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五省白莲教起义耗费了清朝2亿两白银,让乾隆到死还在惦记着

为何五省白莲教起义耗费了清朝2亿两白银,让乾隆到死还在惦记着

首页模拟经营我要当太上皇更新时间:2024-05-05

清朝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皇帝禅位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元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乾隆禅位做太上皇并非安心养老,而是仍然把权力抓在了自己手中,正如他自己所说:“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听我教导,不至错误,岂非天下之福哉”

然而嘉庆元年(1796年),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地便迅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波及到了四川、陕西、湖北、甘肃、河南五省。太上皇乾隆指挥近十万清军作战三年,耗费白银七千万两,起义却愈演愈烈。以至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时还不忘在遗嘱中念叨“近因剿捕川省教匪,筹笔勤劳,日殷盼捷”,并且死前的一天乾隆还写了首“望捷诗”,盼着清军的好消息。

那么,为什么会爆发这么一场大规模的五省白莲教起义?又会为什么耗费了清朝这么多白银呢?

上图_ 影视剧中的白莲教形像

既然是五省白莲教大起义,那就要先说下白莲教。

白莲教在很多影视剧和武侠小说中都有出现,关于它的具体产生时间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起源于东晋,二是起源于唐代的摩尼教。但不管怎么说,白莲教就诞生时间而言还是比较早的。

白莲教在宋朝时糅杂了摩尼教和佛教中的弥勒信仰,其教义认为世间有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在进行斗争,光明最终会战胜黑暗。人们只有入教,信奉弥勒佛和“无生老母”才能在光明与黑暗的大战中化险为夷,最终过上好日子。由于白莲教教义简单易懂,同时宣传“习教之人,入彼党伙,不携货粮,穿衣吃饭,不分尔我”,所以自宋以后,哪怕受到历代统治者多次打击,但始终在社会底层百姓中广为流传。

上图_ 摩尼教文献

之所以爆发了这么一场大规模的五省白莲教起义,并且还耗费了清朝两亿两白银,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原因:

一、流民大量涌入三省交界处的深山老林,生活极端艰苦

陕西、四川和湖北的三省交界处“高山长林绵亘千数百里”,全部都是深山老林,而行政上又犬牙交错,划分不明,故自古以来便是多事之地。清朝在乾隆时人口激增,乾隆晚期人地矛盾更是严重激化。如湖北省在清初顺治十五年(1658年)有人口44万,人均耕地一百二十亩左右。而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人口增加到了近2000万,人均耕地却降到了三亩左右。

并且由于土地兼并,实际上大量农民连三亩地都没有,而是被迫*流亡。因此,随着人地压力越来越大,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大量失地农民在生存压力的驱使下纷纷进入三省交界的山林中,史载这些流民“扶老携幼,千百为群,络绎不绝。”

上图_ 老年时期的乾隆

这些外省来的流民到了山区后,生活条件是极端艰难的。

首先,山林中适合开垦的土地面积很少,而涌入的流民越来越多,就使得单纯靠山里的土地已难以维持生存。所以他们只能靠在山林中进行菌类、药草的采集或是进伐木场、铁厂充当佣工来维持生存。有的进山流民为了混口饭吃就去背私盐,背私盐的流民“所负重常二百四十斤”,由于山道艰险,他们“包高出肩背,上重下轻,偶一失足,坠陡坡深涧,则人包俱烂”

其次,由于官府势力难以掌控该地,导致山林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匪徒危害百姓,如有一种“黑钱客”,他们“为鬼为蜮,还包设骗,行踪诡秘,以术愚人”,也就是专门诈骗。还有一种“红钱客”,“执刀持枪,以*人放火为玩戏”。三省交界处流民生活之悲惨由此可见一斑。在这种背景下,主张“习教之人,不携赀粮,穿衣吃饭不分尔我。”的白莲教在庞大的流民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上图_ 清军八旗兵

二、本地清军战斗力和军事管控水平低

清朝军队的两大主力分别是八旗兵和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军。

绿营分驻在全国各地,除了战时作战外,还充当着警察的身份,负责弹压百姓造反,维持稳定。在川陕楚三省交界处,清朝主要的军队是四川东北部的川东、川北两个绿营军镇,人数仅有七千人。

并且最为致命的是,七千人的清军也并非集中驻扎,而是分散进驻。如白莲教起义的中心达州驻兵只有不到四百人,白莲教重点攻略的通江、巴州两地,只有清军通巴营两百一十人。而且这里由于山地辽阔,州县“大者周围一二千里,小者常五六百里,”交通极其不便,不光各处驻军难以策应,上下级官府之间也难以及时的传达消息。

除了军事管控水平低之外,川陕楚三省交界处附近驻扎的清军由于“所驻通都大邑,地方平衍, 风俗糜华,平时未尝远出城廓”,所以战斗力极其低下,往往“负枪荷戈走山路数十里,汗淫淫下,喘息不能宁”

因此等到流民们在白莲教的组织下发动起义时,本地驻扎的清军根本抵挡不住数万白莲教徒的冲击。

上图_ 王聪儿,曾任白莲教起义军总指挥

三、清军疲于奔命,战争持续时间长,以致耗资巨大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三,白莲教起义爆发,首领王聪儿、姚之富起兵后,湖北多地的白莲教徒群起响应。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川、陕西、河南、甘肃四省的白莲教徒也纷纷起兵进攻官府。乾隆见白莲教起义规模大,恐局面难以收拾,于是除整合战争波及的五省军队外,还从山西、两广,乃至黑龙江等地调兵企图对湖北地区的白莲教徒进行围攻。

但双方交战后没多久,白莲教徒便趁机分散突围到了四川、陕西与河南境内。而清军虽也兵分三路进行追击,但如前文所述,由于清军战斗力下降,以至于追击的路上闹出了很多笑话。

上图_ 乾嘉时期 苗民和白莲教起义形势图

如统帅八旗兵的清军将领给皇帝上密折,要求避免八旗和绿营一块行军,因为此时的八旗战力低下,恐由汉兵组成的绿营军看到后心生不臣之心。

又如清军统帅四川总督勒保曾不无气愤的说负责围剿白莲教的清军惧战到“领兵官离城数十里而遥闻贼来,则与之俱”的程度,纷纷以“贼之远去为幸,前途滋扰,若与我无干。”

多支清军在白莲教徒进攻时关起营门自守而不接战,等到白莲教徒撤退一两天后,才“放炮开营。于附近各村庄内,将被贼弃置之难民,歼获数人。偶而遗亡之器械检得数件,以为某处贼匪被我*退,即行禀报邀功,恬不知耻。”

清军的战力低下和怯战,使得清军虽名义上是对白莲教徒进行追击和围剿,但实际上不过是疲于奔命,以至于当地有民谣说:“贼至兵无影,兵来贼没踪,可怜兵与贼,何日得相逢!”战争如此持续了十年的时间,方才使得清朝耗费达两亿两白银。

上图_ 清 天顺祥银锭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川陕楚三省交界处大量流民涌入且生活艰难,使得白莲教在这一地区得到广泛传播,才有了起义的基础。而三省交界,地形复杂,官府的掌控力与驻扎清军的战斗力低下,使得白莲教起义没有得到有效镇压而最终蔓延五省。

最后由于清军怯战、疲于奔命,以致战争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十年(1805年)整整打了十年,清朝方面除了被打死一二品大员二十多人,副将和参将以下将领四百多人外,还耗费了巨额的两亿两白银的军费,嘉庆中衰由此而始。

作者:李光彩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清史稿》 中华书局

【2】《中国古代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朱绍侯

【3】《嘉庆皇帝》 人民文学出版社 喻大华

【4】《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 商务印书馆 田海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