热衷玩的一种游戏了,我们把它叫--弹玻璃球。

弹玻璃球的玩法有很多种,但最为普及的无非是“掉杠”和“进坑”两种。

“掉杠”的玩法是在地上划出两道杠,玩者从两人到若干,站在一条杠后,将手中的玻璃球投向前面的另一条杠,以球离那条杠最近者为先,先者将玻璃球夹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屏息运气,将球弹出,若击中对方的球算赢,还可再击另外的球,反之,便丧失击球权。被击中的球归击中方,被击中者不但输掉一球,同时还被淘汰出局,只至全场剩一人为一局结束。

“进坑”的玩法和“掉杠”的玩法大同小异,是将其中的一条杠变成一个大小和玻璃球差不多的坑,玩者站在一条杠后,将手中的球掷向挖好的坑,离坑最近者拥有优先权,但必须先将自己的球进入坑内才可去击对方。

我们常为谁先谁后争吵的不亦乐乎,击球声响脆不脆而大打出手,可想,那小小的玻璃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和等的重要。

记得一次我输给一个叫齐继良的小孩很多球,数量已超过了我能承受的心理底线。看着对方因大获全胜而洋洋得意的脸我恨得咬牙切齿,双手插在空空如也的口袋里,我真的感觉到了天空传来的霹雳声,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一同玩耍的小朋友各自被叫回家吃饭了,我却无心回家,看着让我“残败”的战场独自神伤,想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玻璃球象“俘虏‘一样去充实新主人的口袋,我忍不住“哇”地哭了起来。母亲叫我回家吃饭,那一声声的呼唤,在黄昏的天空中显得那样的空灵,看到我如此伤心站在那里,母亲也只能很无措地把我搂进怀里。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茶饭不思,母亲没再劝我。

那一夜,伤心像朋友一样陪伴着我睡着了,它让我做了好多懊丧的梦。

第二天清早,当无尽的懊丧还未挥之而去的时候,我竟然惊奇地看到我的枕边有许多的玻璃球,我不敢相信地复又躺下,再猛地起来,看看那些玻璃球是否还在,是真的,我欣喜若狂,一扫愁云。母亲看我高兴的样子,笑了。

原来,我睡着后,母亲用家里一只下蛋的鸡把我输掉的球给换了回来。当然,人家坚决不要那只鸡,但母亲还是硬留给了人家。

童年的快乐原本就这么简单,简单的就象一张平面图,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图形里,盛满的却是我们童年的快乐。

二:三角牌

现在的小孩已很少有人在像我们小时那样每日没夜地爬在地上扇三角牌了。

三角牌是我们童年时常玩的另一种游戏,它是用香烟盒叠出来的。那时市场上卖的香烟全是软盒的,物资匮乏造成市场的商品种类奇缺,香烟的品牌就那么几种,《经济》牌香烟,售价:0.09元、《双羊》牌香烟,售价:0.15元、《友谊》牌香烟,售价:0.21元、《草原》、《岷山》、《万里》牌香烟绝没有超过0.30元。因此,我们手里三角牌的价值也便和市场上的香烟价格同步,一般在玩之前都要检查,当时也有“大前门”“群英”“红中华”“红牡丹”“蓝牡丹”,这些烟盒最为上乘,一张可顶几张一般的烟盒,玩法若干,常玩的是“扇”和“钻”两种。

“扇”的玩法就是两人儿或多人儿各自出牌,在通过“猜包尺”或“手心手背”的方式分出先后,先着持牌用力将别人的牌扇过来为胜。这种玩法最好是玩者穿上宽袖子衣服,以便借用袖子带出来的风。

“钻”的玩法与“扇”不同,一人手持牌,一腿跪地一腿弯曲,用一只脚挡在地上的牌旁,轻轻将手中的牌仍出,以钻进地上的牌为胜。

拥有更多的三角牌,是我们一个常能为之付出行动的梦想。为能得到一个烟盒,我们拼命地盼着父亲把烟盒里的香烟抽完,有时还会偷出几支帮助“拔苗助长”看着大人们一头雾水的表情,我们在心里偷着乐。

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姓张的叔叔,和我父亲相互让烟,掏出的竟然都是没有包装纸的香烟,俩人不禁而笑。

那时上街,经常会碰见同龄的孩子在到处拣烟盒,也常为能拣到为数可观的烟盒而欣喜若狂。

那时玩牌,可谓废寝忘食,战得天昏地暗,全然不顾风吹日晒,玩的满身是土,浑身是汗,一日一日,乐此不彼,赢者兴高采烈,输者灰心丧气,为了一张毫无价值的三角牌,常常是争的面红耳赤,打得头破血流。幼小的心,全被那些三角牌牵着,睡觉的时候都不肯撒手,常能听见因为打架或者学习的缘故,谁谁的牌被家长烧掉了,大家聚在一起,从心里往外可惜,看着在火中燃烧的三角牌,我们常常是无奈地热泪盈眶。

三:踢毽子

现在的小孩偶尔也踢毽子,但毽子是鸡毛做的。可我们小时候踢的毽子大多是羊毛做的。想不通那时怎么那么穷,做一个毽子,竟然为一缕毛就难得我们几天无精打采。

做毽子很简单,先用一块儿土坯砖抠出一个比五分硬币略大一点的圆模子,深度有半厘米左右,再在一只铁勺子里放上一点铅,在炉子上烧,待铅像水银一样变成了液体,再用一根筷子竖在模子中间,把融化的铅倒进模子,片刻,铅即会凝固,形成中间带眼的铅坨,冷却后,再精心打磨,将准备好的羊毛用水沾湿穿进铅坨中的眼里,用削尖的筷子从背后楔进去,最后用菜刀把多余的羊毛和筷子削掉,一个漂亮的毽子就做成了。

这个游戏一般是流行在无风的冬天,玩法分两人或多人,从最简单的“踢”到名目繁多的“打、翘、跪、坐”。赢者拥有处罚权,处罚的办法是输方将毽子掷于赢方面前,赢方踢几下之后猛地将毽子向远方踢出,输方必须跑步把毽子取回,往返几次,赢者高兴万分,这就是踢毽子的乐趣。

现在偶尔也能看到小孩们在踢毽子,有时我也耐不住要踢几下,但往往因体力不支或姿势怪异让小孩们笑得前仰后合。

我有一个同学,姓什么早已忘记了,因为脏,我们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他就显得很孤独。为了能博得我们的欢欣,他竟然将他父亲的一件冬不离身的羊皮大衣偷了出来,在学校的防空洞里拿着剪子,一人一缕地给我们全班同学分羊毛,一件好端端能带来温暖的羊皮大衣,顷刻间就变得残不忍睹,只是为换来我们廉价的赞美溢词,其代价是惨重的,因为第二天我们便看见他脸上的青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我们问:“咋了?”

他没有回答,却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大白眼。

“哈哈!”我们集体幸灾乐祸。

我家有一条狗皮褥子,现在还铺在母亲的床下,每到冬天过去,母亲都要拿到太阳底下晒晒,褥子角的一片毛没有了,象癞疤头一样难看,那是我小时侯为做毽子铰的。母亲到现在还惋惜不已,因为那是她的陪嫁,缘于此,我也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打,想想也是活该,谁让那时不知道心疼东西呢。

四、丢手绢

“丢手绢”是一项生命力和普及率很强的群体游戏,我小的时候就玩,直到现在,还是低龄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之一。玩法很简单,一群小朋友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面朝里蹲或坐下,由一个小朋友拿一条手绢围着这个圈转,其他的人都拍着手唱直到现在依然还是同一旋律的歌谣;

“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按规则围成圈的小朋友是不许回头的,一般是凭感觉或从其他小朋友脸上的表情来判断手绢是否丢在自己的后面,若是,便要拣起来去追丢手绢的小朋友,抓住了那个小朋友除了表演一个节目,还要重新来,抓不住,自己就要站到圈里为大家表演个节目。有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直到丢手绢的小朋友把手绢丢到了他的身后,又转了一圈把他抓住,还不知所以然。这种情景往往会引来大家的哄笑。“丢手绢”的游戏有一定的技巧,这种技巧女孩子掌握的比较好,她们既便是把手绢丢出也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迷惑别人,这招很凑效,成了她们必胜的法宝。表演节目是一件另人难堪的事,腼腆一些的孩子,会木头一样地站在那里,任凭几十双眼睛在自己的身上刷来刷去。实在憋极了会胡乱凑和几句童谣或一两句歌曲了事。也有脸涨得通红,实在无奈,最后急哭的。那些表现欲强或有着一些表演天赋的孩子,到都期盼着手绢能多丢几次在自己的后边。

其实玩“丢手绢”的另一个乐趣还在于丢手绢的人总喜欢把手绢丢给自己心中喜欢的人,每次丢完后,心里甜滋滋地妙不可言,丢完后,还不马上就跑,待那人觉察后,起来追时再跑,若是男孩,十有八九不会让心中喜欢的女孩抓住,他们爱看自己喜欢的女孩在人群中又唱又跳的样子。节目演完,游戏继续。

通过丢手绢的游戏,来增进孩子们的友谊也是很凑效的,孩子们之间闹了意见,往往也是通过做这个游戏和好如初的。

后来渐渐大了,便不再去玩这个游戏了。但《丢手绢》的歌谣却牢牢地镶刻在了记忆里,那熟悉温馨的旋律,常使我梦回童年。莫名的激动像一股暖流涌过心间,有儿时的甜,也有成年的酸。

五、跳皮筋

跳皮筋是流行在女孩中的游戏,玩法颇多,一套一套的,可谓五花八门。基本玩法是玩者分为两拨,以猜包尺的方式分为先后,胜者先跳,输者要挑出俩人做桩(一般要选个高的做桩),在两头手持皮筋,得胜方一人或多人在中间要一边唱一边跳,完成所规定的动作后可升一级,升级的尺度是有规定的,一般按约定俗成的脚踝位置开始,再升至小腿、膝盖、腰部、胸部、腋部、肩膀、最后在高高举起,级升的越高,难度越大,也越容易跳死,另一方则站在旁边边看边兼当裁判员,这种游戏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以跳跃为主,兼插着点、迈、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中间还能做出很多组合的花样来。她们和男孩子一样,也常为谁谁谁是否耍赖而吵得不可开交。

皮筋分为两种,一种叫牛皮筋,需要到商场去买,不贵,一分钱五根,但不是常有货,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具备的,只有家境好一些的才有,她们把买来的成百根皮筋一根根穿起来,达到一定的长度,是既好看又正规。另一种叫猴皮筋,是用自行车内胎或汽车内胎用剪子铰成细条,长短没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越长越好。这种皮筋便宜实惠,既结实又耐用,在当时普遍率极高,基本是人手一副。后来,出现了更简便的松紧带作为替代品,照样跳得不亦乐乎。

玩的时候,她们一边跳着一边唱着适合节奏的歌谣;“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直至九八九九一百一。”为一曲终了,也为一个级别的结束,升级后,再从头唱一遍,以次类推。跳皮筋时所伴的歌谣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一个歌谣唱烦了,可以再换一首其他的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个个心欢畅。……”

跳皮筋不分季节和地域,伴跳的歌谣也不分东西和南北,全国一样,只要有女孩子扎堆,所玩的游戏,首选肯定是跳皮筋。

这种活动男孩是不参加的,有时围着看,但多数是看着看着就开始捣乱,搅得女孩们玩不成,相互吵架甚至动手打架的事情屡有发生。更有甚者,抢女孩子的皮筋回家做弹弓子的原料。

我的一个姐姐正好赶上跳皮筋的年代,经常为跳皮筋而忘了干父母留下的家务活,免不了遭到父母的呵斥。那时的孩子是大管小,为了玩,我没少挨她的讹,帮她干了不少力所能及的活儿。可见,跳皮筋在女孩心目中的乐趣有多大,跳的兴致有多高啊。

经常能看到炎炎烈日下,因找不到小伙伴,把皮筋栓在树上或柱子上一人跳的小女孩,不怕热,跳得大汗淋淋也不肯到阴凉处歇歇。

当年跳皮筋的小女孩,现在已基本上进入了中年和老年,对旧时的游戏仅是记忆里的事情了,兴趣与否,身体首先不允许。只得上街头扭扭秧歌、敲敲腰鼓来锻炼身体,在这些奶奶阿姨的身姿中多少还能看出一些昔日跳皮筋攒下来的那点功底。

以前的许多游戏现在已没有人再玩了,跳皮筋也是如此,随便问问现在的小女孩跳皮筋是什么?百分之九十的人会摇头,更别说那时伴唱的歌谣了。听说哪个学校的一名女老师要把跳皮筋这个游戏在女学生中重新推广起来,但最后根本得不到响应,学生们都认为那是一项十分无聊的游戏。看来,不管是什么,哪怕就是一个简单的游戏,都会印有时代的烙印,有着年龄的代沟。那个老师有些多余,她没有弄懂游戏应该是属于一代人的,过去就过去了,没有重新推广的必要,也没有共融的可能。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许多尘封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清晰起来,但不知为什么;想起的是以往的事情,俱来的却没有那时的感觉。这组《童年的游戏》既是如此,总想写出一点儿时的天真和快乐,但写出的总含有一些怀旧的沧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