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 ,以史明理
一战法兰西 “大炮鸟”的发展之路
人类在军用航空领域对于“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从军用飞机出现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为了让火力变得更强大,人类制造出了“大炮鸟”这种怪物,人类一次次把口径更大的火炮搭载到飞机上,一次次地挑战人类的工程学上的极限……
而最早并且是最忠实的将一门火炮安装到飞机上的非法国莫属。早期的飞机连将其自身及飞行员带到空中都很困难,但事实上在法国,将大口径火炮搬上飞机的努力早在一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1910年,航空先驱法国人加百利·瓦赞(Gabriel Voisin)出于宣传目的,将一门“哈奇开斯”(Hotchkiss) 37mm加农炮装在了自制的飞机上,不过这只航空史上最初的“大炮鸟”,它从来没有带着它的重武器上过天,仅仅在地面上进行了展示。又过了一年(即1911年),从一架坠毁的布莱里奥11上,瓦赞终于对“哈奇开斯”37mm加农炮进行了地面射击试验。而到了1913年,37mm的炮弹总算是从一架飞行中的瓦赞飞机被发射出去了,这架6机属于瓦赞mode1 1913年型的改进版,为了带着那门“哈奇开斯”1902年型37mm加农炮上天,飞机特意换装了200马力的发动机,以当时的标准,这样的动力用在飞机上是超乎想像的。而作为最初的法兰西航空加农炮,这门“哈奇开斯”1902年型是由早期的1885年型发展而来,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被称为长管“哈奇开斯”,后者被称为短管,并且二者的弹药也不一样,“哈奇开斯”1902年型发射37X201R炮弹,1885年型则发射37x94R,因为它们之间的初速相差很大。不过尽管通常作为步兵炮使用,但初速很低的“哈奇开斯”1885年型后来还是在改进后(主要是换装滑膛炮管并使用榴霰弹,当时认为来福线会扰乱大口径火炮在飞机上的精确射击),出现在了一些法国飞机上。
●法国的布莱里奥11单翼机,它成了被“哈奇开斯”37mm加农炮进行地面射击试验的目标
数百架法国飞机在一战期间装备了这种火炮,由于手动装填,其射速很低,并不适合对付空中目标,因而主要用于对地攻击。具体地说,贯穿于整个一战,除了相当数量的瓦赞4型推进式飞机在机头安装“哈奇开斯”1885用于扫射地面,成为了所谓的“战壕强击机"外, 还有一些布雷盖(Breguet) 5Ca2轰炸机、斯帕德14水上侦察轰炸机及由前者发展来的斯帕德24陆上侦察机也装备了“哈奇开斯”1885/1902,目的是在轰炸时压制地面防空火力。同时部分资料也显示,在战争行将结朿的1918年,法国人为他最先进的高德隆(Caudron)R.14重型轰炸机/护航战斗机同样装备了“哈奇开斯” 1885,不过随着战事的中止, 这种飞机并没有得到任何表现机会。
●在机鼻装备“哈奇开斯”1885榴霰弹加农炮的布雷盖5Ca2侦察轰炸机特写。装备“哈奇开斯”1995的这种飞机被德国士兵成为“文雅的恶魔伐木者”,这个绰号形象地表现了德国士兵在从天而降的榴霰弹打击下,如树木般纷纷被“伐倒”的场景。
高德隆R.14来自于一个奇怪的家族,这个家族的代表作高德隆R.14被法国人自己称为“护航战斗机”,实际上这是一个奇怪的分类,代表了法国人骨子里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浪漫想法。与二战中Bf-110、P-38那类重型双发战斗机不同的是,高德隆R.11更像是后来地面上那些形形色色多炮塔坦克的空中先驱——并不是通过敏捷的机动性或是过人的速度取胜,而是企图利用机上强大到骇人的火力将敌人来自空中或地面的抵抗击碎,从而达到掩护己方的轰炸机的目的,所以就其本身来说这类所谓的战斗机倒更像是一架用大口径火炮与机枪装备起来的轰炸机。高德隆R.14正是由R.11型发展而来。事实上,高德隆R.11的原始设计就是一架轰炸机,属于R4侦察轰炸机的衍生型。当1917年5月这架飞机首次露面时,法军高层却认为这种巨大的三座飞机正是其心目中“护航战斗机”的理想人选。为此,高德隆被迫用5挺维克斯7.7mm机枪重新武装R.11(两挺位于机鼻,两挺位于机背,还有一挺位于前炮手舱下方,用于向下 射击),并将引擎进一步升级为235马力。
●同样装备有“哈奇开斯”1885榴霰弹加农炮的高德隆R.14重型轰炸机/护航战斗机
●高德隆R.11“护航战斗机”侧视图
●高德隆R.11“护航战斗机”俯视图
不管飞行员如何评价这种设计思想怪异的“战斗机”,至少法国空军官方认为 在1918年夏天的那最后几个月中,与布雷盖14配合作战的高德隆R.11还是显示出了自己的价值。在战争的最后岁月,高德隆R.11有时还要客串一回侦察机,不过这种任务倒是获得了飞行员的好评。战争结束后,只有6架高德隆R. 11被保留在了法国空军第15小队,剩下的全部退役了。另外,换装300马力发动机的R.12/13在1918年夏的时候也已经开始测试了,不过山于它们并未表现出比R.11更优秀的性能而被法国空军全部放弃。
至于高德隆R.14则与R.11区別不大,实际上就是在后者的机鼻安装了一门“哈奇开斯”1902型37mm加农炮,并带有一个活动炮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只有6架高德隆R. 11被保留在军队中。
●高德隆R.11重型轰炸机护航战斗机三面图。
尽管在大炮鸟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但法国人显然并不满足于区区37mm的口径,所以法国的飞机上很快就又出现了47mm口径的“哈奇开斯”加农炮。这种更大口径的火炮除了继续存在于瓦赞5型推进式飞机的机鼻外,居然还出现在一战中著名的泰利尔(Tellier )单引擎飞船(水上飞机)的机头,其原因是法国人发现了大口径机载火炮的新用途——反潜。
一战期间的 飞机一般速度比较缓慢,反潜方式主要是俯冲投弹攻击,因此被追踪的潜艇来得及在飞机俯冲投弹前迅速下潜,脱离其攻击范围。而如果在反潜机上装备大口径航炮,则载机即可拥有直瞄打击火力,大大扩展了飞机的攻击距离。装备“哈奇开斯” 47mm加农炮的泰利尔(Tellier)T.3反潜飞船,则是法国人迅速将这一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成果,至于这种思路发展的顶峰则是泰利尔T.7 “远洋水上飞机”(high seas flying boat),这种大型水上飞机拥有4 名机组成员,最大留空时间可达8小时,机上装备2挺机枪,120公斤炸弹和一门75毫米航炮(携弹量30发)。
●装备47mm“哈奇开斯”加农炮的泰利尔T.3反潜飞船及其火炮特写。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艰苦努力发展出的航空加农炮最后却用于对地攻击绝作法国人的本意(即便是在高德隆R.14 这样所谓“护航战斗机”上的“哈奇开斯”加农炮也是为了压制地面防空火力)。之所以一战中法国飞机上的大口径火炮炮口基本上全部冲下,主要还是因为其大量装备的各种型号37mm或47mm “哈奇开斯”加农炮性能不济所致——射速慢(完全依靠人工装填)、初速低,除了对地攻击外,作为空战武器毫无价值。
不过即便如此,装备这些航空加农炮的法国飞机有时还是会不自觉地被卷入空战中去,这类遭遇中正式有纪录可查的一个发生 于1915年5月,当时一架装有“哈奇开斯” 1885型37mm炮的瓦赞4型与另一架德国侦察机进行了长时间的盘旋,在向对方发射了大量弹药后,两架飞机都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己方机场。另外,还有一些法国飞机用“哈奇开斯”炮击落德国侦察气球的战例,例如,凡尔登战役期间德空观测气球就不止一次地被法国飞机用大炮在空中轰烂。甚至于到了1916年3月,一架布雷盖5Ca2还用它的“哈奇开斯”1885型轰掉了一架德军的LVG式飞机。
总之,尽管法国人对“加农炮载机”(大炮鸟)考虑的比较详细,而且这类飞机在整个一战期间总数达几百架之多,但由于“哈奇开斯”加农炮效能低下,事实上它们却从未被大规模集中使用过。既便是在情况最好的1917年,2月时前线仅有区区25架装备各种型号“哈奇开斯”加农炮的飞机,而到了1917年8月,这个数字也不过是60架而已。
令人感兴趣的是,1917年9月,几架法国最先进的布雷盖12Ca2推进式战斗机被加装了探照灯与长管“哈奇开斯”1902型37mm加农炮用于巴黎上空的反齐柏林飞艇防空巡逻。虽然从“哈奇开斯”1902型37mm加农炮自身的性能及其载机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临时拼凑而成的原始截击机作秀的成分可能更大一些。法国空军当然也意识到了完全由人工操作的加农炮在空战中的应用价值有限,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18年的停战日到来的那一天,法国飞行员仍然没有得到任何自动加农炮。
然而至少试验型的全自动机载加农炮在法国还是存在的,1918年两种由步兵炮发展而来的长后座行程皮托(Puteaux)37毫米自动加农炮被送交法国空军用于评估(实际上是由雷诺 FT-17上的坦克炮改进而来),其中之一使用37X94R弹药,另一种则发射37xl90R高初速炮弹,但是战争的结束使这一切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饱尝战争之苦的法国人再也不愿为军队多花一个铜板了。不过法国人的这种尝试并不能说是毫无用处的,它给同样面临齐柏林威胁的英国人以极大启发.并在日后直接促成了COW机载高射炮及其众多载机的涎生。
●“哈奇开斯"加农炮对这类侦测气球可能是很有效的武器,但齐柏林飞艇却是与这些气球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尽管看起来可能很像),面对硬式结构的齐柏林即便是1902年型的长管“哈奇开斯”加农炮也是力不从心。
想了解更多近代战争的相关知识,就快来关注我吧!如果有任何建议与疑问,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战争新视界原创作品。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