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一个令叶利钦都头疼的稀烂问题,如何被普京玩出“王炸”?

车臣:一个令叶利钦都头疼的稀烂问题,如何被普京玩出“王炸”?

首页枪战射击大炮轰飞机更新时间:2024-06-04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以57.3%的赞成票当选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然而,上任之初,叶利钦便遇到了执政生涯以来最具挑战性的难题----车臣问题。

历史上的车臣问题由来已久。

车臣这个地方隶属于北高加索地区,一条绵亘1200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从西北直刺东南,宛如一条锁住黑海与里海的巨龙,将亚欧大陆切割成了两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凭借着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和陡峭险要的地缘战略优势,高加索地区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车臣有文明记录以来,这片大地先后就曾被蒙古人、罗斯人、波斯人、突厥人轮番蹂躏。

每当一个新的政权到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得呈贡纳税、改变信仰,大量的土著逃亡,大量新的人种和宗教不断涌入,走马观花式的文明信仰的迭代,让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不堪其扰,纷纷拿起了武器拼命反抗。

然而,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屠*,帝国的铁蹄就像野火一样,将那些胆敢反抗之人屠戮殆尽。

蒙古人的弯刀就曾把这里的古城踏成平地;罗斯人的长矛就曾将此地捅得透心凉;土耳其人的利刃就连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不曾放过。

从一次次的屠*,再到一次次的新生,车臣人在激烈的抗争中,精神信仰在东正与伊斯兰之间来回彳亍。

在热油与冰水的剧烈融合与煎熬之中,车臣人最终选择了皈依伊斯兰精神世界,彼时,待到极盛一时的俄罗斯帝国想要再度入主北高加索时,车臣人不答应了。

于是,一切恩怨就此展开。

俄罗斯帝国要向南扩张,摆在眼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最大的绊脚石。

其时的沙皇在大*四方之际,土耳苏丹也力图尝试让伊斯兰文明翻过高加索山向斯拉夫地区渗透。

两大区域性强国要实现各自的政治抱负,大高加索山脉注定就是一世豪雄们跨不过去的坎儿。

可话虽如此,沙皇也明白,此时的车臣人已经全民皈依了伊斯兰教,要让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去接管车臣人的地盘儿,任哪个车臣人也都不会答应。

历来,对于这种宗教信仰截然不同的群体,策略往往不是慢慢同化,就是“犁庭扫穴”。

俄罗斯是个急性子民族,自然不会跟你推心置腹、促膝长谈,于是,一顿大军压境,一场长达50年的“高加索战争”在尸山血海中终于压制住了车臣人。

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借由北高加索地区,退,能以此为据点,牢牢扼守住南边的伊斯兰势力的北进;出,可从此地挥兵南下同时挑战日渐衰弱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波斯,真可谓占尽了地利。

俄罗斯帝国的悲剧在于,占尽了世界上横跨欧亚的战略要地,上天却没能留给他足够的天时。

就在沙皇尼古拉二世踌躇满志妄想着在东方搞“黄色俄罗斯计划”时,“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相继爆发,继承沙俄衣钵的斯拉夫人的历史,重新进入了新的纪元。

但车臣人的抗争就此结束了吗?

没有!

非但无休无止,流淌在他们身体里的战斗基因,时时刻刻都想要摆脱俄罗斯人的统治。

为摆脱俄罗斯人,从18世纪开始,车臣境内先后爆发了曼苏尔领导的1785-1791年大起义和沙米尔领导的1834-1859年“大圣战”以及1877-1878年大暴动......

一系列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地暴动,令俄罗斯人大为头疼,似乎车臣人在抗争的道路上永远都不知道疲倦。

即使强大如斯的苏联横空出世后,车臣人并没有因苏联一周可推平欧洲的恐怖军力而有所妥协和收敛。

他们继续一如既往,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喝酒的时候喝酒,该造反的时候造反,骨子里勇武好斗、桀骜不驯的基因时刻不停地翻滚躁动。

苏联成立后,虽标榜民族平等与自治,给了车臣人自治共和国的政治待遇和地位,并在车臣大建工业区,试图用钱袋子弥合长久以来积累下的冲突。

但旧仇犹在,新仇未灭,靠几个小钱,苏联就想摆平车臣无异于痴人说梦。

车臣在苏联的强力压制下虽然不再敢搞公然对抗,可他们心中的那股复仇的烈火并没有就此熄灭,只要时机合适,车臣人会再次跳出来实现百年以来的独立梦想。

所以,卫国战争爆发后,当德国人打进了北高加索,狡猾的德军高层为尽可能减轻阻碍,兵不血刃招降这群让上帝看了都头疼的人,给车臣开出了极为优厚诱人的政治条件。

德国人的这一招抓住了车臣人的软肋,很快,在德军打鸡血的煽动之下,车臣人全部叛离苏联,一路居然心甘情愿充当起了德国人的炮灰。

希特勒是个善于开空头支票的人,对于德国民众他善于开空头支票,对于非德国居民,希特勒更是将这个忽悠大法发挥到了极致。

可空头支票毕竟只是个空头支票,没有兑现,一切都不过是废纸一张,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此后事态的发展也确实如此。

希特勒败亡后,日夜梦想着“当家做主”的车臣人很快被残酷现实的耳光狠狠打趴在了地上。

斯大林恼怒车臣人背叛国家的行径,索性将他骨子里高加索人的狠劲儿发泄了出来,把那些毫无忠诚度的人全部发配到了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这一下,俄罗斯人与车臣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

可这就完了吗?不,远远没完!

车臣当中的绝大多数惨遭流放后,车臣人中的一些亡命之徒开始以小股部队继续与苏联军队斗争,以至于气得赫鲁晓夫大骂车臣人眼中没有国家,心中只有毛拉,这群人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土匪。

可骂归骂,车臣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赫鲁晓夫平静下来后打算把先前流放出去的人再迁回车臣,并大搞工业,给足他们钱袋子,以缓解彼此紧张对立的关系。

有了先前沉痛的教训,加上赫鲁晓夫的金钱利诱,车臣人也不敢太造次,大体上总算平息了下来。

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苏联实在是惹不得,先捞够钱待合适时机再反水也不迟,于是他们也不再执着地闹腾下去了,车臣人总算是消停了一段日子。

应该说,车臣人的这个想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谁叫人家的拳头大、钱袋子足,这种情况下,小胳膊又怎能拗过粗大腿?

忍了,算了吧!

就在车臣人忍得两眼冒火花之际,1991年苏联突然解体了!

苏联解体让车臣人再次燃起了希望,这个时候的车臣极度渴望仿效其它加盟共和国那样“当家做主”。

但车臣一开始的身份就是隶属于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并不是拥有主权的加盟共和国,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车臣在法律上不享有主权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政治地位。

况且,对于俄罗斯来讲,叶利钦断然不会让地缘战略位置如此重要的地方脱离出去。

如果真的任由车臣非法武装胡作非为,俄罗斯为之流血牺牲几百年的奋斗和努力将会白白付诸东流,届时,叶利钦自然也就会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罪人,这是叶利钦所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之下,叶利钦不得不硬着头皮提枪上阵去征剿车臣非法武装。

说是硬着头皮,是因为此时的俄罗斯穷得叮当响,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业,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和1200亿美元外债,让新总统叶利钦夙兴夜寐,坐卧不安。

除此以外,一顿操作猛如虎的“休克疗法”更是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全面雪崩。而这个时候的俄罗斯刚刚经历了苏联解体的阵痛,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内部贪腐严重,军备废弛,拖欠士兵军饷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用这样的一支部队去对付靠着西方国家撑腰,训练有素的车臣反动武装,胜算几何,叶利钦的心里也在打鼓。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叶利钦明白,这仗不打也得打。于是在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仗打起来后,俄罗斯军队的弊端全部在实战中凸显了出来。前线的士兵拼命作战,后方的军需物资却被军官拿去倒卖,致使士兵连饱饭都吃不上。

这还不算,俄军内部混乱的指挥系统,让军令政出多门,往往一个命令下来,下命令的部门竟然有俄军统帅部的命令,有师一级的军令,还有旅一级的命令,前线士兵被搞得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这个时候俄军也没有管控好西方记者,他们跑到前线报道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车臣非法武装也借此机会向西方记者大倒苦水,结果世界舆论一边倒,纷纷站出来指责俄军,俄军被搞得士气低落,甚至很多士兵都质疑这场战争的正义性。

而反观对手车臣非法武装,他们不仅有来自原苏联的大量精锐部队,而且还以重金雇佣了大量枪法奇准的狙击手,同时也收到了北约等西方国家大量的先进武器。

面对俄军三路大军的大举进攻,他们化整为零,以三人为一组,每小组配有火箭筒、远程狙击步枪、重机枪,潜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将过来的俄军当活靶子打。

战争开打后不久,俄军先头部队近1000名俄军除一名军官与10名士兵外,两天时间里无一幸免,装甲车队打进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后,进入市区的26辆俄军坦克被击毁了20辆,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

强横野蛮的车臣非法武装把俄军的死尸垒成了街头碉堡,踩着他们的尸体到处追逐俄军士兵,俄军大批前线指挥官纷纷阵亡,俄军士官在战地日记里痛苦地写道:我旁边的弟兄一个个的倒下去,每个人的脑门上都留有小而圆的弹孔....

战争就这样打了一年后,俄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占领了格罗兹尼,但在此后的战斗中,俄军伤亡近两万人,各种武器装备更是损失无数,在西方世界的疯狂施压之下,叶利钦终于顶不住了,只得以惨胜默认了车臣事实上的独立。

车臣,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却成为了令叶利钦头疼不已的稀烂问题,并变成了他执政开局以来永远都无法抹掉的噩梦。

事实上,叶利钦对车臣问题的妥协,除了伤亡代价过于严重外,其时的俄罗斯在叶利钦的主导下,一门心思想要全面投入西方的怀抱。

奈何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自始至终都没有接纳的诚意,从头到尾只是把它视作可以鱼肉和肢解的对象,又怎会与其同穿一条裤子呢?

所以,上台后的普京在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治国路线上,不再看西方脸色行事。

普京出身于克格勃,被叶利钦提拔为俄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时不过才46岁,一年后又担任了俄罗斯总理,像这种没有过硬后台(叶利钦除外)、没有丰富从政经历,又年纪轻轻的从政者,俄罗斯社会普遍不是很看好,不少社会问题分析专家指出,就连政坛老鸟的叶利钦都解决不了的车臣问题,嘴上无毛的小伙子,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

但让这些所谓的专家失望了,普京出场后果断决定对车臣出手。他采取以往不同于叶利钦的惯用手段对付车臣。

政治上,普京极力分化瓦解车臣内部敌人,并开出优厚的条件,将卡德罗夫家族拢入麾下,而对于继续与俄罗斯为敌的车臣分子铁血爆锤。

军事上,普京不再以牺牲士兵的性命为代价,采取逐点逐巷同敌人争夺阵地,而是采取大炮轰了飞机轰,飞机轰了导弹冲,将格罗兹尼围住后,以绝对优势的火力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然后装甲部队开进,发现可恶的狙击手,直接开炮还击。

这一顿生猛的操作下来,光是格罗兹尼被轰炸了整整长达两个月,后据联合国统计,这是自二战后,被人类破坏得最彻底的城市,90%以上的建筑物在令人生畏的炮火覆盖中化为灰烬。

普京这顿凶猛的打法,让车臣叛军终于彻底崩溃了,他们投降的投降,战死的战死,逃亡的逃亡,曾经嚣张一时的车臣非法武装荡然无存。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普京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广大俄军将士的拼死力战,而俄军将士之所以肯出死力,不惜为普京和祖国舍命而战,主要在于普京对前线将士铁骨柔情的挂心。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把权力交给了代总统普京,就在千禧年的跨年之夜,所有人都在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和震惊之际,普京却坐上了一架军用直升机飞往了车臣。

当晚11时55分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进入梦乡时,普京的飞机降落在了车臣的马哈奇卡拉,由于突然的造访,部队官兵毫无思想准备,迎接普京的是火炮和信号弹替代了烟花礼炮。

普京在寒冷的朔风中打开本地的香槟酒,毫不避嫌地拿起官兵们脏兮兮的杯子与在场所有官兵共同庆祝新年,并发表了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简短讲话,俄军将士顿时士气大振,竟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二天,普京跨年夜飞赴车臣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俄罗斯,人们这才发现,这个四十多岁的年轻人不简单。

几个月后,普京再度光临车臣,不过,相较于前一次跨年夜的魔幻献身,普京这次却是更加硬核地亲自驾驶战斗机飞了过去。

飞抵车臣后的车臣可不是搞有名无实的花样秀,他一下飞机便与前线指挥官会谈,联合制订作战计划,同时又与当地民众代表会谈,解决他们现实存在的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普京看似离经叛道的驾机之举,与他同当地军民打成一片的做法,豪气铁血之下又不乏务实亲民,这种行事做派很快给普京的人设打上了满分,以至于在当年的选民中,得票率一路飙升,从而一锤问鼎了正式总统的宝座。

数月之后,普京再次来到了车臣,这次来车臣,是因为扼守776高地的90多名俄空降兵为阻挡住1700个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突围,以84名战士殉国的惨烈代价撑到了最后大部队的到来,超额完成了一项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普京一身黑色装扮来到776高地后,久久沉默不语,他矗立在瑟瑟的寒风之中,向阵亡的84名将士深深鞠了一躬后,下令以国葬之礼隆重出殡,并给予了牺牲的将士家属至高的荣誉和丰厚的待遇。

可以说,在连续三次莅临车臣的视察活动中,普京始终以铁骨柔情的形象与战地官兵们打成一片、融成一体,并倾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替他们渡过难渡的坎儿。

普京的这一系列做法,不仅在军队中赢得了人人甘愿为之死战的强大向心力,而且在车臣人心目中留下了仁者爱人的美名,卡德罗夫家族自此死心塌地追随起了这个令他们高山仰止的豪雄。

对于叶利钦而言,车臣问题本就是他一辈子都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在总统上任的伊始,车臣人就给他一顿狠狠的耳光,让威信大为扫地,车臣,于他无异于是个头疼的稀烂问题,压根儿就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他任上无比棘手的车臣问题,到了普京手中,继任者普京却能通过第二次车臣战争和战争间隙的三次巧妙亮相,刷新了整个俄罗斯、整个俄军、整个车臣人对他的好感印象和信赖之情。

同样是一副烂牌,在叶利钦的手中烂到了头顶,到了普京手里,他却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

不得不说,放眼世界,善于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化危机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这种能力,舍“普大帝”当今试问还有谁?

参考资料:

1.《普京对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持强硬立场的背后 》作者 王奇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期刊,1999年第11期19-20,共2页

2.《普京3赴车臣前线》作者 晓青 《环球军事》 2001年第11期18-19,共2页

3.《普京政府治理车臣问题始末》作者 张玉芬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2,共3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