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台地的隆起—交河系列之三

交河台地的隆起—交河系列之三

首页模拟经营无尽旷野更新时间:2024-06-08

原创于2018-02-02

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废墟”的交河故城,其城址坐落在被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柳叶形岛状台地上,土岗如削的峭壁,高达30米上下,崖岸壁立,陡峭的断崖屏障是交河自然天成的特点。这块周边环水、地势高耸、易守难攻的崖城台地的地质变迁又是如何呢?

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怀,我曾多次对交河台地周边地貌和地层进行了踏勘和观察,对其地质的演变有了初步的认识。地层犹如一部巨厚的地质年轮史书,揭示了交河台地地史的演化。

原来在地质期的第三纪末期及第四纪时期,新构造运动的构造旋回在交河台地一带处于坳陷下沉阶段,沉积了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全新世随着盐山运动,本台地又由下沉转为正向隆起,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随着晚更新世以来差异性升降运动尤为显著,本区域地壳运动盐山背斜继承性断块褶皱抬升,艾丁湖盆地不断下降,河床坡度加大,水流运动加快,下切侵蚀作用强烈,形成今天交河故城台地高出现代河床30米的地貌特征。其交河台地地层主要由晚更新世晚期冲湖积物组成,距今2.9—0.9万年,是构建交河独特厚重的生土废墟文化的源泉。

交河台地经历了沉降到隆起的轮回。大地的裂变,验证着生死相续、无有止息的生死循环,交河故城也由此演绎了存在、辉煌、废弃和保护利用的过程。

由于交河台地位于全新世活动构造的盆地中央隆起带也木什断裂的上盘,该活动构造在晚更新乃至全新世都有过活动,因此在交河故城及河流阶地剖面上均发现有古地震造成的砂土液化现象。

砂土液化是强地震的产物,位于交河城北的崖壁成组如群雕般的砂土液化痕迹,是如同教科书般代表性的地震地质遗迹,让人叹为观止。

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交河台地就存在着以打制石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和细石器文化遗存,前者的时代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说明交河台地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已成为人类活动的舞台。

在交河沟西台地及西沟东岸崖体晚更新世地层里的石器发现,是新疆旧石器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填补了新疆长期无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空白,也把交河台地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推到1.5万—2万年前。

史前时期的交河台地及其附近地区,遍布人类足迹,充满勃勃生机。

这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人类的繁衍生息,交河附近宽阔的范围内有山、有水、有河谷、有丛林、有湖泊和沼泽,如此适宜的生态环境即是禽兽鱼类的繁殖地,也是原始人类赖以生存的驻足地。

茂密的森林和肥美的草地,可供他们狩猎、驯养和采集,交河台地正是氏族社会人类保障自身安全最为理想的选择。

因此,交河台地及附近是古代先民活动、栖息、繁衍之地,也是孕育吐鲁番盆地古代文明的摇篮。

当年交河城遍布僧侣、商贾、军旅的足迹,唐代诗人李颀《古从军行》的“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意雄浑、悲壮、沧桑,无不充溢着古代戍边勇士的豪情气概和边塞诗画。

在荒芜的交河西沟,竟然偶遇一对家住交河附近兵团221团的屯垦三代年轻情侣在沟谷依偎行走,在苍凉的沟谷点燃爱的火焰,在远古的乐土感受爱的甜蜜,在地老天荒间找寻爱的本源。交河沟谷依旧是生息、繁衍的伊甸园,戍边的精神和情怀也就这样在传承延续......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