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探索|合不拢嘴的“萨卡班甲鱼”

远古探索|合不拢嘴的“萨卡班甲鱼”

首页模拟经营养萨卡班甲鱼更新时间:2024-04-19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条“目瞪口呆”的史前怪鱼突然就风靡了整个网络,它被做成表情包、二次元形象甚至毛绒玩偶,它就是萨卡班甲鱼

南美洲的怪石头

萨卡班甲鱼(Sacabambaspis)的名字来自一座名叫萨卡班巴(Sacabamba)的小村庄,这座村庄位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境内,地处安第斯山脉之中。如果不是萨卡班甲鱼的发现,大部分人根本就不会知道这座村庄的存在。

▼古生物学家正在萨卡班巴村附近进行发掘|图片来源:manoamano.org

就在萨卡班巴村旁边有一处化石点,保存着追溯到距今4亿多年前奥陶纪时期的古生物。古生物学家曾经在化石点发现了零星的三叶虫和鱼类的化石,但后来在一小块区域内却一次性发现了30多条鱼类的化石,这些鱼类外形如同小棒槌,都挤在一起,就好像是在逃命的时候突然被*死的。

▼集中在一起的鱼类化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像短棒一样的萨卡班甲鱼化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985年,古生物学家将这群怪鱼命名为萨卡班甲鱼,名字本意是“萨卡班巴的鱼”,中文名理应叫做萨卡班巴鱼,但是却被叫成萨卡班甲鱼。

外形怪异的古鱼

萨卡班甲鱼的外形非常简约,与我们熟悉的鱼类完全不同。在萨卡班甲鱼的身上是分辨不出明显脑袋的,因为它的眼睛、鼻孔和嘴巴全部集中在最前面一片狭小的平面上。两只眼睛向前倒是不奇怪,毕竟我们人类的双眼也是向前的,但是萨卡班甲鱼的倒三角形的嘴巴也是向前的,而且闭不上

▼萨卡班甲鱼正脸结构|图片来源:论文;汉化:江泓

当看到萨卡班甲鱼正脸时,很容易想到四个字——笑口常开。为什么萨卡班甲鱼的嘴巴闭不上呢?原因是它没有下巴,这也是早期鱼类的共同特征,所以它们也被称为“无颌鱼类”。虽然闭不上嘴,但是在萨卡班甲鱼嘴巴下面却有60多块紧密排列的口腔鳞片,这些鳞片是能够轻微移动的,再加上口腔和腹部的扩张,让萨卡班甲鱼能够进行抽吸。随着抽吸,大量海水就会不断进入嘴里,而位于身体两侧的鳃裂像滤网一样将食物留下,属于典型的滤食性动物,就像今天的鳐鱼。

萨卡班甲鱼的身体圆润,如同一个短棒子,它的身上没有胸鳍、背鳍、腹鳍,直到身后拉长的尾巴上才长出了对称的三角形尾鳍叶以及在尾巴末端很小的尾鳍。从萨卡班甲鱼的身体结构上看,它们的游泳能力很差,比蝌蚪强不了多少,所以无法在急流中生存。

▼萨卡班甲鱼的复原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身藏感官为生存

萨卡班甲鱼生活在距今4.7亿至4.5亿年前的奥陶纪时期,它们的体长只有25厘米,和矿泉水瓶差不多长,不过在奥陶纪却是很大的鱼类,因为那个时候鱼类才出现不久,都很小而且很原始。萨卡班甲鱼在分类上属于鳍甲鱼纲(Pteraspidomorphi),是一群与今天鱼类截然不同的动物,但很可能正是今天鱼类的祖先。

▼鳍甲鱼纲的部分物种|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奥陶纪地球的生命都生活在浅海之中,而浅海的统治者是角石,一群与今天鹦鹉螺有亲缘关系的史前头足纲。为了躲避角石的猎*,萨卡班甲鱼身上演化出了两大结构:骨甲,在萨卡班甲鱼背部覆盖着甲片,相当于全身长度的前三分之一,甲片是由骨头形成的,就好像背着一块大骨板,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侧线,这是位于身体两侧的两排小孔,孔内有神经末梢,能够感觉到水的波动,特别是食肉动物接近的时候,萨卡班甲鱼就可提前进行躲藏了。

▼浙江自然博物馆中的角石模型|拍摄:江泓

别看萨卡班甲鱼貌似外形简约,其实身上暗藏玄机,帮助它在危险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一张照片红全网

今天风靡网络的萨卡班甲鱼是怎么走红的呢?这还得从一座博物馆说起。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有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大量的标本以及模型,其中就包括了萨卡班甲鱼的模型。

▼芬兰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萨卡班甲鱼模型|图片来源:网络

当萨卡班甲鱼模型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其呆萌的表情立即让人联想到颜文字⊙▽⊙,用萨拉班甲鱼制作的表情包很快就在网络上走红,各种二创周边更是纷纷涌现。萨卡班甲鱼能够成为网红非常意外,不仅仅与其独特的长相有关,更是与现在流行的“与世无争”“摆烂”等文化联系起来。

▼萨卡班甲鱼表情包|图片来源:网络

▼萨卡班甲鱼|江泓 绘

一种曾经生活在奥陶纪时期的小怪鱼成为网红,还真的是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参考资料:

Sansom, Ivan J.; Miller, C. Giles; Heward, Alan; Davies, Neil S.; Booth, Graham A.; Fortey, Richard A.; Paris, Florentin (2009). "Ordovician Fish from the Arabian Peninsula". Palaeontology. 52 (2): 337–342. doi:10.1111/j.1475-4983.2009.00846.x. S2CID 128704925.

【作者简介】江泓 古生物科普作家、军事科普作家、考古工作者、自媒体。2011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任职于烟台市博物馆。现为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青年工委会会员,烟台市新媒体协副会长,烟台市博物馆学会秘书长。新浪微博名:江氏小盗龙。

- END -

文稿|江泓

编辑、排版|赵金鑫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