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拼经济,当年一穷二白的我们如何在战场之外打美国?

战争就是拼经济,当年一穷二白的我们如何在战场之外打美国?

首页枪战射击机械战斗更新时间:2024-07-29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各大媒体平台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宣传视频,还有许多解读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甭管是分析战争原因、解读战斗战况的,还是讨论战前战后国际局势的都写得很专业,读完以后受益匪浅。

内位说了,既然跟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许多话题,已经被别人写得那么透了,那你今天这节目还想聊点什么呢?我想跟您聊点战场之外的东西。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话题多没劲,哪儿有那些讲述战争战斗故事的有意思?!您先别忙,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战争归根结底,都是参战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抗,说白了就是拼钱,谁钱多谁的腰杆就硬。

那么,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时候,咱们国家跟美国,在钱上到底差了多少呢?

从经济实力上看,当时的美国拥有的可是碾压性的绝对优势。

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年平均钢产量超过8700万吨,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800亿美元,作为国家经济定心丸的黄金储备,美国更是占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70%。

至于当年我们中国的经济情况,唉,数字我也不用给您列了,您只要想想,当时我们刚刚解放,说百废待兴一点儿都不夸张。

所以当年,国际上的人们都在观望,想看看新成立的国家,究竟能不能扛住如此强大的对手。当然了,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我们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顶住了压力,打赢了这场战争!

胜利背后,当然有战场上的原因,可是我觉得,也少不了战场之外的因素支持,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和外交。

您别忘了,我们在打仗的同时,也让国内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甚至在外交领域,我们国家作为后来者,也是一点不输人!那么,一个刚刚成立的人民共和国,究竟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呢?

恢复经济,一步一步来

1950年6月,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参战的4个月前,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点议题,就是讨论如何让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会议的一开始,*就用一篇报告,给解决这个问题定下了一个基调,他是这么说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您要知道,这可真不是*夸大其词,在当时,国家刚刚走出抗战和内战的阴影,经济上的困难非常严重。

给您举个例子:在旧社会原本就不怎么发达的铁路交通,到了1950年的时候,多一半都还处在瘫痪状态;1949年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像是粮食和棉花的产量,平均也只能达到解放前的49%;而国家工业最需要的钢铁,年产量也只有解放前的17%。

您说咱这经济压力大不大?

为了恢复国家经济,早在1950年春天,政府就已经行动了起来。

他们首先动员在后方驻防的人民军队,积极参与所在地的生产建设,开垦土地、修建铁路、建造水利设施,用一切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然而,这种状况只持续了不到半年,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跨过鸭绿江,开始全面投入抗美援朝战争。

许多当初在东北、华北参与开荒的战士们,甚至来不及等到庄稼收获,就拿起武器上了前线。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战争一爆发,中国经济建设的计划就被打乱了。那我们的政府,又该如何调整国家的经济策略呢?

1950年11月,负责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会上确定了全新的财政经济工作方针,这个方针就是“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

从这个方针您也能看出来,战争期间,一切显然要为战争服务,但是国内市场也不能放松。

为了贯彻这个方针,国家首先调整了财政支出的占比,说白了就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用老百姓讲话——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调整之后的财政支出,40%以上用于国防经费,这个数字在之后的3年里持续增长,一直延续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稍微懂点经济的听众,可能会听出一个问题,大头儿的钱都花到国防上了,这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吗?

肯定会,以战争开始后的第一年、也就是1951年举例子,当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财政支出的88.5%,什么概念?就是国家花出去的钱比收上来的多了11.5%,这就是财政赤字。

换作我们一般百姓,花的比挣的多,那日子显然是过不下去的。不过对于国家经济,财政赤字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能够控制好赤字数就行。说白了就是:只要欠债不太多,日子怎么都能过。

合理税收,经济稳定

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初,我们国家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控制好财政赤字,那么,政府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咱们又该如何推进全面建设,让经济实现稳定呢?

要想让国家经济实现稳定,第一件事就是得稳定好财政赤字。

那位可能说了,不是都说“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么?这赤字高点能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句话也就是个调侃,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国家的财政赤字持续过高,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投资者信心下降等一堆问题,还会让国家的欠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高,最终引发债务危机。

那么,对于当时的中国政府来说,该如何控制好财政赤字呢?

解决赤字的首要方法,当然是增加税收。

其实早在解放之初,国家已经把农业税降低了,为的自然是帮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尽早摆脱贫困。

可是因为战争的爆发,国家不得不重新上调了农业税,为的就是应对因战争而来的财政赤字。

在1951年的7月,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做出指示,增加10%的农业税。

这项措施,让1951年的农业税实际征收总额,比上一年增长了34%。多收上来的税,有效缓解了财政赤字带来的压力。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又会问了,这样增加税收,难道不会引发国内的动荡吗?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当年明朝就是因为不断加税,才最终导致了王朝的灭亡。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具体的数字最有说服力。虽然1951年的税收多了,但是这个税收在农业总产量中的占比,却变化不大,基本维持了前两年的水平。

给您翻译一下,也就是说,解放后,农业生产得到快速恢复,总产量上去了,上去了多少呢?1952年的粮食总产量,比解放之初增加了45%!

这数字是相当惊人了,所以呢,虽然那两年多收了税,但是大家干一年活,挣到自己手里的比过去多多了,那谁还会有意见呢?

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没有,当时国家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了农业税,为什么?因为当时咱们国家的工业,基本上处于一片空白!

即便是解放前有些轻重工业,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争,也早就残破不堪了。所以,为了稳定国家经济,政府在积极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开始大力推进工业建设。

首先是恢复了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大批矿山、钢铁、机器制造行业和化工企业,同时也增加纺织和其他轻工业的生产。

关于这个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我们之前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一五计划”的系列节目,讲的就是这段历史,您要是有兴趣,不妨上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找来听听。

总之一句话,到了1952年底,我们国家的主要工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全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要知道,工业就是国家经济的定心石,工业发展起来了,经济也就稳定住了。

除了发展工业之外,这个时期,我们的政府还积极扩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就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嘛。

在当时,我们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分布在华南华北的铁路网,还修建了穿越西南、西北腹地的铁路,和通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两条公路。

农业生产上去了,工业恢复了,铁路公路修起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国家贸易的恢复和发展。

在当年,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同时壮大,成为了支持人们生活的最有效保障。贸易的繁荣,带来的是物价的稳定,解放前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等问题,全都得到了解决。

经济稳住了,民心也就稳住了,国家也就能腾出手来,全力支援在朝鲜的战争了。

不夸张地说,志愿军在朝鲜能够取得一系列胜利,除了咱们的战士给力,也离不开大后方稳定的经济支持,正所谓军功章上,大家各占一半吧。

经济外交两把抓

像开头提到的那样,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两大场外因素,一个是经济另一个就是外交。

那么在解放之初,我们国家在外交领域,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状况?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去赢得外交上的胜利呢?

早在解放之初,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一开始并没想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抗,反而是留有了不少外交接触的余地。

只可惜,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这种余地荡然无存——也是,大家都动手打起来了,还有什么可谈的?

在战场之外,美国充分发挥了它作为全球头号工业、贸易和金融资本强国的优势,对中国开始了极其苛刻的贸易制裁——既然我在战场上不能迅速打败你,那我就用贸易封锁的方法饿死你呗!

早在战争爆发前的1950年6月,美国颁布了一个“1950年输出统制法令”,里面规定像是煤油、橡胶、铜、铅等物资,未经特别许可,不得运往中国内地和澳门。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这张禁止运往中国的物资名单还在不断扩充。等到了战争爆发的10月,只要您是一艘开往亚洲的商船,哪怕您是美国商船,美国政府都会随时上船检查,一旦发现有什么东西是计划卖到中国的,也不管是不是跟军工有关的物资,美国政府都会一律扣押。

人们后来做过一个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涉及的各类物资名单有2100多种,上到橡胶钢管这种军工原材料,下到民生用品是一概禁运。

不可否认,贸易禁运对中国的国内市场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参考1950年底到1951年上海市场的一些经济数据,人们会发现那段时间进口原料器材的价格上涨了4倍,许多之前能够卖到美国和英国的中国产品,也都失去了销路,进口的东西贵了很多、出口的东西卖不掉,这种影响显然是巨大的。

为了缓解贸易上的压力,中国政府只好把贸易重心转向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同时也在东南亚一带,积极寻找贸易伙伴。

这种贸易上的转向,最终也使得我们的外交政策,出现了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

虽然美国拉上自己阵营的一群小兄弟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封锁,可是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

在美国阵营的内部,也有不少揣着自己心思的小兄弟。比方说,英国就是其中之一。您要知道,英国当时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很高,特别是当年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四成的出口都是面向中国内地的。

不仅如此,英联邦中的一些小国家,像是巴基斯坦、马来亚和印度,大额出口也是面向中国大陆的。

现在怎么着?你美国让我封锁中国,不许跟他们做生意了,那我这出口的大额损失,谁来给我补偿?啥?让我自己扛着?凭什么啊?!

就跟老话说的一样,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英国人也不是个例外。

虽然他们名义上加入了美国的封锁集团,但是暗地里,压根就没打算认真执行禁运政策。英国人还暗示英联邦里的那些小弟们,虽然我们跟着美国大哥搞封锁,但是,跟中国人的生意,该做还是要做,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那不是傻了嘛?

对于英国人的这个态度,中国政府当然心知肚明,大家谁也没挑破,就这么心照不宣地继续把生意做了下去。

于是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一直就没有断,以至于连那些在朝鲜战场上跟志愿军打仗的英国军人都在抱怨,我们在前线跟中国人死磕,你们倒好,直接在后方向他们倒卖青霉素!

其实这些英国大兵就没想过,就算英国政府不和我们做生意,还是会有别人顶上这个角色的。

谴责美国的侵略行为

除了私下里的外交接触和贸易往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展现出自己作为大国的外交实力,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发生在联合国总部的国际辩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1950年的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一天以后,周总理就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谴责这种行为是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和对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

在此之后,周总理又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要召开一个讨论美国侵略朝鲜和中国台湾的会议。

到了9月底,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并且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派代表出席,于是,我们组成了一个以伍修权为特派代表的使团,奔赴纽约参加大会。

1950年1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伍修权(前排左一)出席联合国政治安全委员会全体大会

1950年11月28日下午,会议正式召开,这也是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外交场合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这个会开得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首先发言的是中方代表伍修权,他上来就观点鲜明地批判美国在朝鲜和台湾的军事行动,就是一种明显的侵略行为。

之后更是建议联合国制裁和谴责美国的侵略行为,要求美国军队撤出台湾和朝鲜。

面对中方的诉求,美国人则是进行了好一番狡辩,说什么美国没有侵略中国,没有干涉中国内政,没有武装入侵朝鲜。只可惜在铁证面前,美国人的发言,连西方的代表们听了都摇头。

当时的联合国安理会主要还是受美国的操纵,尽管中国代表在大会上表现出色,但是控诉美国侵略的提案却依然没能通过。

到了12月中旬,美国再次操作联合国大会做出决定,宣布无限期休会,直接剥夺了中国在联合国讲坛上与美国进行外交斗争的机会。

事到如今,中国代表团感觉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了,干脆就直接启程回国。

回顾一下中国代表团这一次的联合国之行,虽然没能拿到我们提案里想要的结果,但是仍然可以算作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

为什么?因为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风貌,也传达出了中国人民不畏惧一切强权,誓死保卫国家独立民主与和平的决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刚刚成立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成绩,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回顾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我们不仅在战场上打败了最强大的敌人,在经济建设、外事交流等领域,也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

不要忘记,那时候的中国,刚刚进入一个新时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而我们不仅战胜了这些困难与挑战,还让整个国家朝着光明的方向,不断迈进。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