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三国演义》中,魏帝曹髦登基,大臣贾充将曹髦所写的《潜龙诗》之事告知司马昭,并说诗中多有影射司马昭之意。司马昭大怒,说不除曹髦,必被其害,贾充当即表示,愿为司马昭除曹髦。群臣奏请曹髦加封司马昭为晋公,曹髦迟迟不语,司马昭愤然而起,质问曹髦:“司马氏屡建大功,加封有何不可?”曹髦又恨又怕,无奈地说:“敢不从命。”曹髦不甘受辱,召来几名老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几名老臣助他讨贼。几名老臣惊恐不已,劝曹髦不要轻举妄动。曹髦不听劝阻,大喊“是可忍,孰不可忍”,冲出宫去。宫门外,贾充带着武将成济拦住曹髦的去路,贾充暗示成济替司马昭除掉障碍,成济会意,问要死的还是要活的。贾充答不要活的。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四任皇帝曹髦就这样被武将成济弑*,死时年仅20岁。
《三国志·魏书·少帝纪》“龙者,君德也……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仍作潜龙之诗以自讽。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已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第一, 贾充说曹髦怀疑司马昭居心不良,借《潜龙诗》来发挥
我们的汉字弹性非常大,从不同的角度都解释得通,于是文字也就成为一种最好用的陷害别人的工具。贾充利用这一招,他告诉司马昭说,皇帝曹髦对你不信任,司马昭不是一般人,很理性,问他有什么证据,贾充回答说皇帝吟诵过一首诗,里面在影射你。司马昭听到这样的分析,再看看那首《潜龙诗》,思路很自然就被引到这上面了。认为皇帝果然是在影射自己,这种伎俩其实非常老套,并非贾充的“发明”,但它的确非常管用,连司马昭这样的人都很容易就相信了。
第二,曹髦那么惧怕司马昭,真的有胆量对付司马昭吗?
这是曹髦想不开,自己定位错了,他应该想想十几年前自己的祖父曹操是怎么对待汉献帝的,应该知道这是因果轮回,怎么跑得掉?他现在能做的,只有学汉献帝应付应付,看看怎样去解解闷,也就算了,但曹髦认为自己是天子,应该诛逆贼。
实际上,他们曹家整个的统治权都来路不明,算得上什么天子?所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处境不了解,对自己祖先所做的事情不清楚,以致定位发生错误,就会有麻烦。曹髦就是这样,居然真的去对付司马昭,如果他有这种决心,我们也不反对,但要好好去部署,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发动,否则一定是自寻死路。
群臣奏请曹髦加封司马昭为晋公,曹髦为什么回答“敢不从命”,因为加封司马昭,曹髦心里一百个个不愿意,但他也知道,现在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就好像自己的祖父曹操当年被封为魏公一样,以后的情况就是历史的重演了,可是曹髦应该自己衡量一下,当年汉献帝有那么多的旧臣,汉朝有那么长久的历史渊源,都拿曹操没有办法,仅凭他自己,能拿司马昭怎样?但是人往往很难保持理性,曹髦觉得受不了,当场就流露出来了,无奈地说“敢不从命”,这是他非常不成熟的表现,这种话当着司马昭的面讲容易招致*身之祸。
第三,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亲自讨贼,左右大臣为什么要劝阻?如今“司马昭之心”已经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表示某人心里打的主意,大家都知道,只要“司马昭”这三个字一出现,大家都知道这是负面意思,是说这个人不怀好意,大家要小心。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对我们中华民族影响深远,曹髦讲的这句话,其实其他人也都知道,却没有人奈何得了,其他人比较聪明,话放在心里不说出来,而曹髦却说出来了,所以左右赶紧劝他不要讲,免得惹事。
《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结语
曹髦一句“是可忍孰不可忍”,把他自己送上黄泉路。曹髦最后难逃一死似乎是注定的,因为他很莽撞,没有做好周全的计划就开始行动。“找死”跟“早死”两个词近音,曹髦豁出去了,其实也是求仁得仁,我们也不能说他不对,实际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告诉他要“忍”,可他却变成“不忍”,就把自己送上死路了。同样一句话,有正反两面意思,一面是说,这个都可以忍,那其他的当然也可以忍;而曹髦的做法是,这个事情如果都可以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干脆不忍了,结果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曹髦和成济这样的例子提醒我们,年轻人血气方刚,是非常容易被人利用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有的人一时冲动被人利用,死了还感觉自己很冤枉,这就是非常没有智慧的人,曹髦、成济就成了我们当中的一个深刻教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