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经理谈排片:常常反其道而行,曾两次“栽”在同一个导演手上

影院经理谈排片:常常反其道而行,曾两次“栽”在同一个导演手上

首页模拟经营影院经理1.10.0更新时间:2024-04-20

排片是一项机械又主观的工作,说是机械,是因为在我们的大环境下,相同的影片,相似的观影群体,导致影院无法做太多的“个性化”思考。而说是主观,那是因为在除去各方媒体、院线、口碑、片方因素之外,增加一些“个性化”,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里边的“个性化”,相信随便请出100位影院经理,都会有不同的认识。

笔者通过很多途径问过一些影院经理,想探知一些排片的“秘诀”。有人告诉我说这很简单,片子都一样,大众的口味、观影习惯也八九不离十,排映多还是少,排在什么时间段,跟着大部队走不会太吃亏;有人说在院线发的排片指导上微调,至于怎么调,就全凭经验了;也有人说现在的口碑评分太假,宣传手段又太高,常常导致影院误判,不好排……问了一圈,还真不知道怎么总结。

倒是有这么一位影院经理,手里有一些“门道”,千叮咛万嘱咐,可以写他的经历,但必须隐去真实姓名和影城名字,未经上级领导同意,不能擅自接受采访。其实也不算采访,仅仅是“寻经问道”,取其姓氏,我暂且称其为老孔吧。

老孔做了十几年的影院经理,应该可以称得上是老前辈了。但是他却说,市场发展太快,去年的观众和今年的观众也都不一样,越来越多的“现象级”影片出现,在排片这件事上,谁还敢称自己的是前辈?不过是在大环境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对自己有利的数据罢了。

不迷信数据,以实际观影人次为准

老孔说,现在互联网太发达了,售票平台、各大数据分析平台包括很多媒体平台,都可以看到行业数据。很多分析都喜欢拿上座率、排片率等数据说事,但在老孔看来,这些数据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他的理由是,市面上用的售票系统有很多种,每一种的上座率算法是不是相同,我们不知道。全国九千多家影院的数据汇总到专资办,再一平均,其中的误差可想而知。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一个100座的影厅坐了50名观众和一个200座的厅坐了100人,上座率都是50%,票房产出明显不一样。

排片率也是一样,只反应了场次的占比,并不能反应场次背后影厅座位数不同所造成的影响。所以这些数据,做做参考就行了,不用它来做判断和决策。真要用数据做支撑,那就好好研究观影人次吧。人次才是决定全年总票房的重中之重。

分析自己的“大数据”

从业期间,他学了很多理论、规则、流程,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些理论写得都对,可每次用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发现偏了。比起这些理论和别人的经验,他更相信的是自己的“大数据分析”。老孔的嗜好比较特别,没事他喜欢去看看监控。看监控就是想看看这部影片到底是哪些人在看,男女老少比例怎么样?久而久之也能看出一些门道。例如,他所在的影城,观影主力是二、三十岁的女性;家长喜欢带孩子看有些内涵的影片;退休人员大都喜欢在上午看电影……这些都是他排片的参考。

他说:大数据时代,影院不停地在为别人提供数据,也该好好去分析自己的数据。不要完全人云亦云,人家说这部片子好,那就多排几场;人家说这片子不行,整体排片率下来了,那我也调下来。直营门店可能会有院线、影投做一些数据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像我们这种加盟的,还是得靠自己多用心。其实数据都有,就是看你怎么去挖掘、分析,监控、售票窗口、微博、微信、生活论坛……甚至你没事的时候在大厅转悠转悠,看看来进来的人群,这都是挖掘数据的方式。

多年的积累让其有资本“反其道而行”

正是由于老孔对客户群体的了解,所以他常常不按“行规”来。比如,经过多年的观察,他发现,这边的观众对文艺片并不排斥,从年轻的到年长的,甚至家长都会带孩子来看文艺片。所以在文艺片排映上,他特立独行,从不跟风。他会认真去分析这部影片的口碑,他经常看朋友圈,逛本地生活论坛,刷微博,从中去了解观众的动向。

例如《冈仁波齐》,他觉得周围重视精神成长的人群比较多,所以在影片上映的首周几乎每天都排五、六场(老孔的影城是中小影城,每天能排三十多场,四十场不到),每天至少有一场是在黄金场次,最多的时候两三场,当时同期上映的还有《变形金刚5》。当时,全国这部影片上映首日排片比大约是1.5%,老孔的排片比是13%。他说看得人还不少,上座率70%左右。

在他的观念里,只要你够了解你的客户群体,就不会“人云亦云”。在这个大片云集的年代,文艺片更要抓住第一周的票房。在他看来,文艺片单纯延长放映时间作用不大,平均上映天数为31.5天,首周票房占总票房的50%左右。

还有一个例子,是《摔跤吧,爸爸》,他一开始就觉得这部影片很有市场,刚开始上映时,周边几乎所有的影城排的都很少,他悄悄地提高排片比例,他觉得在大家都不排的时候,我排了,也是一种“个性”(当然了,这种“个性”不是人人都可以学的,也只适合个别影片)。果然,他的判断准确,刚开始,看的人就很多,后来有一段时间是“越来越多”,逼得他增加了场次,排片比率一度上升到了40%多。

“精明”的老孔,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经验老道、善于分析的孔经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并且两次都“载在”同一个导演身上,那个导演就是大鹏。《煎饼侠》上映的时候,老孔凭感觉认为这部影片肯定不太有人看,他一开始就比附近同行少排了几场。很“不幸”,有太多人的去看这部片子,被竞争对手“抢了先机,占了便宜”。

然后2017年,《缝纫机乐队》上映,他感觉有思想有情怀,在他们这个“注重精神成长”的群体里,应该会比《煎饼侠》好一些,排了场次之后发现,一个影厅只有十来个人的情况常常出现,反而是《羞羞的铁拳》,场场爆满。他戏称自己和大鹏“无缘”。

这两件事情,让老孔郁闷了很久,到现在还在想这是为什么。其实,对大部分影片来讲,有没有人看,行业的大数据还是准的,但是个别影片,谁也吃不准,就如《战狼2》,谁又能事先知道他会有这么高的票房。能抓住“先机”当然是好事,但“适时调整”也未尝不是好办法。

结束语

排片工作需要排片人员充分了解影院的主要客户群体、影院每日的人次波动情况、近期上映影片情况,还要配合影院市场部的相应宣传以及活动。因此,影院排片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于影片敏锐的感知度,这些素质决定了一名排片人员的排片合理度。

如果说影院排片90%由行业因素决定,那笔者希望在10%的有限范围内,影院能坚持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坚持自己个性的排片方式。我们常常强调“关键少数”,因为很多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恰恰就是这个“少数”。所以,真不要觉得这10%太渺小,它很可能会是使你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