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对于教育教学来说,“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条件下)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向学生创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它是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创设的一种学习情境,是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的恰当矛盾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认知好奇心、引起主体的探究动机和最佳思维活动,使其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探究,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结构同化新知,提高以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各项智能,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意志力、成就感和自信心等非智力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当今世界,创新正越来越成为个人、团队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状态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进而发展学生素质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本文拟定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角度对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审视、探讨。以期对问题情境设置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规律,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指每增加单位生产资料所能获得单位生产效用。简单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生产过程中,在其它生产资料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效用在主要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前随着主要生产资料的递增而递增,在主要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随着主要生产资料的递增而递减的规律。
二、问题情境设置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探微
教育的投入和效用是教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实现教育教学投入和教育教学效用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和追求的。对教育教学的问题情境设置而言,师生双方付出的劳动就是教育的投入。它包括:一方面,教师为问题空间的设置而付出的一切劳动。这些劳动应主要包括教师征对问题情境设置进行的三维目标各方面的分析和设定,还包括教师就问题解决拟定的外部指导策略。另一方面,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一切探究劳动。这些劳动主要应包括学生投入到该问题空间探究活动中的所有智力因素活动和非智力因素活动,等等。与师生双方付出的劳动相对应,这些劳动的成果就是教育的效用,主要体现在对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促进效用。包括学生新的知识经验的构建、创新思维的锻炼与提高、学习策略的获得以及意志力、成就感和自信心等非智力素质的提高,等等。
实现问题情境设置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效用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就是要以最科学的问题情境设置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效用、最大化的促进学生发展。
(一)问题难度对问题情境设置效用的影响
问题是问题情境的中心,是问题情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情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题对问题情境设置的效用具有直接的内在决定作用。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未知因素是问题的一个基本成分,它是指存在于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目标之间的障碍。主体消除这一障碍达到问题解决状态所需的投入就是问题的难度。一般地,投入越大,难度越大;投入越小,难度越小。
问题难度由教师预先于问题解决而设置,归属于问题情境设置的投入,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其它投入不变下,对于学习主体而言,并非难度越大,效用越大;难度越小,效用越小。
如图一所示,横坐标表示投入,纵坐标表示效用。难度从0递增至A,效用相应地从0递增至M。原因是从0递增至M的难度属于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此时,随着难度递增,学生认知好奇心等解决问题的内部因素也在增强,学生能够自觉运用原有知识经验采取科学策略解决问题,使自己的相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生成。所以随着问题难度增大,其效用也在相应地增大;而难度从A增至N,效用却从M递减至N,原因是随着难度从A递增至N,难度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学生认知好奇心等解决问题的内部因素受到超越学生承受力的阻碍打击而逐渐减弱,使自己相应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但没有同步生成,反而使畏难情绪、学习惰性等对问题解决起负效用的因素生成并恶性发展。所以随着问题难度递增,其效用却相应递减。如果难度太大,学生遭受的失败太多,缺失成功体验,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力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负效用:厌学、弃学、逃学(生理上和心理上的)。
(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对问题情境设置效用的影响
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指主体基于对问题的感知而指向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倾向,外显为主体对问题解决的紧张程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问题情境的刺激,引起学生的认知好奇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动机,在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训练、培养和增强学生以思维力为中心的各项智能。但并非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动机越强,解决问题获得的效用就越大。
在图一中,假定横坐标是学生为解决问题投入的动机强度,纵坐标为解决问题获得的效用。当其它投入不变时,动机强度从0增至A,效用相应地从0增至M,原因是随着动机强度从0增至A,主体的情绪和注意力等心理背景因素得到激发并越来越有利于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于是问题解决效用逐渐增大。而随着动机强度进一步从A增至N,主体动机强度越来越强烈,情绪过于兴奋,反而导致意识狭窄,思维混乱,甚至头脑一片空白。于是降低了问题解决的效用,甚至产生负效用。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问题情境设置的要求
(一)问题情境设置应该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设置最佳难度问题。
问题难度对问题情境设置效用的影响深刻表明,难度过大,使学生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问题解决的目标,就会打击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积极性,阻碍学生学习发展;难度过小,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功,反而会降低问题的吸引力,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动机,使设置的问题情境不能实现预定的效用目标。问题难度的设置必须符合这一内在规定性;问题难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个体而言,是学生对问题难易程度的主观感知判断,它因个体差异而客观存在差异。问题难度的设置也必须符合这一外在规定性。
怎样的问题难度才科学合理?笔者认为,符合“最近发展区” 的问题难度才能够最大化实现问题情境设置的效用。只有符合“最近发展区” 的问题难度才同时符合问题难度设置内在规定性的要求和外在规定性的要求。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应超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而又处于学生付出最大努力之后能够解决的区间之内。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优化使三维目标一体实现;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才能最大化扩大学习“成功的激励值”, 最大化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才能最大化实现学生可持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情境设置之初,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状况,并根据这一状况设置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难度。
(二)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应该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坚持适度原则。
在问题解决的动态过程中,学生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问题情境设置的效用产生不良影响。动机强度过低、缺乏动机,情绪低落,往往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恍惚。例如,很多七、八年级学生在看地理图表时容易把“图3.3”看成“图3.8”;在数学运算时把“ ”当成“-”;在语文学习中把“末”当作“未”。当教师给他指出来时,他却毫不在乎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本来会做的”。其主要原因就是题目太简单,无法激发其动机;动机过于强烈,主体身心过于兴奋、紧张,极度追求问题解决,其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反而限制了正常活动,导致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不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客观上阻碍了问题顺利的解决。有些学生平时谨慎刻苦,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一到重大考试就发挥不佳,答案语无伦次、思维混乱,甚至错答漏答试题。原因就是由于主体成就动机过于强烈,太想追求考试成功,结果却事与愿违。
在问题情境设置中,学生的成就动机由问题情境产生而反作用于问题解决活动,属于问题情境设置的学生投入,对问题情境设置效用产生重大影响。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能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心理背景。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注重设置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动机强度的影响,激发学生中等强度的动机。如果学生动机强度过高,可以采取降低问题情境因素的感染力等措施把学生动机强度调适到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动机强度过低,可以利用“心理匹配策略”,使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认知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动机强度达到与问题解决相匹配的最佳境界。
四、总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状态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进而发展学生素质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问题情境设置效用的影响客观存在,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创设最佳难度问题,激发学生适度的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只有这样,才能最优化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最大化扩大学生学习成功的激励值,最大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才能最大化实现学生可持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