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也正式启动。随着各地建设“博物馆之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为青少年群体开设了相应的教育资源。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适合的博物馆?博物馆怎么逛,孩子才会感兴趣?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连线文博专家和一线教育者探讨各方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让其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滋养地。
扫码可观看视频回放。
博物馆是润物细无声的认同教育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是很多小朋友熟知并喜爱的“朋朋哥哥”,他从2003年春天开始给孩子们讲解博物馆知识,如今已是第20个年头,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博物馆。在此次直播访谈中,他分享了让青少年、甚至幼童逛博物馆的必要之处。
张鹏认为,博物馆是可以正三观的地方。博物馆可以带来对历史的思辨,带给孩子们更接近于真实的历史,带来审美的思考和对科技的畅想。
“比如我们看到故宫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冷色调,金黄色的屋顶是暖色调,屋檐下的彩绘是蓝绿的冷色调。下面的红色柱子和门窗是暖色调,再下面白色的大理石台阶、灰色的地砖……如此冷暖交相辉映,可以知道我们的房子不仅是供人使用,而是立于天地之间可以欣赏的艺术品,给我们带来了审美的素养。”张鹏说道。
张鹏介绍,当下除了自然类、历史类博物馆之外,还有很多科技类的博物馆,如汽车博物馆,从第一辆获得专利的汽车发展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而当下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太阳能汽车均已问世,在博物馆中可以让孩子看到科技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展开对未来科技的想象。“有家长跟我说,博物馆带给了孩子非常好的人生底色,这就是意义所在,也许将来他不会成为画家,但他能够欣赏商代的青铜到底美在哪里。”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委员落鑫专注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直播交流中,他谈到,对孩子和家长而言,逛博物馆扩大了人生的坐标。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要面对每天反复、甚至有些重复的生活,而博物馆扩大了人生的一种可能,比如踏入历史博物馆,你会想象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作为中国人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文化,并抱有未来去哪里的想法和期望。”落鑫认为,博物馆是润物细无声的认同教育,是多感官、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博物馆本身也承载着公共教育的职能,“尤其现在的博物馆是可看、可听、可感、可闻。让亲子共同度过一段高质量的陪伴,是家园社会共育的体现。”
家长带孩子逛博物馆要避免“一路赶考”等误区
5月17日,府学胡同小学举行藏明清碑刻展开幕式暨府学时刻博物馆课程的启动仪式,该校依托地理位置和校园丰厚的历史建筑优势,长期致力于一座校园博物馆的打造。该校传统文化中心主任刘慧琴在新京报直播间分享了学校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文博教育经验。
刘慧琴认为,带青少年进入博物馆是“双减”背景下增质的体现,学校将博物馆课程日渐完善之后,孩子们在丰富的课程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的状态将改善,“他沉浸在鲜活的课程中,是可触、可摸的,主动学习历史、学习文化,和古人对话,是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将兴趣的种子埋下,再从校园带着问号去社会的课堂,到更大的百科全书里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解答心中的疑问,孩子的收获是特别大的。”刘慧琴说道。
“一座好的博物馆,是一所永远无法读到毕业的大学。”作为一线教育者,刘慧琴认为,老师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变化,引领他们爱上博物馆。因此,该校设置了三类课程给孩子传递文博文化。首先是普及知识的课程,然后发展学生的兴趣,进而围绕创新性的课程让其学精学深。
同时,作为一线教育者,刘慧琴发现孩子之所以有时候不愿意走进博物馆,是因为只要进入博物馆,家长就带着孩子“一路赶考”,考这个讲的什么知识?考那个文物是哪个朝代出土的?让孩子对照讲解词找答案,从头考到尾。或者一路只为拍照,这些都是容易走进的误区。
“如果能选到孩子感兴趣的展,在其中可以与孩子互动,我想这个博物馆之行就成功了一半。”刘慧琴介绍,校内学习也是如此,强调“少吃多看”,比如该校刚开放的石刻博物馆有12块碑,如果让孩子一次性看完,不停地认识上面的繁体碑文,孩子是吃不消的,也会觉得无趣。因此,学校设置的课程时间不长,每次选一个学习的主题。
观展后,刘慧琴发现,不少家长会马上追问孩子学到了什么,如果记不住还会发脾气,这样也不易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尝试带孩子们讨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简单记录一下游览路线等。
张鹏也回忆了一次失败的案例,他曾在国家博物馆讲解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一个母亲一直把5岁的孩子往前推,说“这个人讲得还不错,你赶紧听听。”这让张鹏哭笑不得,他认为,家长应该放下功利心,让孩子听适合的内容,比如二年级的小朋友学习了《曹冲称象》,家长可以把观展内容和大象做一个连接。
带孩子从身边的博物馆逛起,感受多种博物馆之美
当下,大馆以文物取胜、小馆做精品特色,面对如此庞杂的博物馆资源,什么更适合青少年?落鑫表示,自己曾经到挪威、爱尔兰、瑞典等国家进行访学,发现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不论城市的大与小,都有一个针对社区的小型博物馆,保存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展示当地的艺术品。因此,落鑫认为,博物馆可以非常宏大,也可以小而美。
“凡是能够有展示功能、有参与功能、让我内心有所触动的地方,我都会把它定义成一种场馆性的学习。”落鑫说道。
在选择博物馆方面,张鹏也认为,家长可以带孩子从身边逛起,从学校、家庭、单位周边方圆五公里的博物馆开始走起。“全国目前有三十多个城市在建博物馆之城。到十四五末期时,北京将有260家博物馆,到2035年时,将超460家博物馆,也就是每10万人会拥有两座博物馆,建议大家可以先去看看社区的博物馆。”张鹏说道。
其次,张鹏推荐从参与性、互动性强的博物馆入门,并推荐孩子在3到6岁时就要去博物馆,“在7岁以后养成走进博物馆的习惯就会比较困难。”张鹏表示,学龄前的孩子并非以学习目的逛馆,要让他们在博物馆里玩起来,给孩子增加一些可以探索的空间,这也是很多博物馆正在努力的事情,比如迷宫、街区、互动游戏等,“先养成走进博物馆的习惯,知识排在第二位。”
张鹏介绍,比如故宫、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等遗址类博物馆也可以考虑,此类博物馆既有展厅也有户外,孩子可以在不同的场域中转变学习的方式,场内可以安静地欣赏藏品,户外可以跑动起来。“我之前带孩子们去故宫时,经常会设计让他们跑起来的游戏,比如把棒棒糖藏在太和殿的大缸底下等。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主题化的展馆也是可探索的场所。张鹏介绍,博物馆是天然的适合做学科融合的场所。可以进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的教学。比如他曾带孩子去大运河,让孩子们研究并解决“如何既保护古桥这一文化遗产,又不影响市政交通”的课题。“一件文物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看,从艺术的角度看,从自然的角度看,也可以从工艺的角度看。建议各位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主题去逛文博场所。“张鹏建议。
带孩子逛博物馆切忌功利心,将古今关联实现“深度学习”
落鑫曾在“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逛博物馆”一文中提到,博物馆必须是对儿童友好的。“好的博物馆一定要讲究互动性。知识很重要,但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全方位的体验,挖掘并激发孩子的兴趣。”落鑫认为,儿童友好型博物馆要做好人性化的体验,比如设计对家庭友好的路线,说教意味不能太浓。另一方面要让孩子能动起来,让孩子代入角色进行思考,主动输出。可以为家长、孩子、老师设计有针对性的资源包,提供指引。
直播中,张鹏给家长带来三个小建议,首先是希望家长带孩子走进博物馆时不要带功利心。博物馆给孩子的回馈可能需要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希望家长能够静待花开。第二希望让展品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对话的主角,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说明牌上,博物馆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物质性,“我见过家长会让孩子拿小本子抄,好像抄完说明就懂了,其实他并没有。哪怕和孩子一起观察并描绘展品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张鹏还建议家长可以把对文博知识的学习扩展到更长的时间中,如果想去兵马俑,可以先买相应的绘本看一看,待孩子到达现场时会产生共鸣。无论是博物馆的数字资源还是主题图书,可以把学习从一个小时扩展到更长的时间里,会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
在直播互动中,有网友提到自家孩子对展品不感兴趣,只喜欢逛文创产品,对这一困惑刘慧琴反而觉得是一件好事,“对展品感兴趣当然是好的,他能透过展品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但如果孩子对文创产品感兴趣,在我看来这个孩子很有创造力,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得到鼓励,再引导孩子了解文创产品及展品的内涵,是很高级的思维体现。”
“如果孩子对文创感兴趣的话,证明他把历史跟今天的生活做了一个很好的连接,并且说明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是成功的,很好地再现了文物的本质。”落鑫补充道。他提到当下比较热的词汇——“深度学习”,当看到展品后,孩子能够跟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当下关联,产生思考,就不会成为随时可以忘记的“干知识”。“我觉得建立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深度学习,要比知识层面有用得多,现在学校里会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就是关系的建立,孩子通过看几千年的服饰,能联想到今天我们生活里依然会涉及穿衣打扮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深度学习的契机。”落鑫说道。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