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你想当什么?”“我……想成为一名飞行员!”推引擎、看仪表、起飞……不少人小时候,都幻想自己能坐在机长的位置,像电视剧《冲上云霄》里的主角一样,翱翔天际。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杭州宝爸张均伟带着儿子在家门口实现了父子俩的“飞行梦”。
为了飞行同时又能欣赏夜景,张均伟在全球3600个机场中,挑选了22:58的迪拜国际机场。“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乘坐航班TY228,由杭州前往迪拜。”在熟悉的广播声中,张均伟拉动油门,收起机轮,再把方向盘向后拉,驾驶飞机冲向高空。这并不是一次真实的飞机驾驶经历,而是张均伟在飞行模拟舱内体验的实景。
事实上,除了飞行,跳伞、深潜、滑雪……这些广受年轻人青睐的户外运动,在室内也能体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旅游新场景。
268元体验15分钟真实飞行
从营业至结束基本排满
在张均伟体验的这家“Taxiway飞行体验馆”内,有一台模拟机舱。据该体验馆负责人介绍,这台机舱是1:1按真实飞机打造,是民航飞行员训练的专业级飞行模拟器。“顾客上机前需穿上飞行员制服,飞行时间则为15分钟,包括机场滑行、起飞、空中绕五边形飞行和降落四个环节。飞行过程中,顾客能通过VR屏视觉效果系统,看到机场、灯光、城市、建筑、山川河流等真实还原的日常飞行环境,我们还会安排受过专业训练的原航空公司飞行员,在副驾一对一指导飞行。”

除了飞行,越来越多旅行中才能享受到的户外活动,都能在家门口成为现实。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滑雪、攀岩、冲浪、室内跳伞、直升机飞行等多个项目均可在杭州市区体验,不仅有攀岩主义、Le Ski雪乐山滑雪场等专注单一项目的场馆,也出现了以聚极地为代表的综合性场馆。
记者走访了“Taxiway飞行体验馆”、“飞行家室内跳伞”等市中心的体验馆发现,虽是工作日,但已有不少顾客在现场排起了队,等候体验。
“Taxiway飞行体验馆”的负责人坦言,每到周末,从营业至结束基本都是排满状态,往往需要提前两天预约,“平时15分钟的体验价格为268元,周末价格则涨价到298元”。飞行家室内跳伞的创始人陈少昌也表示,场馆除了接待平时的散客,还承接团建、夏令营和亲子活动等,“基本都需要提前预约,直接过来一般很难排上。”
非常体验打造“旅游新场景”
供应链短,形式单一或将制约长远发展
飞行馆缘何受游客追捧?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梁雪松认为,这是一种体验式旅游,且目标消费群体已逐渐成熟。“这些人追求有品质的生活,愿意尝试个性化体验。”他指出,在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当下,旅游产品重在游客的非常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体验场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旅游新场景”。“这种旅游产品,不再局限于从资源和开发者的角度评估,而是立足于游客和体验者,设计出更多互动式的产品。”
“Taxiway飞行体验馆”的负责人则将飞行馆的卖点归结于经济性和便捷性。“一般在国外体验直升机飞行等项目,有教练带着飞,市场价格基本在2000元-3000元左右。而室内飞行舱体验只需300元不到,且不用出城也不用购置机票便能享受到专业飞行员的飞行体验。”该负责人坦言,如果能将飞行行业融入到旅游业或者是商业中心、主题公园等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将会非常巨大。

不过,以经济便捷招揽生意,真的能获得长足的经济效益吗?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不少飞行体验课的内容“名不符实”。比如中青国际航空俱乐部组织的时长为2.5小时的模拟飞行活动,实际上却是5分钟活动,1小时排队,1小时看动画片。
建德航空小镇跳伞基地负责人汤跃文表示,虽然城市中的室内体验场所能带给顾客新颖的体验,不过,这类行业产品供应链短,形式单一,难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空中飞行是一项体验感很强的活动,追求视觉和感官刺激。室内场馆的便捷体验虽能为经营者带来不少尝鲜的顾客,但始终难以取得长效的收益。”
乖乖,我想飞,自由的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