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and Roll: 摇滚与我们的时代

Rock and Roll: 摇滚与我们的时代

首页枪战射击80s escape更新时间:2024-05-07


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


当时人们从广播站里听到了一群青年声嘶力竭的呐喊,言辞中充满了抨击:有时是环境,有时是法律,更多的时候甚至连歌者自己也不晓得“敌人”是谁。人们对于摇滚的定义争议了数十年,从音乐类型到社会现状,再到人格特质。早期的摇滚音乐来源广泛,包含了蓝调布鲁斯、R&B、乡村音乐、流行、爵士、folk music等等,而每过一个十年,摇滚乐手中既会出现一成不变的继承者,也有开疆拓土者不断扩大着摇滚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需要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梳理摇滚小史。


摇滚的开始



20世纪60年代绝对是摇滚史最重要的转变期之一。英国著名的摇滚乐队Beatles引领了摇滚史的“英伦入侵”,随后开创了迷幻摇滚、流行摇滚等,也是重金属先驱。但真正的英式摇滚(Britpop)指的是英国九零年代初期的独立音乐圈。起源一说是80s的the stone roses乐队,一说是90s的suede。前者被英国媒体称作“新迷幻音乐”,后者则带有明显的颓废色彩。Britpop的曲风继承了甲壳虫时代以来的吉他流行,同时也吸纳了中速音乐、迷幻、朋克和新浪潮等。90s后期电子音乐的兴起导致了Britpop的没落,而后的新型英摇乐队Radiohead、muse则被称作“后英伦摇滚”。


继续摇滚史的发展,我们已经知道了60s的铺陈对摇滚的巨大影响,在70s则涌现出了更多的摇滚曲风。David Bowie引领的华丽摇滚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前卫摇滚、古典摇滚、艺术摇滚、爵士摇滚也逐渐出现。此外,最长寿的重金属产生,并横跨了70、80s,占据了人们的审美取向。与此同时,乡村摇滚、加州摇滚和南方摇滚亦蒸蒸日上,三者本同源于乡村摇滚,因流行地域问题而产生明显差别。乡村音乐作为摇滚三大源之一,其衍生“乡村摇滚”也在70s迎来了举世闻名的代言人——猫王。


80s,重金属是摇滚领袖,其威势之下只余蓝领摇滚、流行摇滚和雷鬼风摇滚,其他摇滚类型如果想“出人头地”,则只能凭借技巧取胜。因故当时产生了许多强调速弹和速度的摇滚乐——“速度金属”。他们同样寿命很长,直至现在仍有狂热乐迷。


90s引领风潮的是西雅图之声油渍摇滚,随即被融合了电子音乐英伦摇滚所湮没。史称“第二次英伦入侵”。承如麦克阿瑟所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摇滚新血源源不断,电音、工业、嘻哈也是摇滚其他形态的延续。


以上是摇滚乐发展的大概情况。那么是什么内在精神支撑着摇滚富有生命力地蓬勃发展呢?纵观摇滚乐发展,我们能够溯源到未受到高等教育的低薪阶层。他们在青年时期产生了怀疑,这属于早期萌发的青年自主意识。也有乐队提倡爱与和平,但往往同无政府主义关联,本质上仍旧反对“当下”,属于乌托邦构想。更为常见的是享乐主义和悲观主义,这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的消极抵抗,而两个选择因人而异,往往取决于个人心理因素。还有少量的以反宗教为主题的乐队。综上可见,摇滚源于“不满”,而摇滚精神是“不甘”。


关于摇滚的意义,曾有人问什么是英伦摇滚。一个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当你认为是oasis的狂妄不羁时,你会惊讶于Radiohead的孤独与消沉,当你认为是travis和thirteen senses的率真和优美时,你会在the verve所走的那条让万物交汇之路面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时代的混乱性在摇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迷幻音乐为例,这种风格让人很难不想到利特尔所创作的关于Scarefolk的一系列作品:宣传册、海报还有新闻报纸。人们相信UFO和政府,却不会相信真正的科学。正如在80、90s成长的中国人同样也不会忘记两部电影:《疯狂的兔子》和《黑太阳731》。事实上,特定的摇滚风格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之一。


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奇幻在日后的反思中更有其指代意义,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并非毫无察觉。作为一种隐秘的“通风报信”的方式,摇滚可以引发极其模糊的共情,用真假难辨却又有力的方式重新刻录了时代。


摇滚既是一种反抗的表现形式,同样也是反抗无效的载体。


21C10s的摇滚再一次掀起了热潮。就中国而言,尽管有崔健、唐朝珠玉在前,期间也有窦唯、面孔、郑钧等大展身手,但就整个乐坛 而言,每一个优秀的摇滚乐队乐手几乎是断代的,很少能够见到诸神集会的盛况。但消沉的暗流中孕育了像痛仰、地下婴儿、二手玫瑰、花儿等乐队,终于在15、16年左右大放异彩。现在我们熟知的本土摇滚乐队几乎和外来摇滚乐队一样多。我们能够兼容DYGL这样的传统英伦摇滚乐队(日本)和万能青年旅店、草东没有派对这样具有后摇风格的摇滚。


与此同时,以地磁卡为代表的迷幻风又涌现了出来。就在今年的草莓音乐节中,我见到了主办方给摇滚新人准备的舞台下亦是摩肩接踵。新兴的居然有好几个是古风金属,大约也是我们的本土特色了。就这些乐队的作品而言,讲述和传达的以过去的90s的生活为多数。90s对于我们来说,它的魔幻程度并不比上述70s的英国弱。大江南北,从老工业基地没落的东北,到三峡大坝的移民,再到东南沿海的下海商人、廉价且风靡全国的义乌小商品、泰国佛牌古曼童等宗教产物的风靡……当我们真正跳出来审视时,摇滚极好地为我们展现和宣泄了那个时代的画面与情感。



对于摇滚,人们往往有着行为上的误解:要不就是故意涂上机油破洞牛仔裤,或者是花花绿绿的爆炸头;而摇滚乐迷则是在台下拥挤着疯狂呐喊的边缘少男少女。这些作为摇滚表演的形式切实存在,但异类的表象不能涵盖其普适的内核。从严肃的呐喊到戏谑的讽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解构的深渊。摇滚既是一种反抗的表现形式,同样也是反抗无效的载体。


约翰·列侬死时,人们心碎地唱着“You may say I’m a dreamer.But I’m not the only one.”。千禧时代前夕,Radiohead低声吟唱着“Cause I can’t face the evening straight.You can’t offer me escape.”。这种变化看似仅仅是现代性的表象,但是从中你可以感受到,约翰列侬有多一往无前,有多用力地追逐太阳,Radiohead就有多逃避而颓废,甚至朝完全相反的方向追逐死亡。仅仅是时间的沟壑吗?不,世界变了个样,电视上的艺人把脸贴在塑料膜上模仿猪叫,路人对着精神失常的裸奔少女手淫,译者把泰戈尔的诗集翻译成满篇脏话。呐喊的青年们终于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任何事情。“苟活着吧”这样的话同“拜托你*了我”本质上几乎毫无差别。可悲的普适性终于张开了血盆大口。森森牙齿颗颗分明。当然这不是说过去的时代优于当今,摇滚记录了人们从气壮山河到有气无力的姿态,或许从“觉悟”开始,这漫长的八十年就是摇滚的青年和中年。在这里我们不敢也无力去思索摇滚的“晚年”。对于一个时代,人们永远做不到完美预判。至少现在,一场大雪足以掩盖精神上的污浊。


我们是最富足的一代,也是最茫然的一代,时常不知将被身处的时代带向何方。


摇滚乐的首都是纽约。此话出于陈政德之口。他是一个切实生活在80、90s并且回望更早的时代的摇滚乐迷。他曾说:“我们是最富足的一代,也是最茫然的一代,时常不知将被身处的时代带向何方。”虽然不晓得他看纽约和我们看90s的心情有什么不同,但我想,摇滚音乐至少可以成为我们审视自己、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一个向导。至于00、10后的世界,我们也不必迫切地寻求意义。十年之后,相信摇滚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本文背景介绍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百度词条。

推荐书目:《NYC:给所有的明日聚会》陈政德著


ENG


今日作者:栗树

编辑:东南尔

审稿:东南尔

图片来源:豆瓣 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