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数学老师推荐: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三个启蒙方法

资深数学老师推荐: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三个启蒙方法

首页枪战射击曲直追击更新时间:2024-06-12

如果高考可以取消一门必考科目,你会选择取消哪门考试?据说70%的人会选择取消考数学,因为数学太枯燥、太难懂、太费脑细胞了,大家都害怕数学学习。

为啥这么多人如此恐惧数学呢?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童年时期,大量地做题、背概念、定律是我们数学课上永恒不变的话题,鸡兔同笼、追击问题、相遇问题的公式差点没把一代又一代孩子给逼疯。

我有一个闺蜜,上学时她就害怕数学学习,数学对她来说就像是一个噩梦。整个学生时代,她都数学的阴影下闷闷不乐。好不容易毕业了可以放飞一下自己,可一当妈后,数学这躲乌云又开始笼罩在她头上——“你说,数学差会不会遗传呀?我的孩子会不会像我一样,是个学渣呢?到时候我该怎么辅导他的数学呀……”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她的焦虑。难道,孩子们也要重复我们当年数学学习时的噩梦吗?

不,其实在开始上学之前,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科学地启蒙,让孩子在幼年时就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启蒙,让孩子摆脱对数学学习的噩梦

一、数学启蒙的正确打开方式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神级科学家理查德.费曼曾用一年级的课本举例,指出想孩子直接灌输定义,是完全错误的。真正能帮助孩子减少理科学习痛苦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探索的乐趣。

费曼讲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那时他还很小,小到还需要坐在高脚的儿童餐椅上吃饭,父亲常在晚饭后和他玩一个游戏。父子俩把一堆买回来的旧长方形瓷砖一个接一个立起来,摆成很长的一条。接着,父亲允许他推倒最后一块瓷砖,然后父子俩看着整条瓷砖长龙倒下去,费曼高兴地咯咯直笑。

再后来,游戏升级了。那些瓷砖有不同的颜色,父亲要求费曼按顺序放一块白的,然后两块蓝的,接着再放一块白的和两块蓝的,就这样把所有的瓷砖摆好——有时费曼也许想先放一块蓝色的,但按他的要求必须先摆一块白色的。

我想,你们已经领会到其中暗含的启蒙智慧,其实这并不深奥——先让孩子喜欢上一个游戏,然后慢慢往里面加教育的内容,在游戏中启发孩子的思维。

所谓数学启蒙其实就是是思维的启蒙,是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和深化,让他发现和感受思维的美妙。

二、人们对数学启蒙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上学前没必要学习数学,快乐玩耍就好。

有些家长主张快乐教育,觉得孩子上学前就该痛痛快快地玩,数学嘛,就该上学之后学习的。但其实,如果孩子没有提前进行数学启蒙,一旦进入校园,他很可能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

在课堂上,老师更多的讲解数学知识,答题方法和总结公式、套路,如果孩子没有提前积累一定的数学思维,他可能无法及时理解和充分消化课堂的知识内容。一二年级学习内容简单时还能靠记忆维持,一旦升上三年级,孩子就很可能跟不上课堂学习的进度,容易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产生厌恶数学学习的心理。

家长的这种认识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蒙特梭利认为:“1岁10个月左右是儿童掌握初级数字概念的关键期;2岁半是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半是简单运算的开始时期;5-6岁是儿童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引导到位,孩子更容易喜欢上数学的抽象思维,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没有及时启蒙的孩子,上学后容易跟不上课堂节奏

误区二:数学启蒙就是口算和答题的启蒙

更多的家长都能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已经行动起来了。

有些父母会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教孩子数数,从1数到100,从100倒数到1。还有些父母在孩子四五岁时,就已经报口算题给孩子计算。小小的孩子从掰着手指头开始,一步一步练习、背诵,还没上小学时就已经能快速地口算出2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能背诵出乘法口诀表了。

还有些父母会选择在孩子临上小学前,专门给孩子选择一个靠谱的有效衔接班,让孩子在教室里开始研究数学题。

但其实,一味地强化计算和做题,也是人们对数学启蒙认识的误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做客央视节目《开讲啦》时,就被现场观众一道复杂的计算题给问倒了。丘教授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不擅长计算,他强调数学能力更多是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数学学习

三、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个人的认知需要从“什么”、“是什么”进入到“怎么办”的环节才能接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才能让认知足够清晰和完整。生活中的数学启蒙是让孩子产生具体的认知,直观感受到物体是什么,它是尖是圆,是长是短,而数学课堂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教给孩子抽象出同类问题的规律和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积累的具体认知越丰富,在数学课堂上他融汇贯通的能力就越强,对数学的兴趣也越高。让孩子积累具体认知的方法很多,在这主要介绍这三种:

1.多看、多摸,多动手摆弄物体

上学后,不管是认识图形还是数小正方体的个数,都需要孩子对现实中物体的形状、大小、长短、空间关系有直观的体验。

所以,父母给孩子启蒙时可以鼓励孩子多看、多摸、多动手摆弄,借助搭积木、拼七巧板、蒙眼猜物体、用尺子随意丈量等方法增强这种直观体验。

在孩童时期累积了丰富直观体验的孩子上学之后学习空间几何、认识度量单位时就能够轻松地把抽象思维转换成具体答案。

积累丰富的直观体验,能让孩子上学后更容易转换思维

2.多说、多玩,多创造不同的游戏

学龄前儿童不擅长枯燥乏味的学习,但是他们特别喜欢表达和玩耍。父母可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在游戏中的表达。

亲子游戏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联结,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数学游戏能增进亲子感情和数学思维

3.多观察、多比较、多辩论生活中的现象

很多父母选择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学前奥数班,其实学习不一定非要端坐在书桌前或者是培训班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引导孩子有一双观察的眼睛。

比如,过马路时可以观察红绿灯变化的规律、斑马线的排列规律、人行道上瓷砖排列的规律……你可以让孩子试着找找这些规律,并说说他还在哪看到了有规律的排列。

比如,喝奶茶排队时,观察一下队伍中的人数,自己排在第几,前面有几个人,这个队伍中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人们选择什么口味的奶茶居多?如果你是奶茶店的老板,你在储备原料的时候可以多备一些什么原料……让孩子在观察中了解一些统计的常识。

比如:全家人吃必胜客一起吃披萨的时候,你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个12寸的披萨可不可以换成2个6寸的披萨,虽然这个问题对孩子有点儿难,但是直观的图形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图形的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次次观察、一次次对话,就是你给孩子带去的最好的数学思维启蒙。

生活中隐藏着许多数学信息

人的这一生,数学课堂上的知识点可能会被淡忘,大学毕业后不记得sin和cos的平方和是多少,对人生也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一个从小对数学有兴趣的孩子,数学留在他们身体里的思维逻辑,处理问题的能力,将会是他们未来应对竞争的加速器。从小对孩子进行数学思维的启蒙,就是一个为孩子安装加速器的过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