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演延尚昊看来,《釜山行2:半岛》是一部本不必存在的作品。
且不说《半岛》的故事与四年前的《釜山行》(后文称《釜山行1》)并无太大关系,以这个故事本身来说,它都显得没有必要发生。——人们的疑问是,主角韩政锡为什么要返回已经变成人间地狱的韩半岛?
釜山行不行,从男主动机说起《釜山行1》的石宇(孔侑饰)动机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活下去,至少也要让女儿活下去。
《釜山行1》中,男主和女儿坐上了一辆满是丧尸的列车
但是到了《半岛》,男主角韩政锡的动机就不那么容易明了。
也许,韩政锡回去韩半岛的直接动机是替麦高芬找回2000万美金,回报是自己和同伴每人可以得到250万美金。但是仅仅是贪财,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就在下一幕,面对热炒摊的食客、老板的歧视,韩政锡可说买单买得非常潇洒。
(《釜山行2:半岛》中,韩国半岛因丧尸沦陷,男主韩政锡和姐夫一开始便逃出,流落香港。他在受辱之后,老板叫他走,他却执意将饭钱付清,并摔碎酒杯)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剧本设定自相矛盾的地方。一个人怎么可能一面视金钱如粪土,一面又为了区区250万美金去韩半岛送死?
但是影片一直暗示我们,韩政锡的动机不止于此。
我们不妨回想影片开头的故事。
韩政锡一直耿耿于怀的有两件事。一是在逃难的路上拒绝了求救的一家人;二是上船后,没能保护姐姐和侄子免受丧尸的侵袭。
狠心拒载,并没有让韩政锡保护妥当亲人的平安。他既丢失了亲人,也丢失了做人的尊严。
这两件事交叠在一起,在韩政锡的心里挥之不去。
韩政锡通过梦境再次回返令他备感挫折的场景。他一遍又一遍地无视抱着小孩求救的敏晶,开车驶过,而车里的姐姐对他说了句:“政锡,为什么你还活着,而我们死了?”
死去的姐姐成为了他的梦魇
这实际上也是韩政锡在无意识中一遍遍问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我活着,而其他人都死了?
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他本来可以救的人都死了,他活着也没有了意义。
这样看来,韩政锡返回韩半岛恐怕就不是为了钱这么简单——他甚至不是在求生,而是在求死。
无法拯救自己的亲人和敏晶一家,相同的场景一遍遍地出现在他的梦境中,如同精神创伤的原初场景。
韩政锡或许认为,只要自己还能回到韩半岛,自己就有可能解救亲人和敏晶一家。用他的姐夫哲敏的话来说,韩政锡自己才是受折磨的人,这是因为是他自己选择了抛下别人。
也就是说,真正折磨着韩政锡不是他没有能力救人,而是他选择了不去伸出援手。正是这个选择,让韩政锡一遍一遍感到羞耻、折磨。
在失去了亲人后,姐夫哲敏自然就成了韩政锡的全部寄托。于是,韩政锡的求死就不能简单理解为是想要摆脱挥之不去的记忆,此外,也许有一丝是想要成全姐夫哲敏,为他的人生冒一回死的风险。
250万美金对于哲敏的意义远大于韩政锡。
我们已经知道韩政锡可以为了尊严轻视金钱,那么他要回半岛找钱最可能的目的,就只能是为了让姐夫哲敏得到佣金。我们甚至可以设想,韩政锡会把自己的那份佣金留给哲敏。毕竟他没有保护好哲敏的妻儿,怎样补偿都不为过。
即使在血缘上连结他们的两个亲人都已被灾难吞没,但是两人的关系却让麦高芬误以为他们是“亲兄弟”。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麦高芬让大家考虑一下的时候,韩政锡是若有所思地望着哲敏。因为他从哲敏躲闪的眼神中看出,哲敏需要这笔钱。
但那时韩政锡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到了热炒摊还在说,这个时候回韩国一定是“疯了”。但这也不是因为政锡自己怕死,而是他害怕再失去哲敏。
直到哲敏提醒政锡,他当初根本没有真的想要救姐姐和侄子,韩政锡才意识到他需要用行动来寻求救赎。
迫在眉睫的就是要帮助敏哲拿到佣金。
即使250万美金并不算多,但是只有让敏哲获得这笔钱,才能缓解韩政锡心中罪咎感。这才是韩政锡不惜求死的目的。
烂片的道德哲学不过,延尚昊要表达的并不是求死比求生伟大,而是只有为了他人,生或死才有意义。
影片的结尾,敏晶也曾求死。
她被丧尸围困在卡车的驾驶座里,无处可逃。眼看丧尸即将破窗而入,敏晶决定开枪自*。在联合国救援队的简(Jane)看来,在这种情况下自*都是“非常合理的决定”。
但是听到女儿的呼喊,她准备扣动扳机的手松开了。
敏晶最终选择为了孩子奋力一搏,*出重围。
导演延尚昊,在这里再次明确了电影的道德寓言寓意。
为了自己而活或为了自己而死都不值得,活着的意义和死亡的意义都是来自于他人。
但是,敏晶*出了一条血路,却毫发无损,这让所有的观众都大翻白眼。
更不用说,整场电影男主角韩政锡除了脸上添了几道耍帅的伤痕,竟然不曾被一个丧尸咬过。
大圆满得脱离正常逻辑,主角们老套而神奇地安全撤退
导演延尚昊似乎已经不在乎影片的合理性,而完全将影片寓言化了。他急于要让影片的道德寓意凸显出来,却牺牲了真正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的细节。
实际上,“求生”与“求死”的道德思考在《釜山行1》中已经有所表露。
导演想要表达显然不是因果报应的道德观,不是为别人着想,帮助了别人,自己就一定能活下来。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活着或死了都将失去意义。
老姐妹中的妹妹目睹了同车厢的人把从丧尸堆里闯出来的幸存者拒之门外,姐姐没有来得及获救,成为了丧尸一员。她呆坐一旁,失神地喃喃自语:“为什么要活得那么辛苦?”她最终打开了车厢门,让丧尸吞没了自己和那些自私的“人渣”。
《釜山行1》剧照,“姐姐你辛苦了”
这是影片中让人既解气又心碎的一幕。
解气是因为妹妹替姐姐和大叔尹相华报了仇;心碎是因为妹妹失去了姐姐,余生的日子只能活在悲痛中,与姐姐一起变成丧尸反而成了一种解脱。
如果他人变成了地狱,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这一幕实在要比《半岛》结尾,徐大尉猛踩油门,将丧尸放入船上的情节更加耐人咀嚼。因为徐大尉只不过是不甘遭“人渣”算计,决心同归于尽。
回顾延尚昊以往的作品,从《猪猡之王》到《半岛》,都有相同底色的人世作为背景。
在延尚昊的镜头审视下,人世有很多黑暗与丑恶,活在这样的人世所感受的绝望或许只有通过死亡才能摆脱。
在丧尸动画《首尔站》中,延尚昊就用了很多篇幅刻画了弥漫在社会底层的绝望。受伤的流浪老人无人关心,帮老人求助的朋友四处碰壁,最后还被变成丧尸的老人咬死。
丧尸动画《首尔站》剧照。导演也是延尚昊
在《半岛》中,一行人刚踏上荒废了的韩半岛,就看到杂草从生的桥面上有一行粉笔字——“上帝遗忘了所有人”。
再次登录韩半岛时,地上的粉笔字(注:上图翻译略有不同)
这行字再准确不过地表达了导演对于人世的失望。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一场丧尸浩劫之后,人的尊严已经跌入尘埃,幸存者永远活在已经成为行尸走肉的“他者”的阴影下。
这些曾经是亲人好友,现在却变成了丧尸,灵魂也得不到救赎。
这些丧尸是人类永恒的耻辱,因为他们靠着吞噬他人的生命维持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观看丧尸影片最痛苦的,是看到自己平日熟识的人有一天变成了六亲不认的怪物,这种转化所带给人的震撼远远超过丧尸本身的恐怖。
《釜山行1》里的棒球队队员闵英国看到了自己的队友变成了丧尸,呆若木鸡。他没有办法接受从人到怪物的转变,棒球棍迟迟不肯落下。
但是到了《半岛》,这种冲击感已经消失不见,丧尸变成了绝对的怪物。人们也对此感到麻木,只要有人被咬,就毫不留情的被处死。
同一个导演,为何差这么多延尚昊着迷于丧尸的题材,显然不只是因为丧尸片可以赚票房。他把丧尸当作现代人的隐喻。
《釜山行1》中,大叔尹相华在得知石宇是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人后,把石宇称作“吸别人血过活的家伙”,而石宇的女儿听后竟习以为常,因为“反正大家都那么觉得”。这意味着,延尚昊眼中的丧尸,恰恰是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
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利用和压榨别人。人们已经生活在丧尸的社会而浑然不察,这正如同失去意识,见人就扑上去撕咬的丧尸。
延尚昊似乎想要用丧尸的恐怖形象,刺激人的神经,以达到唤醒观众的目的。
我们也由此可以理解,导演一直想要凸显的,是活着的人远比失去意识的丧尸要可怕。
在《釜山行1》中,首席运营官容锡为了阻挡有可能感染“疯狂”的人进入列车车厢,死活不让人打开车厢门的眼神,要比丧尸空洞的眼神可怖百倍。
“恐怖的活人”的形象在《半岛》中变得更加明显。
留守韩半岛的631部队也许是导演能够想象的最为残忍的一群人。他们把半岛的幸存者称作“野狗”,在幸存者身上涂写编号,丢进“斗兽场”任由堆积如山的丧尸撕咬,而这些军人则以看他们逃亡取乐。
这些人最终也成为了韩政锡、敏晶等人逃离半岛的最大阻碍。
631部队的残忍和《釜山行1》中容锡的残忍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容锡牺牲他人是为了自己活下去,甚至还有不可原谅但可以理解的理由,也就是回家找自己的母亲。而631部队把活人投入斗兽场只是为了取乐。
但问题在于,斗兽场的疯狂场面,泛滥的追车和枪战徒然使人感官疲劳,却不如《釜山行》中容锡一个眼神给观众造成的震撼,因为631部队的形象已经与丧尸的形象混杂在一起。
观众无法进入导演想要营造的残忍氛围,而只会想,他们与我有什么关系?
令人出戏的不止631部队,电影里几乎每一个活人都缺乏个性,包括主角们。
尽管《半岛》在人物、故事和情感上都存在非常多的漏洞,但是它仍然是很有延尚昊特色的丧尸片。
这种特色体现为延尚昊对道德抉择的思考和对现代社会的隐喻。
很多在《釜山行1》中出现的桥段也变换了方式出现在《半岛》,只不过在呈现上远不如《釜山行1》细腻和动人。
但是延尚昊独特的关切,也让他在丧尸这个题材上不再有太多发挥的余地。
他绝不会去关心影片中丧尸病毒的来源为何,又是否方法能够防止病毒扩展,或者治好已经感染的人,因为丧尸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隐喻,他更为关心的是人的生与死的意义。
文字:王悦
编辑:何焰
排版:季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