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桃花源》

《我的桃花源》

首页模拟经营我的桃花源红包版2023更新时间:2024-04-26

夫君与我的诗友、文友、摄友们曾好奇地问:你们创作的诗、词、散文随笔,及拍摄的照片都那么富有生命力,你们为何有这许多的创作灵感?

对呀,我们的灵感从何而来?创作的源泉在何处?

这些源自于我俩所拥有的一片“桃花源”。

“桃花源”,原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一个与世隔绝、那是一个没有战祸的安乐、美好的地方。后又指不受外界干扰的理想处所和与世隔绝的幻想世界。

从此,便古今人人所心向往之: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一一唐·李白·《古风》之十五

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一一宋·梅尧臣·《华亭谷》诗

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

——南朝 陈·徐陵·《山斋诗》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唐·杜甫·《北征》诗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宋·秦观·《踏莎行》词

并州正有来苏望,忍说桃源可避秦。

——明·张煌言·《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已所向往的“桃花源”。

我俩的“桃花源”就是小区旁边的“塘屋公园”。

公园位于小区的东侧,与小区只隔着一条长长的栅栏,走出小区一拐弯就进入园区。

它不起眼,也不大,占地面积不足百亩。园子里没有名花异草,没有参天古木,甚至没有公厕,连几条休闲条櫈和垃圾桶也是今年五月份才安装的,因此鲜有游人驻足。

园子有几十种鸟类栖息,我俩对鸟类所知甚少,只识得喜鹊,斑鸠、黄雀、鹧鸪、燕子、白鹭等,麻雀自然是少不了的主角。

草坪中错落地摆设着一些大块的鹅卵石,我俩有时就坐在石头上,沐浴在清早金色的晨光里,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惬意;鸟儿们叽叽喳喳的欢唱声,声声入耳 。时儿又听得树技上头小巢穴中的雏鸟发出嗷嗷待哺的声音,抬头望去,只见鸟爸、鸟妈口衔食物急忙归巢,我喜欢看着这喂食的场景,好温暖。

由于我们每天都会来此,鸟儿们一点都不恼我俩闯入它们的家园,反而把我们当做这个家族的一份子,共同享受这里的和谐。

园子的花草苗木也极为平常。一入园可见蔷薇,这是古老的品种,花朵不大,有红、白、粉色,开得到是挺勤快,一年中几乎有大半时光都在绽放;

芙蓉花是单瓣的,我以前知芙蓉秋季开花,这园子的芙蓉夏季五月也着花,粉红的花朵在蓝天印衬下尤如彩云般艳丽。

园子里还有桃、李子、樱花、桂花、木槿、柑橘等,尚有许多不具名的花木。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欣赏不同的花姿,闻到各种花朵的芬芳

园子里面有一条小水溪,这里本是一条排水沟,现在成为了黑水鸡们的乐园。黑水鸡在水边一丛丛绿荫荫的蒲苇中栖居,繁衍后代。从一开始的二、三只,到如今已有几十只之多。我俩每日可欣赏到幼稚的小鸡们列着队,跟随着父母在水面上游玩的场景。

每年的八、九月,那是水葫芦肆意生长的时候,届时水葫芦铺满水面与岸边幽草连成片,便不见水面了。绿油油的水葫芦叶子上面开着许多紫色的小花。小溪的水却在水葫芦的遮蔽下脉脉地自北向南淌漾,流入上犹江,后又汇入章江、赣江,直至长江,最终奔向大海。

清晨的霞光和傍晚的夕阳总是穿透着树枝树叶,将树影和我俩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行走在小径,两旁高耸的梧桐树伴随着我们。灌木丛中有一片狗尾巴草长得细高,比灌木高出许多,我知道它们如此努力的生长,只为获得阳光的青睐,便可以有生存的空间。

寒来暑往,我俩在这里观日出日落,看月圆月缺,望云卷云舒,沐浴着着日月同辉,感受着万物和谐共存的温暖;一朵小花哪怕只有短暂十多分种生命,也要将最美的印象留给这个世界;一株小草生命力顽强,正是其拥有独特的生存法则。正如夫君今年五月所作一首五绝《狗尾草》:

“小草河边立,晨光鹂鸟鸣。独怜非富贵,自在胜芳琼。”

闲花野草虽不比名花异草那般引人注目垂青,却有着自在胜芳琼的境界。

在此,我俩看到大自然以天空为画布,将水幻化为墨汁,创作了一幅又幅绝美的水墨丹青;

在此,我俩感受到生命没有贵贱,是平等的;

在此,我俩看到万物不负寸寸光阴;

在此,我俩感悟生命的顽强、坚韧、可贵、可爱;

在此,我俩体会着和谐、包容、温暖与爱;

在此,我俩的思绪便可无边的飞扬;

在此,我俩欢喜的是可以放空心灵,收获了内心的安宁;

……

我常常想起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好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俩本客居于赣,正是这个小小的公园,让我们心灵从此有了归属感。

《禅语》: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成佛无须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明月清风谁与共,高山流水少知音。

小小的塘屋公园,便是我俩心中的“桃花源”,是这片“桃花源滋”养我俩的心灵,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沛。

在这方寸的小小天地,我俩看见了更大的世界,我们得以收获这许多、许多……

王玉波

2023.7.15日

附:《桃花源记》

东晋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