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教书人:做一棵树,去推动另一棵树

乡村里的教书人:做一棵树,去推动另一棵树

首页模拟经营乡村里的教书人更新时间:2024-04-10

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群山环绕间,一座黄墙青瓦的楼房涌进视野,这是位于云南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的格力幼儿园。晨光熹微中,一群仰着笑脸的孩子,雀跃着奔向教室。清脆的铃声在耳边催促着,随着最后的铃声落下,邹思茗走进教室,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云南怒江泸水市格力幼儿园

邹思茗是来自珠海的一位幼教老师,上个月,邹思茗来到了离家千里以外的云南,成为了这里的一名老师,每天陪伴着一群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教他们读书识字、唱歌画画,还有人生道理。

和邹思茗一样,还有很多教育从业者,选择来到远离城市的乡村,在乡村深处,教书育人。

今年的教师节,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群乡村里的教师,倾听他们缘何选择这一职业的初心,了解下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发生的故事。

邹思茗:为了一腔热情走进大山

邹思茗从小在广东珠海长大,在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主修幼师专业后,进修北师大本科学历,之后在珠海光明幼儿园任教二十多年。前往云南成为一名支教老师,缘于两年前的一次偶然。

2018年,邹思茗带儿子前往湖南参加志愿者活动,当地孩子家徒四壁的景象令她十分难忘,邹思茗回忆说,“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贫困,感受到贫困。”为了帮助当地孩子,邹思茗选择匿名资助几个孩子上学,这一行为被儿子看在眼里,儿子天真地发问:“妈妈,你这样做有意义吗?他们长大了也不会记得你啊。”邹思茗回答儿子说:“妈妈把你养大也不是为了将来你能回报。妈妈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带给别人希望和力量。”从此,想去贫困地区支教的种子,在邹思茗心里埋下了。

邹思明和儿子在湖南参加志愿者活动

今年8月 ,邹思茗离开了熟悉的的珠海,前往云南怒江州泸水市,成为格力幼儿园的一名老师。怒江州山高谷深,属于深度贫困地区,是云南乃至全国发展最滞后的地方。这里的孩子,地处深山,信息闭塞,较难接触到现代文明的果实。从沿海发达地带来到云南的大山深处,邹思茗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努力给这群孩子撒下希望的种子,引导他们去感受现代文明的氛围,让他们学会一种文明的行为和表达方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带给孩子希望和力量。”

朱秀红: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今年8月,和邹思茗同去云南怒江支教的还有一名珠海老师,朱秀红。

从2018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一批来自珠海的老师,每批5人,为期一年,支援怒江。毕业于嘉应大学的朱秀红,在珠海任教25年,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今年,朱秀红也加入了前往怒江的支教队伍,成为泸水市格力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来到格力小学后,相较珠海家里,有着诸多不适应。这里早晚温差大,中午骄阳似火,一到晚上温度又骤降;当地人嗜辣,每道菜里都要放辣椒,对饮食清淡的朱秀红来说是个考验;洗澡的浴室每次都要等很久才会出热水......这些不适应,朱秀红都一一扛了下来。

朱秀红和学生一起吃饭

说起最不适应的地方,朱秀红不无感慨地说,“最不适应的还是教学。”作为一名在珠海从教25年的教师,朱秀红无疑是有着经验的。但到了这里,面对着一群说着傈僳语的孩子,平时很少接触到英语,甚至连普通话都有些说不利索,朱秀红犯了难。

“语言学习的关键是要多输入。”谈起英语教学,朱秀红说,“虽然我们这硬件条件还不错,但我们的学习资源实在太少了,学生们除了一本教材,什么都没有。”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朱秀红决定创造条件自己上,她在网上下载英文电影、英语歌等存入教室电脑,让学生随时可以学。她还设想把每一册的单词,重点句型,日常用语,名言警句等,用汉语、英语、傈僳语三种语言录制下来,让学生随时听,方便模仿。朱秀红希望,希望通过她的努力,为傈僳族的孩子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条件。

韦小曼:让学生保有爱的能力

来自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雁桥中学的韦小曼是一位从教十二年的物理老师,也是国家级“2020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入选教师。从小,韦小曼在河源的乡村长大,前往惠州求学后再次回到了河源,选择成为一名留守家乡的乡村教师。这里,是她从教的地方,更是她不可分离的故乡。

韦小曼与学生在一起

毕业时,因为家乡的师资力量紧缺,原本是主修英语的韦小曼在校长的劝说下成为了一名毕业班的物理老师。作为一名乡村老师,同时又是毕业班的班主任,面对一群留守儿童,她要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让学生感觉到关爱,“教会学生去爱”这件事在她心目中排在第一位。她将与学生的相处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从刚开始时的严厉,到后来的夜修谈心,再到毕业时的亲近,一步步的陪伴,让学生们逐渐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疼爱,也让学生开始敬佩起来。

多年的言传身教,也得到了反馈。每年,韦小曼都会收到来自学生们的祝福和看望,或是毕业时收到学生的感谢信,毕业后学生的节日祝福等,这些都让她深深感觉到幸福。

梁文杰:接过父母衣钵的90后乡村教师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现任教于清远市英德镇石牯塘镇初级中学的梁文杰,看上去年纪尚轻,这已经是他教学的第九个年头。作为一名90后,梁文杰大学一毕业就选择做了一名乡村老师,而这跟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骑行中的梁文杰

从小,梁文杰就和乡村学校有着不解之缘。同为乡村教师的父母,和同事们经常会在家中开会、聚会等,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梁文杰一直觉得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十分亲切。大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观看了电影《暖春》,了解了一个关于女大学生支教山区贫困学生的故事,更坚定了他想要成为乡村教师的心。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教学中,他“因地制宜”地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担任地理会考教学任务期间,由于备考时间紧、任务重,他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切实做到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目标、达成教学目的。

课堂以外,梁文杰希望学生不仅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更要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他会结合时事,介绍最新建造的港珠澳大桥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这座桥梁在哪里,未来会对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将高铁机场的视频资料给学生看,告诉学生现在高铁速度能有多快,机场每天的吞吐量有多大。作为一名教授地理的乡村教师,他更希望的是,学生未来能够走出乡村,去切实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变化。

现代作家王小军在《更好的教育给孩子》中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乡村教师则是那棵扎根在深处的大树,根扎在土里,叶子在空中摇晃,推动一棵又一颗的小树苗,茁壮成长。

图片:受访者供图

策划:林嘉柳 卫志凌

采写:黄若佩 林嘉柳 李鹤鸣 郭佳欣 董晓妍 通讯员 粤教宣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