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短短十年,中国互联网已经快速走过了两个时代。阿里京东等狠抓品牌商,打破人们对电商的偏见,“淘个商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庭。此后,微信搬迁社交场景、捅破了窗户纸,拼多多冲破屏障,开启“全民拼单”社会实验。
► 特约作者/范雨昭
2009年最后一天,林小姐抱着快递纸箱,再次走进上海某大型商场Gucci专卖店。
箱子里是她花5388元在网上购买的手提包。她早就在实体店看中这款包,闺蜜们也都背上了这款包包参加聚会,而林小姐觉得实在太贵,因此迟迟没下手。
店家声称,这包从新西兰快递到香港,再到绍兴,最后从绍兴发往上海。但对方始终无法提供从香港到绍兴的运输证明。到手的包包皮质,也和她在实体店买的同系列不一样。
失望的林小姐找了四五家二手品牌店,都无法得到肯定结论。百般“*扰”店家、沟通退款无果后,她选择诉诸媒体和警方。折腾1个月,终于回到原点。
假如希望背上包包参加聚会的林小姐穿越到十年后,恐怕会为眼前的景象惊呆:名媛们在微信群里拼购爱马仕,一人350块,就能背上一周。
更可怕的是,如果十年前的网购老用户穿越到今天,会发现大家身体力行,大到名牌包包,小到沙县小吃,无所不拼。
新款iPhone也正好撞在枪口上,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来几个素质的,拼单买iPhone。配合拼多多,毫无违和感。
十年前,“拼单”听起来还有点天方夜谭,十年后,“拼单”已经成为主流网购方式。十年前,人们还在缓慢接受“淘”这个动词,十年后,人们下意识地用“拼”来指代购物本身。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1
若不是开头的林小姐事件,你可能已经忘了网购刚开始的模样。
十年前,淘宝商城刚成立。上至商业大佬,下到平民百姓,对电商模式还存疑。
2012年,王健林和马云当众开启了1个亿的赌局:看十年后,电商能不能在中国零售行业占比超过50%。第二年,董明珠和雷军也来凑热闹,赌资上升到10亿:看五年内,格力和小米哪个营业额更高。两家公司PK,其实就是实体和网络零售的对决。
刘强东也早就搬出中关村,京东年营业额破百亿。但在很多人心中,电商还是不行:东西不多,质量堪忧。奢侈品频频状告电商,“电商特供”还是低质代名词。
2011年,欧米茄要求淘宝网设立价格过滤机制,封*售价7500元以下的手表。第二年,施华洛世奇同时向京东、当当、亚马逊等购物网站开炮,称自己没授权线上渠道。品牌和电商打起了扩日持久的官司,消费者能买到正品,但筛选成本很高。
宽容一些的品牌,虽然开了网店,但多数是清库存。所谓的“电商特供”,也被网友扒出来:网购抽纸总是比线下薄,网购电器不是少点元件,就是使用的材料更差。总之,质量不如线下,只是为了稳住价格体系。
正是在这一环境下,淘宝商城(天猫前身)从淘宝中独立,阿里开始大力扶持品牌商。
这一年,淘宝一手培养出来的中小商家和淘品牌,让出了销量冠亚军的位置。淘宝C店开始为天猫店导流,阿里狠抓品牌商,希望打破人们对电商的偏见。
效果拔群。天猫、京东的品牌货越来越多了。
2011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十年后这一数字会变成9亿。政府推行家电下乡,年销售规模3000亿元。而网络零售总规模,不过5000亿元。
十年前,并不是人人都会用电商。有幸开始网购的人,把互联网当成了一个“找东西”的渠道。因此,淘个商品,成为了这一时期网购的典型消费行为。
2
2009年,淘宝据称已经有了4亿用户。如果只是人少一些、货不太够,小范围的拼单,总是可以有的。但当时,硬是一点苗头都没有,大家各买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为什么?
因为传统电商和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的逻辑类似,追求的是“工具性”。大家需要调用的时候,就打开去搜一搜,但不需要的时候,就放下了。
起源于线下购物行为的“拼单”,重在一个“拼”字,没有社交场景,就没有拼单。
而在过去的几年之中,阿里也多次试图进入社交领域,完成产品的闭环。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社交产品的霸主,腾讯的微信也不甘心只做社交。
2015年,中国人平均每天打开微信15次。年轻人是互联网原住民,小时候他们在QQ里消耗时间,有游戏、音乐、空间等功能陪伴。长大后,他们沉浸在微信里,也要干点什么。
在微信里社交的人,又按捺不住购物的心情。但淘宝和微信之间的城墙太厚,双方攻不进对方的宝地。直到2015年春节,微信使出*手锏:红包。
中国人平日可以不往来,但过年一定要多走动。通过互发微信红包,一群人足不出户,就完成了一次社交仪式。光速之间,微信红包取代了实体红包,支付宝遭遇了一次“珍珠港偷袭”。而对平民百姓的影响,就是一夜之间大家都攒了几百块零钱。
微信提现要绑银行卡,要是能在应用里直接花掉就好了。抱着这股念头,人们开始找微信支付的场景:线下商户拓展需要时间,线上微信互转最快——不是亲朋好友,陌生人也行,只要他给我提供商品或服务。
淘宝和微信之间的墙,被撞了个大窟窿。社交场景上嫁接了支付功能,这会进一步点燃人们聊天时的购物需求。换言之,即便人和货还不是很够,场地已经接上了。天时地利都有,还差点人和,即全民参与的热情。
2015年,其实已经是“拼单”爆发的前夜。
3
一个叫黄峥的年轻人,在这一年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中国人不但每天打开15次微信,一年还能刷300个小时社交媒体。但将近一半的眼球转化出来的交易量,只占到整个社会零售总额的8%。和目的性购物相比,这是巨大的不匹配。
黄峥一开始创办了“拼好货”,主打生鲜拼购。2016年的五一,超过5000个消费者,在微信里完成第一次拼单,1000多箱水果卖了出去。
随着社交混合算法的“拼单”模式发展,两年后,拼多多就带着3亿用户上市了。
消费者越来越懒,不愿意搜索,也不想关注,所以RSS消亡了,门户衰落了,推荐模式的今日头条火了,抖音成了新宠。
同样,买东西时,用户自己搜索的场景并不多,更多的,还是能有朋友主动推荐,推荐完一块下单——实在不行,系统比我更了解我,岂不是更好?
这时候,“爹妈用的、界面简陋”的拼多多,因为有社交拼单功能而成为一股清流。昨天跟朋友熬夜看完苹果发布会,今天大家就能在微信里拼起来。
虽然已经有7亿人用拼多多,但受消费主义影响颇深的一代人,还是觉得:拼单是为了买便宜货,这样看起来逼格不太够。
2020年,这波人受到了双重打击:年初的新冠疫情,以及年末的名媛拼单。
过年期间,一菜难求。为了吃饭,大家不得不求助社区团购。微信里体验一次拼单后,很多人发现了蔬菜运输的奥秘:中间商拿去了大头,农民和消费者两端没拿多少。而拼单,恰好是聚合需求,降低成本的方式。年轻人很快养成了拼购水果的新习惯。
疫情导致不少品牌缺货,大家只能寄希望于个人代购。微信、贴吧、豆瓣等平台,早就掀起了一股“拼单风”。有人自发组织在群里“开车”“开团”,批量采购海外商品,再分给国内的小伙伴。
到这里,从蔬菜水果,到奢侈品,不管你是谁,都主动或被动体验过拼单了。
有了这种认知,人们读到“名媛拼单”新闻时,会觉得既匪夷所思,又顺理成章。拼单消解了奢侈品的逼格,娱乐化放大这一情绪,全民开始理直气壮的迎接性价比时代,开始接受和认同“拼”的模式,而不再是苦苦去“找”。
至此,可以总结“拼单”的要素了: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和商品;其次,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够复制一个庞大的人群社交场景;最后,有人把商品对接到社交流量池里,让拼单购买的消费者能够更便宜。
短短十年,中国互联网已经快速走过了两个时代。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