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猫纪年考

食猫纪年考

首页模拟经营小猫波利斯更新时间:2024-05-04

公元前1668年,古埃及著名的度假胜地、法老王的行宫、智慧之神透特的家乡埃尔莫波利斯,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当地最大粮仓的主官,正式任命了十七位年轻的看守。他们年纪最长的5岁,最幼者仅有不到9个月大。他们或卧或趴,却个个表情严肃。这件事是如此的隆重,以至于现在还能从当地神庙的浮雕上清晰的看出来。从这一天开始,这种和人类世界已经共生了上万年的小精灵,不再只是宠物,彻底蜕变成文明发展进步的一份子。

卫兵时刻警惕粮仓的安慰

古埃及人是如此的喜爱猫咪,以至于将其敬为神灵。还因为它昼伏夜出的习性,便认为猫咪掌握了生者世界通往冥界的钥匙。在一份古老的文献记载中,由于法老王无法在夜间看清东西(应该是夜盲症)。便*死猫咪吮吸它的鲜血,熏烤它们的肉食用,期望以此恢复自己莫名其妙变差的视力。在公元前1336年的一个秋天,底比斯城甚至进行了大规模的供奉猫咪为现世之神的祈福活动,自那以后,它有了自己专属的棺材,也几乎所有的法老墓穴中都有棍子一样的猫乃伊,正式成为叫醒法老王的守护者和助其从冥界归返的领路人。人们再也不会去伤害它,只让其静静的慵懒着,晚间精神抖擞的捕鼠就可以了。

古埃及墓葬中常见的猫乃伊

这种崇拜在百年后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人的卡叠石(Qadesh)大战中仍有体现。当敌方洞悉埃及人的软肋,挥舞着用猫皮制成的盾牌,以奴隶驱赶着猫咪作为冲阵的箭头向其发起冲锋时,埃及人反而完全不敢接其锋芒,不战而退了——因为在他们心底都有一个烙印:战死不可怕,怕的是死去没有猫咪引路,会永远迷失在冥河的无尽洪流之中。

斗转星移,古埃及曾经的璀璨文明早已经埋入黄沙之中不复再见。当岁月过去了差不多两千年,你在9世纪的中期随维京人的龙船到达塞浦路斯的营地时。可能会看到这样这一个情景:在碎石铺就的临时道路两旁,会有人用大锅炖着一锅肉汤。它咕嘟作响,香气四溢。被称为猫岛的塞浦路斯,虽然万年前就开始饲养猫咪作为宠物,但这一切对于维京人来说毫无意义。猫肉虽然出肉不多,但胜在细嫩,吃了不会胃胀,最适合年老的长者和体弱的孩子食用。这么好的肉,要怪,只能怪你们养的太少了。在这些剽悍的战士们看来,猫就是敏捷与灵巧的化身。吃了它,说不定原本就出众的格斗技巧可以变得更好。

吃猫是为了更好的战斗

而在被维京人掠夺了无数次大不列颠岛,也曾盛行过吃猫的风俗,其中把威廉华莱士吊死的长腿爱德华一世就是最著名的猫肉老饕。因猫此时已经被占星术使用了两百年,故他在吃猫肉时,会在厅前高悬一面家徽,同时即使是大白天也要将所有窗户的窗帘悉数放下。由仆人用银盘盛放猫肝,猫肾,猫脊背肉各一条给他食用,据说在黑暗中进食猫肉猫肉可以获预知未来的奇异本领。这个仪式在后来被意大利半岛中部的维琴察人所继承。当冬日猎户座悬挂于天空正中时,他们便会将猫活生生的抛到火堆里烧死,之后再分食其肉,据说这样就可以抵御黑女巫的诅咒,从而在血月来临之际也可以独善其身不被邪恶所侵害。在篝火的熏熏热浪中,在劣质葡萄酒的麻醉中,妄想不被侵害者成了最大的侵害者,无数猫咪丧命其手。而这个陋习直到18世纪中期才最终被摈弃。

故猫神秘无比,食其肉寝其皮也一定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一点东西方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凡预防蛊毒,自少食猫肉则蛊不能害。此亦《隋书》所谓猫鬼,野道之蛊乎。”蛊毒,苗疆的不传之秘。在中医上看来,特指蛇虫鼠蚁产生的疠气。一般来说,如果古代人没来由的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口绞痛,呕血便血,心意烦躁,印堂发黑,面色青紫等症状,多半会认为是被下了蛊。于是古人深信,如果从年少时就开始吃猫肉的话则可以避免。而在现代医学看来,所谓的蛊毒,极有可能是一种急性的寄生虫并发症。至于猫肉能否解毒,恐怕只能是胡扯而已了。

以猫为唯一宿主的弓形虫

食猫肉,虽不能解寄生虫之病,但是传染寄生虫病却是一定的。古埃及人用猫来捉鼠,本就是件道法自然的好事。但如果一味的溺爱,为一己之私,与猫寸步不离,便会出现很多麻烦事来。为了审美喜好弄出各种品种,以溺爱之名行残忍之实。则使很多改良的品种终身都在忍受着病痛和先天缺陷所造成的痛苦。这种改造在西方尤为盛行,国内则对此无多大热情。现如今,全世界大概有7亿多只猫,其中未结扎的流浪猫有四亿五千万之多。剩余的两亿五千万只家养猫中,美法奥英四国占去了四成之多。也正因为如此,这四国感染弓形虫病的比例也是最高,其中法国甚至达到了56%多。盖应西方不注重家庭,人一老去就更加孤单,只能和猫狗相依为命,这些年尤甚。而国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空巢老人的逐渐增多,似乎也在步其后尘。

我们国家,以前也是非常喜爱吃猫肉的。故人有云:“物无不堪食”。这点用在广东人身上是绝对贴切的。所谓两条腿的你爹娘不吃,四条腿的桌椅板凳不吃,空中飞机不吃,水中潜艇不吃之外,只要脊背朝天皆可食。这胸怀是何等的大,胃口是何等的好,这份吃尽天下的决心,真是让人打心底的佩服。在国人眼里,猫狗虽皆为宠物,但是宠物之外仍会圈养食用,两者泾渭分明。虽然豢养的时间长了,猫会和你亲密起来,不由自主的就会发呼噜的声音,也会将其当成家中一员。但圈养之猫,则纯为肉食,凄厉哀嚎,啼血呼喊,不知何时会来抹颈一刀。善与恶,生活与生存,与国人独特的个性一样,只存乎于一线之间。

我没肉,请不要吃我

说到猫肉的味道,在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曾经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闵中某夫人喜食猫,得猫则先贮石灰于罂,投猫于内,而灌以沸汤。猫为灰气所蚀,毛尽脱落,不烦捋治。血尽则归于脏腑,肉莹白如玉,云味胜鸡雏十倍也。日日张网设机,所捕者无算。”可以看出,纪晓岚笔下讲述了这么一个血淋淋的场景:一个女人因为喜欢吃猫,就将猫丢在一个盛放生石灰的大缸里。当猫惊恐万分往上爬时,马上往里面倒入开水。水和生石灰化合释放出大量的热,将猫活活烫死。而毛皮也被石灰腐蚀而自动脱落,根本不用麻烦去拔了。用这种惨无人道*死的猫,体内的血会全部流到内脏里去(深表怀疑),肉质洁白如美玉,要比童子鸡好吃十倍。所以它每天都要拉网设机关,抓到的猫不计其数。

写到这里,纪晓岚笔锋一挫。从前面大段的看似羡慕的笔调下冷然写道:“后夫人病危,呦呦做猫声,越十余日方死。”看似危言耸听,实则是循循善诱。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你所做出的,必将十倍奉还。如同现在提倡的动物权“可以*害,但不能虐待”一样,无论个人口腹之瘾还是沽酒卖肉之利,都应报有慈悲怜悯之心。“天赠血食与我,弗取,逆天;戾之,逆己也。”(明.张澜之《无二谈笔录》)

笼中待宰的猫咪

在09年初笔者刚到广东,曾和同事吃过一次猫肉。其中滋味早已模糊不清,但是那家小店却是记忆犹新。墙壁斑驳的城中村中,楼与楼夹缝中挤着两间窝棚一样的饭馆。线杆之上高挂一灯箱,上书:“老猫煲”。入其中,一间房中皆为铁丝矮笼,数十只橘猫缩卧其中。同事手指点点,顷刻便定了一只猫的生死。店家随即用大钳夹其颈而出。一猫哀嚎,同笼哀嚎,俄而全屋哀嚎。笔者不忍再看,快步而出了。只记得不久便端来一只大沙煲,炖着剁碎的肉块,沸然有声。朋友招呼趁热快吃,吃得一块,又汤中捞得一只猫爪,不由得想起刚才的惨景,放箸不忍再食。从朋友风卷残云的吃相可以看出,这老猫煲的味道必是非常出色的。不然怎么会油桌晃椅,漏窗秽地依然座无虚席呢?笔者甚至认为这样的店才是最具城市记忆味道和脉脉温情的好地方。但出售的食物却是让人心焦。

而在两广。大家都认为猫狗皆是滋阴大补的好食材。据老板介绍,当地有“老猫嫩狗”的说法,猫一定要选择老公猫。如是黑猫,则配黑豆一起炆;如是橘色或白色,则须用黄豆来焖,据说滋补效果尤胜紫舌黑狗。老人认为多吃猫肉,能在深秋之际增强体内阳气,强身健骨,旺盛气血。对于产后妇女、术后病人的找补,也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本草纲目》中说猫全身皆可入药,但主治的不过是“鼠痿(淋巴溃疡),蛊毒(寄生虫并发症),肺疠(肺结核等慢性病)”罢了。没见其有任何滋补的效用。更有玄之又玄的是,《本草求真》中曾有:“总以取其猫善搜穴捕鼠,故凡病属鼠类,又在幽僻鬼怪之处,而药难以入者,无不借此亦为主治。”意为:只要跟跟耗子沾点边的,或者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得的病,别的药看不好的,猫肉就能主治。这就有点巫术的含义了,就好像鲁迅先生给他父亲去找那种原配的蛐蛐做药引一般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维京人,盎格鲁萨克森人,维琴察人都已经不再吃猫。放眼世界,似乎只有广东和越南一隅还有些许痕迹,但猫肉的市场这些年越来越萎缩也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少的人开始谢绝食用这种肉类,吃猫的习俗或许在未来的某天就会消失不见。而随着动物保护组织的逐渐起势,类似猫狗这样的非主流肉食更会慢慢的退出餐桌。虽然现在的猫咪再也不复《礼记.郊特牲》中“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的情景,但它比它的祖先更会讨你喜欢,养尊处优的在温柔的咕噜声中,缩成一团,于你温暖的胸口酣睡。

安然入睡,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幸福

也许在梦里,它们或许还能记起,祖先们所经历过的多少不忍细说但又波澜壮阔的美食之旅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