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是由苏联军事顾问参与制定的战略方针,当时作战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
趁各路军阀发生混战之机,确定的战略打击目标是先弱后强、各个击破。
先集中主力北上,打败势力相对弱的北洋军阀吴佩孚。
继而东进与国民革命军会师共同围歼“五省联军”孙传芳部。
然后借冯玉祥的力量作为牵制,北伐军越过津浦线北上进攻北平,一举打败东北王张作霖,统一全中国。
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面对强大的三大军阀,北伐部队没有明显的人数优势,所以在咨询了苏联方面的建议之后,决定集中精力,逐个攻破。
首先攻击的是吴佩孚的主力。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湖南人民也对吴佩孚产生不满,人民群众正在进行反吴佩孚的运动。北伐军首先派遣第四、第七小队进入到湖南。成功之后,再把大部队引进去。逼得吴佩孚一路退守都武汉。
而在这个时候,另外两个大军阀看到吴佩孚的形势不妙,再也没有办法保持中立,但是两大军阀还要保留自己的实力,所以他们帮助了吴佩孚,但没有尽全力。因此北伐军在对付吴佩孚时并没有损失太多。
在清理了吴佩孚的军力之后,北伐部队转向江西战场,与孙传芳的部进行斗争。孙传芳连忙排兵布阵。但是在北伐军集中兵力的强势猛攻之下,可谓是节节败退。最后孙传芳向张作霖求救,北伐军也迎来了最后与张作霖的战斗。
而张作霖作为三人之中实力最强的,也意识到他们将矛头转向了自己。果断把战场放在了南京,最后也输在了南京。在北伐南京之时,蒋介石内心发生动摇。他和汪精卫发动了发革命政变,由此使北伐被迫停止。北伐战争路线也至此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