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需要指引
小时候,最害怕走夜路。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给我无边无尽的压抑感,再加上村里的各种鬼怪志异和儿时对于未知事物的无限想象,更加让我在黑夜里腿软。反倒是有些孩子热衷于在夜里,熄了灯,找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讲鬼故事;我不会讲,但也热衷于听。
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夜行的经验。我常常敬佩敢于夜行的大人,也有过机会与他们一同前行。他们借助于星光、虫叫或蛙鸣,便可以轻松绕过坑坑洼洼、水池等,从不失手,从不受伤。我也渐渐发现走夜路有时候也是极其惬意的事情,借助于星光、虫叫或蛙鸣——有明月更好;有几人同行,即使是有个调皮鬼一边走路一边讲鬼故事,可能其中最胆小的一个早已吓得尖叫。
后来再也没有了对黑夜的畏惧。长大后很难见到真正的黑夜——夜晚到处都弥漫着灯光,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即使是偏僻的村落也有了路灯。人们在黑夜里再也不用借助月亮、星光、虫叫或蛙鸣,如空气一样分布的灯光让人们在夜里行走如同呼吸一样自然。
忘记了夜行的滋味,也慢慢忘记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敬畏以及无限的想象,更加忘记了如何利用星光探索未知事物。而夜行的经历对我最大的帮助,也是让我懂得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敬畏,懂得了保持想象,懂得了利用工具进行探索。
“夜行”时常指引着我,无论是学习方法的总结还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人生正如利用点点星光,探索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空间。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读书如同夜行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如同空气一样分布;接触信息如同呼吸一样自然,人们常常忘记了未知。科技进步使我们忘记敬畏,知识大爆炸让我们忘记尊重信息。
浸泡在如此的空气中,懂得如何掌握知识更加难能可贵。这个时代,筛选知识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探索知识领域也更加迫切。正如蒋昌建讲的,“重要的不是挖金子,而是知道金矿在哪。”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精英懂得读书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中写道,“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电影《卡萨布兰卡》中也提到,“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我们不能否定的是,“这个时代,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权利”。李彦宏的经历正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他小时候想要看书,需要跑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于是他羡慕住在新华书店附近的孩子,他明白了知识与地区的不对称性——放大来看这就是所谓的知识鸿沟。百度等搜索引擎解决了知识与地区的不对称性,但是知识鸿沟仍然存在,因为大部分人即使身处知识的空气中,却仍然不会呼吸(筛选知识),而这一点是搜索引擎不能解决的。
阅读,是公认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我们从小就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却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真正掌握了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掌握信息就是掌握了权利,科学、高效阅读,变得尤为重要。
“极简精读法”指引你夜行
然而,喜欢读书的人总会有三个烦恼:
第一,要适应、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个人的学习时间却越来越少,很多人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读书;
第二,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读书速度实在太慢;
第三,有些人书倒是读了不少,但是读完就忘了,也就无法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知识。
李源——“小白精读”创始人,“在行一点”明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罗辑思维”前知识策划人,历史研究学者。著有《逆袭:人生进阶的基本逻辑》《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在“罗辑思维”任职期间,策划了“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人的新活法”等现象级节目。
他将十几年的读书经验总结提炼成了一套读书方法,并将其命名为极简精读法。它可以根治当代读书的三大痛点。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够高效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书上的知识为我所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本书按照选书、用书、知识管理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全书贯穿“极简”和“精读”的理念。
“极简”就是筛选,是在知识大爆炸的空气中掌握自己的呼吸节奏;就是在黑夜里依靠星光、虫叫或蛙鸣,沿着自己该走的道路小心前行;就是利用工具,探索一个又一个人生中的未知宇宙。
当年,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在被董事会排挤出局,再回到苹果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个问题。他的前任们为了迎合当时的潮流,使得产品线十分复杂,结果导致苹果濒临*;当时的家用电器,也喜欢给遥控器设计出好几十个按键,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乔布斯回归之后,用了一个办法,就是砍掉所有复杂的产品线,把所有的电脑定位成四种类型:专业台式机、专业便携机、普通台式机、普通便携机。大幅精简了产品线之后,苹果公司之前的萧条很快就得到了缓解,第二年就实现了业绩大幅增长。这就是“极简”。
“精读”就是精准、高效,是像乔布斯那样,把大量的冗余砍掉,只留下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在黑夜中选准了一条路前进,不会跌入池塘。
书中提出了“知识树原理”:读书应该以作家、思想家为核心,不能以知识点为核心;读书必须找到凝结在作家、思想家身上的信息(包括他们的对手、队友、老师和学生),举一反三;读书要找到一个作家、思想家毕生的核心成果、结论、学说或观点,其他的成就基本都是核心成就的延伸和扩展。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还包含“五位一体”、独木舟精读法、核潜艇精读法、“思维模型”、“知识树笔记”等概念。它将帮助你学会选书、读书、学以致用,帮助你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的空气中呼吸,帮助你在黑夜里前行。
终结无效阅读,告别低水平努力!罗辑思维前知识策划人李源,手把手教你提升10倍阅读效率。21天,用阅读构建你的知识体系,让知识有效变现!《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推荐,附赠特别书单,帮你快速打通22个知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