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艺人仝卓在一次直播中自曝“曾在高考时将自己的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被指责涉嫌高考舞弊。对此,教育部官方微博5月29日发文表示,“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厅、有关高校和中学开展调查。对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零容忍,此事虽时隔多年,但会坚决追查到底。”而央视记者日前采访山西的相关教育部门时,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目前此事的调查进展基本是一问三不知。
距离仝卓自曝事件至今已经两个多星期,然而,相比于“敏感”的网民和媒体,当地相关部门似乎反应较为迟钝,尤其是在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当地教育厅、有关高校和中学开展调查的情况下,当媒体联系负责调查的相关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对此却似乎更像一个旁观者,什么情况都声称“不掌握”“不清楚”,任何信息都不透露。这不仅让媒体的正常采访受阻,同时也无法保证关注此事的社会大众的知情权。
该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高考系关乎万千考生命运的重要时刻。在激烈的竞争下,高考的起点公平尤为关键,任何破坏这一底线的行为都是对其他考生权益的损害,更是对高考公开、透明原则的破坏。如果把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那这场竞争从起点开始,便蒙上了不公平的色彩。
仝卓涉嫌高考舞弊,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当地相关部门应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并且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当媒体正常采访时,不该以如此“一问三不知”的态度回应。须知,媒体的每一次相关采访和报道,也是公众行使知情权的“同步在场”,每离事件真相近一尺,也就离社会公义近一步。
如果个别部门或工作人员对此事依然无法采取正确的应对态度,对媒体回应遮遮掩掩,一方面有违其所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对当地公信力的损害。毕竟,当工作人员对于任何问题都“无可奉告”时,媒体和公众亦会对其部门调查此事的执行能力产生疑虑,甚至会有更多的猜测。
历史已多次证明,当信息需求被阻隔,人们就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推测相关事宜,进而出现各类指向事件的说法。当掌握相关信息通道的相关方没有做好信息发布,没能及时对公众和社会释疑解惑时,也就会导致信息真空所带来的传闻蔓延空间。
随着现在信息公开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如今,在很多重大事件发生后,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部门及时站出来承担发布关键信息的责任。有时,相关部门能够以一天一次,甚至一天多次信息发布会的高频率形式,统一发布事件进展信息,回应媒体代表民众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事实的全程在线,民众可以随时了解事件处理进展,也就消除了“传闻”的产生土壤。
就此而言,相关部门应就媒体对仝卓事件调查进展的采访,给出更多信息,让公众看到教育部门的处理态度,这可能更有利于推动对该事件的全面调查。在这场关系到当地公信力的“考试”中,有关部门能够给出什么样的答卷,亦取决于他们对待信息公开的处理方式。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