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人怎么做出150人的一日四餐?跟随记者来“深海一号”后厨一探究竟

6个人怎么做出150人的一日四餐?跟随记者来“深海一号”后厨一探究竟

首页枪战射击使命召唤手游深海救援版本更新时间:2024-04-21

在“深海一号”能源站,有石油工人们安全生产,也有后方后勤工作人员保障日常生活,每个工种肩负着不同的使命。

记者探访:海洋工人是如何生活的

那么,后方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究竟是什么样的?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总台央视记者 郑子可:“深海一号”能源站,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两个区域,今天我们来探访的地方,是生活区的餐厅以及后厨。

据了解,后厨工作人员要在作业平台上待一个月的时间。后厨团队只有6个人,要负责作业平台上150人一日四餐的生活必需餐食。作业平台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所以还有晚班的制作人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节奏非常快。

总台央视记者 郑子可:怎么样?压力大不大?

深海一号餐厅 主厨:目前对于现在100多人来说不算什么。前段时间我们也是6个人团队,大家团队配合,300多号人都轻松搞定。

“深海一号”能源站上,常驻工作人员大概有150人左右。他们的食材食物从陆地上运来,到了拖船上,作业平台会放下一个集装箱,把新鲜的食材托运上来。

总台央视记者 郑子可:这个超大号的冰箱就相当于我们家用冰箱的冷藏室,会放一些常备的新鲜蔬菜。温度非常低,体感非常冷。

作业平台上的垃圾分类践行得非常严格。所有的厨余垃圾经过机器特殊加工、处理、粉碎,固体废物垃圾经过整理、打包,由拖船拉回陆地再进行处理。

总台央视记者 郑子可:在“深海一号”能源站作业平台体验各工种,我确实感觉到各个岗位都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他们脚踏这方土地,肩上扛着非凡的使命,为中国的石油事业添砖加瓦。

能源站背后的“中国速度”和“中国精度”

十万吨级的超级工程,在零安全事故的背景下,仅用了21个月就完成建造工作,创造了全球海洋工程建设领域的新纪录。表明我国大型海工装备自主研发建造及工程总包能力的显著提升,再次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精度”。

普通的半潜钻井平台一般是五年就需要回坞大修一次,“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建造标准是“30年不回坞”,核心设施疲劳寿命达150年。遇到百年一遇正面袭击的台风,还有1.67倍的安全系数,因此对质量和精度控制要求非常严格。

组块和船体合龙连接点间距不得超过6毫米,相当于在2个足球场大小的场地四角,以搭积木方式建起四座20层楼高的铁塔,而塔尖之间的距离偏差不能超过大拇指甲宽度的三分之一。其技术难度堪比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总包项目总经理 于长生:从精度策划、精度实施、精度测量三个关键环节着手,开展全过程、全周期的精度控制,使每个细微的精度控制问题都会被及时发现并专题解决。

“深海一号”能源站的成功合龙,表明我国船体总装快速搭载和精度控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深海一号”于2019年5月启动建造,为加快建造速度,船体被分为82个分段,在两地同步建造,最后拼接起来。

高峰期调动了近100名设计工程师在5个月内完成船体二十几万块结构件、上万个开孔的建模和出图。建造高峰期投入了约4000名建造和管理人员,投入几十台履带吊和大型浮吊,昼夜奋战,连续作业。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总包项目总经理 于长生:国际上,同等规模及技术要求的项目建造工期一般要33个月,而“深海一号”能源站在保证“安全零事故”的基础上仅用了21个月就完成建造工作,创造了全球海洋工程建设领域的新纪录。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