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今年最受年轻人关注的词语之一就是citywalk。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我们和城市,和生活的周遭建立关联的决心,也是疫情后我们好奇心的另一次涌动。
城市里有许多地方都被当作“citywalk胜地”,人山人海不再是一个被厌弃的概念,而是城市复苏的符号。
香港或许是最适合游走和探索的城市之一,在这个七月,第33届香港书展作为疫情后这座城市的首次书展,值得所有去香港的的游客一往。余华、许子东、马伯庸、陈春成等名家相聚于此,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在八月,南国书香节也将在广州举行,我们熟悉的作者们也会来到广州与读者见面。
以书为谱,夏日阅读的交响已经开始。在大湾区,我们看见阅读的湾流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新周刊推出特别报道“阅读的湾流”,和读者们一起在书展中,发现阅读的乐趣。
✎作者 | 关山✎编辑 | 程迟
对于大湾区的居民来说,每个月都有去香港的不同理由:9月可能是来港求学,11月是黑色星期五的血拼。而如果在7月,随机问一名来港旅客到香港的理由,十有八九会回答:“因为香港书展。”
今年的香港书展“一票三展”,持票可同日参观香港书展、香港运动消闲博览和零食世界。
作为内地与香港恢复正常往来后的首个大型文化活动,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33届香港书展于7月19日至2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书展场内场外举办超过600场文化活动。
活动的预热期间,社交媒体上已有不少关于香港书展的攻略帖出现,甚至有人开始把香港书展和在香港的City Walk联系在了一起。
香港书展,怎么就成了香港City Walk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次的香港书展,又有怎样的新玩法?
当逛书展成为City Walk的一部分
无论是City Walk还是俗称的遛弯,用双脚丈量城市都是认识城市的不二之选。在社交媒体上的City Walk攻略更多的是介绍美食和景点,香港书展这类文化展览实则填补了人们在搜寻城市文化中的精神需求。
相比起某个地方的咖啡店能不能“出片”,来到香港书展的爱书人士更在意能不能在书展上淘到自己喜欢的书。
第33届香港书展现场,读者正在选购图书。
港铁会展站的开通为读者的访港减轻了不少麻烦。从西九龙站过关后,抵达香港书展的现场,只需要花上不到30分钟。沿街,繁华摩天大楼与旧街小店交错生长。新的和旧的事物在街道和会馆中汇聚,将人们拉回到香港书展的起点。
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被释放。放在时代背景下,1990年就像罗大佑那首《恋曲1990》里写的那样,“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同样是这一年,第一届香港书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之后每一年的7月,香港书展都会作为一个固定的文化活动与市民见面。
第33届香港书展现场,周末两天的人流量比工作日多。
由于香港独特的背景,每年的香港书展,两岸三地的参展商都可以同时参加。作为一个文化的世界窗口,香港书展为偏居一隅的读者提供了更多有可能性的书籍。
在香港书展,应试教材和八卦玄学、心灵鸡汤和文学经典、政治读物和人文社科等不同类型的书籍共处一室。一名香港城市大学的硕士在读学生拿着《香港散步学》和《缘起香港:张爱玲的异乡与世界》,正在翻看一本讲述20世纪文学史的书。
“我最开始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的封面,这种拼贴类的城市景象很有趣,翻开之后决定买下,另一本书的话讲的是我非常喜欢的张爱玲”。她如此介绍自己在书展上买的两本书。
在支付方式上,本届香港书展对内地读者提供了更便利的通道。虽然香港书展内的支付方式还是以八达通、信用卡为主,但场内的更多展位也放上了支持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的标识。
和香港书展见面的,有新朋友,也有老朋友。
“感觉香港书展的书还是比我之前能接触到的书更加多元,像一些外文书籍都很新鲜。”来自广东地区的一名读者今年刚刚高中毕业,她第一次来到香港书展,后悔没有带更大的背包过来,装不下想要带回的书。场馆内,不少读者直接拉着行李箱在摊位前采购。
书摊前,读者正在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
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展区,历史学家列文森经典名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聚焦媒体产业中性与暴力问题的《媒体的界限》等作品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翻看。
“其实我想问,你觉得这本书封面的这句话有没有问题?”“我觉得没有问题啊,如果有人觉得这句话有问题的话,应该是没有看书的内容就断章取义了……”一名读者在翻看一本学术书,摊位的工作人员和这名读者围绕着这本书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讨论。
最后,这名读者拿上了这本大部头走向收银台,工作人员也开始解答其他顾客的问题。
读者还可以在本届香港书展上找到不少外文书籍。
关于书的讨论不会停止,毕竟,谈论书籍这件事本身,就令人感到愉快。
赴一场岭南文化之约
对很多大湾区的人来说,相比起一些学人和作家的论坛,一些和家乡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更贴近大湾区的记忆。
本届香港书展的文化活动,几乎每天都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内容。
7月19日晚上,资深制片人张家振、香港第一位全华人摇滚乐团“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的主唱与吉他手泰迪·罗宾、资深多媒体创作人司徒卫镛及资深电影监制李恩霖在本届书展的“世界视窗讲座系列”中分享对香港流行文化的看法,讲述香港电影人的精神。
香港书展的第三天,由谭咏麟、钟镇涛、彭健新、陈友、叶智强组成的温拿乐队谈论成立乐队50年以来的岁月,介绍新书《温拿50》和新专辑《Farewell with Love》。现场最后的提问环节,一名年纪与五人相仿的乐迷拿出了一张多年以前温拿乐队的签名海报,收获了合影机会。
谭咏麟在“温拿50 由始至今”讲座上。
除了文化活动,本届香港书展在展区上也开设了广东馆。广东馆以“粤书香·阅静好”为设计理念,排布了粤剧、广府书籍等元素。
一进入广东馆展区,便能看见大量具有广东本土特色的书籍,比如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许倬云十日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探寻大湾区古村落的《大湾的乡愁》和反映95后摄影师眼中的“多巴胺”广州的《羊城十二时辰》。
“有风自南 文学绽放——风行之处有新声”,这几行字印在广东馆内花城文学院的展牌上。今年3月在广州正式揭牌成立的花城文学院,在7月携着《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丛书)》《找到孩子的光》《舌尖上的哲学》等书与读者见面。
广东馆展示的部分图书。
今年的香港书展还推出了“岭南瑰宝·绚丽探索”展区,通过极具岭南特色的元素——20世纪香港的城市景象、代表人物黄飞鸿的珍贵剧照、岭南画派画作以及广彩瓷器非遗技艺,搭建了一个让大湾区读者共享的集体记忆场所,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个值得追忆的时代。
虽然本届书展的年度主题为“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但书写香港故事的港版书籍仍旧表现亮眼,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在《香港战后纪事1945—1949》《我的二十世纪:李欧梵回忆录》《似是故人来:致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辉岁月》等港版书籍中,读者得以一窥香港这座城市的多维度面貌。
最容易文化追星成功的地方,在这里
今年,多位明星作家和学人也出席香港书展现场,在“名作家讲座系列”与读者见面。其中包括:代表作《活着》影响了一代人的余华、跨年演讲吸引过千万在线及线下听众的“知识网红”罗振宇、《十三邀》主持人和“单向街”创始人许知远、青年作家陈春成、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等人。
读者的热情是这场文化盛会最直观的反映。
7月19日,许知远带着新书《全球旅行者:梁启超》来到香港书展,报名“旅行者梁启超”讲座的人数超过1900人,最后只能有500-600人进场。
从流亡生涯到情感维度,再从商业经历到人物特性,许知远渐渐叙述出一个比读者想象中更加多维度的梁启超。“这套书除了为我自己写,更大程度上也在为历史写”,当被问及这本新书和他个人转型之间的关系,许知远如此笑着回答道。
许知远在“旅行者梁启超”讲座上介绍了不同视角下的梁启超形象。
而在7月20日,“青苔·云彩·萨克斯——陈春成的小说意象”讲座中,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和青年作家陈春成谈及了对南方小说的想象。
虽然主题和“新南方写作”相关,但两人在对谈时已然跨越了地域的圈子。许子东聊到了以各类悲剧为切入点,反映时代落在父辈身上的烙印的东北文学以及像《繁花》《海上花列传》等他称作“细密写实主义”的文学形式。
许子东、陈春成在“青苔·云彩·萨克斯——陈春成的小说意象”讲座中进行对谈。
“人生是什么,我说过很多次了,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的,不属于别人的。”在7月22日下午的题为“文学自由谈”的书展讲座现场,作家余华分享了自己40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和人生感悟。
离讲座开场还有两小时的时候,“文学自由谈”讲座的场内已被坐满。不少观众席地而坐,在讲座间隙拿起余华的作品翻看。
作家余华的“文学自由谈”书展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书展期间,原本宽阔的会馆场馆因接踵的人流而显得拥挤。几本热门的图书被读者买至缺货,工作人员只能在展牌上写下补货时间。一些书摊的结账队伍也转了一圈又一圈。而正是在这些画面中,印证着人们对阅读的喜爱。在香港书展,无数个阅读者,共同汇集成阅读的湾流。
· END ·
作者丨关山
编辑 | 程迟
校对 | 杨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