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8月4日电 (李芳芳 魏建军)“平凉红牛”,是甘肃省平凉市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被业界专家定位为牛业“茅台”,也是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法宝。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独特景观,是当地民众心中一份挥之不去的乡愁,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作为陇东延续多年的养殖习惯,窑洞养牛曾在该市农村地区并不鲜见,只在近十多年才被渐渐淘汰……
盛夏时节,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一头头体格健壮、毛色油亮的平凉红牛,正在宽敞干净的牛场悠闲地吃着饲草。一孔孔沿崖而建的窑洞,古朴沧桑而又干净整洁,与周围青山绿水完美结合,描绘出了一幅极具陇东风情的田园画卷。
崇信县自古就有养牛的传统,随着窑洞养牛示范带项目持续推进,这两年,平头沟村因有山、有水、有绿、有人气,成了远近闻名的避暑山庄,又因黄土高原上特有的窑洞,成为周边民众周末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从我记事起,几乎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养一两头牛用来耕地。”“80后”养牛大户朱海萍回忆,那个时候人们吃住在窑洞,牲口圈养在窑洞,窑洞是家,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窑洞养牛示范点。(资料图) 杨昕 摄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小康屋拔地而起。崇信县率先在锦屏镇平头沟村探索推行窑洞生态养牛发展模式,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综合治理环境,将昔日的废旧窑洞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锦屏镇副镇长文涛说,窑洞养牛具有冬暖夏凉、通风干燥天然优势,能够增强红牛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病害,提高肉牛品质。同时,废旧窑洞远离群众居住区,开放的养殖环境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让人看不到过去窑洞养牛“脏乱差”的现象。
据文涛介绍,这几年当地先后建成了两个窑洞生态养牛示范点。通过发展牛产业,仅平头沟—姚洼示范带就带动33户96人实现了脱贫,脱贫户可支配收入中,牛产业收入比重达到了70%。
55岁的关浩斌,是姚洼村最早养牛的村民之一。从最初的1头耕地牛,发展到现在的9头产业牛,一家7口,靠平凉红牛脱了贫、致了富。“养一头牛能补2000元,现在脱贫不脱政策,我们还能继续享受政府的支持。”言语间,老关很知足。
产业发展的“崇信模式”因窑洞养牛,平头沟村成了频频见诸媒体的明星村,梁忠仁、朱海萍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达人”。3年多时间,朱海萍从最初的10头牛发展到150多头,收入也从2万元增加到30万元,增长了10倍。
很多外出青年感慨,养牛收益竟有如此之高?平头沟村村支书梁永锋算了笔账:按3-5头牛的养殖规模测算,新建一座牛棚需要4万元,改造1孔窑洞仅需1万元,而每改造一孔窑洞政策补贴贫困户1万元。
此外,对原贫困户窑洞饲养的红牛基础母牛每头补助3000元,目前一头6个月大的平凉红牛售价近1万元。这样的补贴政策,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农户窑洞养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于扩大平凉红牛种群的养殖规模。
走进甘庄村,一块“全力打造红牛特色小镇”的牌子格外醒目。这两年,黄寨镇围绕打造红牛养殖特色小镇的目标定位,建成了甘庄—大麦沟—茜洼窑洞养牛示范带。黄寨镇镇长张小龙说,目前黄寨镇饲养红牛数量是7条示范带中最多的。
从鼓励养牛到提供技术支持再到保障销路,为提高养牛收益,崇信县全面推广“国有公司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
“赶着红牛奔小康”成了崇信县民众致富增收的真实写照。农旅融合的生态富民样板随着窑洞养牛“版图”不断扩张,崇信县先后建成了姚洼—平头沟、凉水泉—高年等7条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共改造废弃窑洞1126孔,饲养红牛3800多头。
按照下一步计划,崇信县还将抢抓平凉红牛被列入国家级产业集群和全市打造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的机遇,继续发挥窑洞养牛优势,结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改革,最终实现窑洞养牛全覆盖的目标。
平凉市牛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李三禄表示,窑洞养牛是平凉红牛产业“小群体、大规模”养殖思路的具体实践,是崇信县打造平凉红牛核心区的创新举措,也是平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亭台掩映深绿处、涓涓溪流拨心弦,山间鸟鸣声声脆,牛铃叮当入耳来……近年,崇信把窑洞养牛与农耕文化、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施“红牛 ”“农业 ”工程,以牛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农耕部落”“红牛小镇”成为旅游“新宠”。(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