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赤老温
前段时间,我国多地迎来降雪天气。各地造型奇特的雪人也随之“霸屏”网络。说到雪天,除了堆雪人,你一定还能想到打雪仗。网上,“大学生打雪仗战况激烈”等话题连上热搜。
各地造型奇特的雪人也随之“霸屏”网络。来源/哔哩哔哩截图
大学生打雪仗战况激烈。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今年冬天,你也打雪仗了吗?
如果说起打雪仗的最高形态,会想到什么呢?
电影《封神》剧照。来源/电影《封神》截图
以上画面,你想到了吗?
古来战争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孙子兵法》云:
“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天,即“阴阳、寒暑、时制也”。而天有四时变化,在大雾弥漫、漫雪纷飞的雪天作战,善战者因势利导,借助雪势寻得破敌良策;不善战者或遭雪害,或疏于防范,兵败身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近代都有哪些“激烈”的雪仗吧!
李愬雪夜入蔡州
李愬夜袭蔡州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之一,1956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改编成连环画出版,名为《雪夜取蔡州》,之后更因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入选高中教材而家喻户晓。
李愬夜袭蔡州战役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改编成连环画《雪夜取蔡州》。来源/老伙编《中国历代战争故事画丛 雪夜取蔡州》,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李愬字元直,是中唐名将李晟的第八个儿子,史载“以父荫起家”,后官至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按照正常的入仕轨迹,此时的李愬本应远离刀兵,不识战争疾苦。但在元和九年(814),讨伐淮西镇吴元济之战爆发,他的人生轨迹也就此发生改变。
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在隐瞒死讯的同时向唐廷申请继任节度使一职,遭拒绝后纵兵抢掠地方,史载:
时贼阴计已成,羣衆四出,狂悍而不可遏,屠舞阳,焚叶县,攻掠鲁山、襄城。汝州、许州及阳翟人多逃伏山谷荆棘间,为其*伤驱剽者千里,关东大恐。
汝州、许州及阳翟人多逃伏山谷荆棘间,为其*伤驱剽者千里,关东大恐。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对此唐宪宗迅速做出应对,派李光颜、严绶等征讨。然淮西兵盛,元和十年(815)二月败严绶,四月联合王承宗、李师道向唐廷施压。十一年(816)六月再败高霞寓,唐军损失惨重。据《资治通鉴》载,高霞寓“仅以身免”以至于到了“大败不可掩”的境地。唐廷以袁滋代高霞寓为统帅,然而袁滋本人柔弱不能胜任,于元和十二年(817)正月再度被贬。此后李愬自荐为将,并得到宰相李逢吉、裴度等人支持。
据《旧唐书》载,李愬“有筹略、善骑射”。他到任后,立刻采取示敌以弱的战略。首先,李愬接手的是一支屡战屡败的队伍(前三任统帅分别是严绶、高霞寓、袁滋),“士皆惮战”,李愬对将士说:“天子知愬柔懦,能忍耻,故使来拊循尔曹。至于战攻进取,非吾事也。”释放出拒战的信号。其次,李愬故意对外展示军政不肃的一面,以使淮西镇产生李愬军软糯懈怠的错觉。此时的李愬虽为名将之后,但存功未立,故被淮西军所轻视。
武士图砖,唐,高36.8厘米,宽25.5厘米。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迷惑叛军后,李愬开始出手了。元和十二年二月,李愬生擒叛将丁士良,并成功降服。此后又先后招降吴秀琳、李祐,克文城栅,宜阳栅、冶炉城等地,形成了对淮西的包围圈。同时,另一路唐军在李光颜率领下攻克了郾城,迫使吴元济将淮西镇精锐驻守洄曲,在唐军的调动下,蔡州守备日渐空虚。熟知淮西镇情报的李祐认为此时蔡州守城士兵皆是羸弱士卒,可趁虚直入蔡州,生擒吴元济。
十月辛未,李愬派史旻镇守文城栅,李祐、李忠义率三千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率三千人为中军,李进城率三千人殿后,向东突袭六十里占领张柴村,全歼守军,稍作休息后立刻下令全军开拔。直至此时,李愬才宣布此次进军的目的在于“入蔡州取吴元济”。众将皆惊,监军甚至直呼“果落李祐奸计”。当夜风雪交加,气温骤降: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爲必死;然畏愬,莫敢违。
夜半,风雪更加猛烈,加之唐军已有三十余年未出现在蔡州城下,蔡州守军完全未料到唐军会于此时攻城。唐军抵达城下后守城士兵尚在熟睡。李祐、李忠义等率数十人先登,*死哨兵,三千余人紧随而入,迅速控制城门,仅留下更夫打更以麻痹城内守军。鸡鸣时分雪止,李愬攻入吴元济节度使外宅。此时吴元济尚在安睡,期间属下或告之唐军突至,或告之城池陷落,均不以为意。直至听闻唐军号令方才慌忙率左右登上牙城抵抗。李愬派遣李进诚进攻牙城,并设计降服淮西镇援军董重质部万余人。至十月癸酉,在百姓协助下烧毁牙城南门,吴元济势穷,请降。
淮西叛乱平定之后,唐宪宗决定立碑纪念和表彰这次大获全胜的战役,遣人作《平淮西碑》。来源/漯河市德泽陶瓷博物馆
以当代战争的角度看,李愬雪夜入蔡州与“斩首战”极其相似。此战虽三日而就,但前期准备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着手。李愬极其重视情报作战,不仅在先期示敌以弱,又重用李祐等淮西降将,而在突袭蔡州时,直至距离蔡州不过几十里的张柴村方告之全军行动的真实目的。在此基础上,当夜的风雪交加不仅掩盖了唐军行军踪迹,亦麻痹了蔡州守军的思想。蔡州一战不仅使得唐宪宗时期藩镇林立的状况得以极大改善,亦使得李愬一战成名,成为继其父李晟后又一代名将。而在四个世纪后,同样是一位天才统帅,在此地以北四百余里的三峰山借助大雪打掉了一个王朝最后的气运。
托雷决战三峰山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此时蒙金交锋已到最后时刻。元太宗三年(1231),窝阔台议定三路灭金策略:左路军由斡陈那颜统领,经济南攻伐开封以东,右路军以拖雷为统帅,自陕西借宋境沿汉水南下攻击河南邓州等地,中路军则由大汗亲率渡河攻击洛阳,三路大军最终齐聚金南京开封,合力灭金。南宋企图借蒙灭金,故蒙宋两方对拖雷西路军的借道行动早有密约,因此在当年十一月,蒙古军未经任何战斗轻松通过了饶峰关(今属陕西西乡),抵达金州(今陕西安康)。十二月于均州(今属湖北均县)等地渡过汉水,在此期间南宋方面未有任何动作。
右路军以拖雷为统帅,自陕西借宋境沿汉水南下攻击河南邓州等地。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与此同时,窝阔台率领的中路军经过数月鏖战攻克河中地区(大抵为黄河中游的晋西南地区),与拖雷的西路军遥相呼应,渡河只在旦夕之间。其实早在当年九月,金朝就已经得知蒙古中西路军行动的消息,然而由于内部腐败、将领怯战等原因迟迟未有作为,直至十一月拖雷部通过饶峰关时方慌忙研究对策。此时金廷中有两种应对政策,一派防主张坚壁清野、固守城市,静待蒙古军“师老食尽,不击自归矣”。然从以往战争经验看,坚壁清野无异于坐以待毙,仅能保证少数城市苟延残喘,紧随而来的是整个防线的全线崩溃。另一派则主张调黄河、潼关守军至南线迎战,尚有取胜可能。故金廷最终决议调动大军南下与拖雷率领的西路军正面交锋。
十二月间,金军共调动二十余万,由完颜合达及移剌蒲阿率领。相比之下,拖雷所部仅三、四万人,且成分复杂,除蒙古军外,还有汪古部、女真族军队以及陕西等地汉族武装,若是后世物流学家常某穿越而来,怕不是要感叹一句:此次会战,是二十万对四万,优势在我!
尽管实力差距甚大,但首先行动的是蒙古军,十二月戊辰至丙子,拖雷率军三万余渡汉水北上,此时金军中曾有人建议应半渡而击之,但未得到采纳。甲戌,两军于禹山首次遭遇,对峙二至三日未分胜负。此时拖雷见速胜无望,一面主动回撤,一面派骑兵三千余破袭金军后方。十二月庚辰,金军入邓州就粮。太宗四年(1232)正月癸未,金军骑兵两万、步兵十三万自邓州后撤,此时虽无所补给,但仍给予蒙古兵较大*伤。《金史》载:
时北兵遣三千骑趋河上,已二十余日,泌阳、南阳、方城、襄、郏至京诸县皆破,所有积聚焚燬无余。金军由邓而东无所仰给,乃并山入阳翟,旣行,北兵卽袭之,且行且战,北兵伤折亦多。
镶宝石坤式蒙古刀。来源/内蒙古博物院三峰山。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中国战争史地图集》,星球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
可见正月丙申三峰山之战由蒙军的截击战变为了金军的围歼战,此时拖雷部深陷重围,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史载蒙军“将士颇惧”。但此时的金军或是出于无力再战,或是出于轻敌思想,并未进一步进攻。就此错失了取胜良机,直到入夜后一场惊天逆转的发生。
丙申中夜,天降大雪,蒙古军趁雪夜袭击金军营垒,金兵大惊。丁酉,雪又大作,《元史》载“(雪)深三尺‚沟中(金)军僵立‚刀槊冻不能举”“天大雨雪‚金人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天明后,拖雷率蒙古军四面出击,突出重围后与窝阔台所派援军合兵一处反围金军,至此金军大败:
追奔数十里,流血被道,资仗委积,金之精锐尽于此矣。余众迸走睢州,伏兵起,又败之。
太宗四年的三峰山之战对蒙金战争的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经此一战,金国最后一支堪与蒙古军*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大量将领或被俘或战死,“金不能国”。而十二月丙申至丁酉的那场大雪也被史书赋予了极大的神秘色彩。如《史集》中记载拖雷军中有一康里人精通以石祈雪的法术,《世界征服者史》也将战争的胜利归功于神巫祈祷,《元史》记载则为拖雷“令军中祈雪‚又烧羊胛骨‚卜得吉兆”。
神龟占木牍。来源/连云港市博物馆
但从整个战争进程已可见,拖雷在前期的经略中已斩断金军补给,至三峰山之战最后一日,部分金军甚至已三日不食。且蒙古居于金国北方,军士更耐严寒。如著名学者陈高华所说:
“蒙古军的胜利和金军的失败,取决于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条件,取决于双方主观指挥的正确与否,并不是由历史的偶然性造成的”。
志愿军冰雪长津湖
在人民军队的战史中,抗美援朝的长津湖一战应是最为知名的一场雪地作战。
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来源/纪录片《冰血长津湖》截图
长津湖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狼林山脉东侧,受多山地型影响,长津湖纬度虽与北京相近,但气候较北京地区严寒得多。该地区十月就开始入冬。根据当时联合国军战场情报官的记录,1950年的朝鲜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在二次战役期间,长津湖地区的气温降到了零下36-38度。
二次战役打响前,东线面对美第10军的仅有42军两个师,很难阻挡齐装满员的美第10军。故本计划在东北整训一段时间的第9兵团紧急入朝。接到命令的第9兵团几乎是马不停蹄踏上了朝鲜的土地,经过急行军,至十一月二十六日,第9兵团秘密埋伏于长津湖地区。兵团首长计划集合20军及27军主力,首先于长津湖西侧的下碣隅里、新岱里、旧津里、柳潭里、新兴里之间歼灭美陆战第1师主力,此后视机歼灭美军第7师及陆战第1师增援之敌。
十一月二十七日天降大雪,第9兵团发起攻击。志愿军战士采用穿插迂回、分割包围的战术,战至二十八日清晨,第9兵团将长津湖地区所有美军分割包围。入夜后,战斗重点转为阻击和反阻击的争夺。三十日清晨,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向志愿军投降,当日,“北极熊团”亦被歼灭,团长麦克莱恩被击毙,团旗被缴获。十二月一日,东线美军开始总撤退,我志愿军在围追堵截美陆战1师过程中虽给敌造成重大伤亡,但最终还是让陆战1师逃出生天。
“北极熊团”亦被歼灭,团长麦克莱恩被击毙。来源/纪录片《冰血长津湖》截图
根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公众号,长津湖之战在中国人的史书上并不称“长津湖战役”,一般称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或称“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的作战”。对长津湖之战的详细过程及背景、影响,本公众号在去年五月有四篇文章专文描述,故笔者在此处不再赘述(血战!志愿军为何能战胜美国王牌部队?| 长津湖)笔者想说的是,与前文所述两次古代雪战不同,长津湖之战的大雪给志愿军及美军作战都带来了严重干扰,而志愿军尤甚。第9兵团最终未能完全堵截美陆战1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长津湖的恶劣天气:每每重要作战前,均会气温骤降,不仅影响了武器的使用,更为作战部队带来大量冻伤减员。
长津湖恶劣的天气,不仅影响了武器的使用,更为作战部队带来大量冻伤减员。来源/纪录片《冰血长津湖》截图
纪录片《中华好儿女》第二集《战场》中曾修复了美军展示防寒装备的历史影像,美军防寒装备从内至外依次是全面内衣、高领毛衣、防寒夹克,最外层则是长款羽绒服,相比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配发的只有一件薄棉衣。但就是这样的薄棉衣志愿军亦不能做到人手一件。以第九兵团为例,该兵团本作为解放台湾的第一梯队驻军我国东南地区,1950年调往山东作为东北边防军的二线部队。但因朝鲜战场局势变化太快,同年十一月初即从辑安、临江直接入朝投入作战,此时大部分指战员仍着华东地区的冬装。这导致第9兵团入朝第一天就有七百多人被严重冻伤,而在新兴里战斗中,27军80师240团5连全连呈战斗队形卧于雪地,全部冻死。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卫生勤务》,该战第9兵团冻伤达30732人。*在称赞“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艰巨的战略任务”的同时,也不由感叹“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将士们一动不动地趴在雪里,任由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将自己冻得没有知觉,有些人被冻成“冰雕”,甚至失去四肢。来源/央视频
长津湖一战表明,一支拥有顽强意志,高尚信仰,优良传统的军队,在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下,即使面对严苛的条件,仍能战胜实力远高于自己的对手。这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以“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的“联合国军”的原因。当然,在新中国的军队建设中,我军历来重视指战员的后勤补给问题。今日西南某高原边境,我军官兵能够在营房内吃着火锅唱着歌,看着对面在雪窝中瑟瑟发抖,不禁让人感叹“攻守之势异也!”这也是对七十四年前奋战在抗美援朝前线的英烈们最好的告慰。
周全弟是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幸存者之一,当年宁愿冻死也坚决不撤退。来源/人民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