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绘本本就稀缺,讲这么通俗易懂更是惊喜

艺术绘本本就稀缺,讲这么通俗易懂更是惊喜

首页游戏大全超级鲁兹游戏更新时间:2024-04-30

艺术类的书,推荐的不多。特别是三四岁以上孩子可以读懂的、且有兴趣读的,真的少之又少。

不过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套《你好,艺术》,算是最近比较惊艳我的。

作者:结城昌子

翻译:郑明进、曹永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前些天,我收到样书,带叮当读了几本,感觉真是越看越喜欢啊。作为一个专注分享优质童书的公号,想到第一件事就是和你们分享。

先说说它的创作背景。《你好,艺术!》是日本小学馆镇社之宝,自1993年出版以来,创下畅销27年、累计加印200余次的记录。

配一本导读手册

这套书和其他艺术类的书籍,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名画做朋友!

作者结城昌子说:“名画是人类共同的珍宝。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名画被当作了一种艰深的、高高在上的东西,我希望孩子能更多地去亲近名画。”

她在日本《朝日小学生报》上为孩子写作艺术专栏,经常与小朋友互动、交流,就是想创作出能让孩子真正看懂名画的作品。

随后出版了第一本《梵高的绘本:好多旋涡转呀转》。结果家长们纷纷表示:“一直等待着这样的书”。于是到现在,慢慢地,这一本变成了一个系列。

日文版《你好,艺术》

我看的时候,最惊喜是它的讲述方式,文字诗意灵动,童真稚趣,又通俗易懂,好像讲故事一般。孩子很容易就能听懂

就像给叮当读了卢梭的这本,他虽然不能记住每幅作品的具体名称,但是他知道了卢梭的名字,知道了他作品的大概风格。我觉得就他这个年龄,先在他心中就种下了艺术的小小种子。

《卢梭:寻找梦的宝藏》作品名:梦(1910年)

当我在陪他读马蒂斯的作品:

他立马眼尖地发现:“妈妈,这画我们家也有,还有抱枕。”“妈妈,这是你喜欢的画家对吗?”

名画和实物这样对比起来,也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了。

1 13位大师画家和他们的传世巨作

这套书收集了13位大师画家,165幅经典画作。

这些画家里有好几个我特别喜欢的,他们的作品曾治愈过我。如今又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孩子的生命中,感动又庆幸。

这13位画家分别是:

“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梵高“印象派”的领导者——莫奈20世纪绘画界的先锋——毕加索当时最受欢迎的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原始主义”画家——卢梭“点彩”的发明者——修拉超现实派的造梦者——夏加尔“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高更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克利“野兽派”的鼻祖——马蒂斯算得上是最早的女性画家——洛朗桑用线造型的行家——莫迪利亚尼超现实主义领袖——米罗

作者凭借20多年撰写儿童艺术专栏的经验,精心挑选出这些不可不知的、在美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画家。

同样,展示出来的画作,也相当经典。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和这些传世巨作交流。

“印象派”一词正是出自莫奈这幅朦朦胧胧的《日出印象》:

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新印象主义典型的代表作,更是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纪念碑式意义的作品:

被称为“星星王子”的米罗,星星永远是他画作里变幻无穷又永恒的符号,叮当在这幅画里看出了各种形状的眼睛:

还有雷诺阿最广为人知的这幅《煎饼磨坊的舞会》,用斑驳的光影就制造出了空间感:

不过他的成名作是《夏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幸福和温暖永远是他画作的主色调:

△这幅画在1879年的巴黎沙龙中获得了一致好评

通过这些画作,孩子能认识到不同流派的风格,感受到画家们纯粹的灵魂。

最终找到他们自己喜欢的画家和作品,在体会色彩和造型的丰富过程中,培养出对事物的多重感受,不断地提高审美认知。

《夏加尔:飘到了半空中》作品名:新娘新郎和诶菲尔铁塔(1928年)

2 语言通俗易懂,又失童真向孩子讲述这些名作的故事

艺术鉴赏的书籍,有太多的专业名词,我们担心小朋友读起来会点费劲。

然而共读这套书时,我放下了这个担心。

这书语言超级童真亲切,又像散文诗歌一般,流畅优美。叮当轻轻松松就能听完一本。

首先,每一册的切入点很有意思。作者不着急讲画,而是巧妙地说出了每位画家作品最大的特点。

比如在欣赏梵高的画时:

抓住画中常常出现的“旋涡”状景物:

线条这么有力,色彩这样耀眼,梵高把心中的力量全都画了出来。梵高之前的画家,可从没这样画过!

心中的力量在翻转,转得梵高把眼中的景物都画成了彩色的旋涡!转! 转! 转! 转! 转! 转! 天空、月亮、太阳、树木、道路、田园都变成了光环。转! 转! 转! 不停地转。

提示孩子们这种独特的“旋涡”画法,与画家内心强烈的情感和力量有关。

所以“转!转!转!”是理解梵高绘画作品的关键词

带着这个视角,我们再来欣赏梵高的画,就变得容易多了。比如这幅非常有名的《星空》:

小镇的天空,有好多旋涡在旋转。转! 转! 转! 山顶上的月亮,也像光环在打转。转! 转! 转! 云朵转成了大大的旋涡,贪心地想把天空吞下肚。转! 转! 转!

连星星也跟着打转。大地静悄悄的,只有美丽的夜空,伴着小镇沉沉入睡。

再比如毕加索的作品画得太抽象了,该怎样带孩子看?

书里还是抓住他在人物肖像画上的特点:

(多角度、重叠堆积)——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说法(看起来有好多张脸)——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毕加索画的人,到底在看哪边呢?)成功地引起了孩子探索的*:

毕加索画的人物总是有好多张脸!脸 脸 脸 一张脸看这边,一张脸看那边。

这个女子到底在看哪一边呢真是把人搞糊涂了!

我们也来和毕加索开个玩笑吧!嘿!画中的女子转头看后面!

其次,找到了有趣的切入点还不够。该怎样带孩子感受画作的深度,和画作产生真正的交流?作者用了两个小妙招。

●对话式文字,引发孩子自主思考

作者在引导看画时,从不会干巴巴地陈述或介绍画,而是用对话式的语言,来跟孩子互动。

比如,在欣赏梵高的《普罗旺斯夜间的乡间小路》时,作者这样写:“呀,丝柏树着火了!”,我用夸张地语气一念,立马抓住了叮当的注意力:

作者用“扭转着,摆动着”、“用尽力气向空中烧去”、“针浪似的刺向天空”,这类充满活力、生动的词语,带领孩子们打开灵敏的感官,激发想象。

再看看雷诺阿的这本:

《捧花草的少女》文字是这样描述的:“你捧着一大把花草做什么呢?你真是草丛中的小精灵吗?可以悄悄告诉我吗?”

寥寥数语,给大家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孩子讨论一下,一起观察画面,说不定他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在卢梭的这本里:

作者这样讲解《入睡的吉普赛女郎》:“有个女孩在曼陀力琴旁睡着了。睡吧!睡吧!睡吧!狮子觉得好奇怪:‘怎么会在这个地方睡觉呢?’‘吼她一下吧!’它心里想。‘不要!好想睡呀,不要吵!’这可是一个月亮也在微笑的夜晚。”

好像出自孩子之口的语言,让作品一下变得好可爱,就连我这个大人也无法抵抗啊。

创设鲜活生动的场景,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不得不提的是,作者还创设出贴近生活的场景,给孩子们发挥想象。

比如《马蒂斯:真的好想去住一住》这本:

作者设计了一个去“马蒂斯的饭店里住一住”的场景,将马蒂斯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画,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房间

“他画了红色的房间,蓝色的房间,有窗子的房间,养着金鱼的房间。如果真的有马蒂斯饭店,你一定会找到你最喜爱的房间。”

然后,作者带我们来到了“马蒂斯饭店·1号房”,是什么样子呢:

“窗子一打开,啊,外面是大海!只见一艘艘帆船,在草莓色的波浪上,摇呀!晃呀!晃呀!摇呀!房间里,蓝绿色的墙壁和红色的墙壁在比美……如果住进这样的房间,啊,一定会快乐得不得了!”

看!马蒂斯饭店里不仅有房间,还有餐厅呢:

”红艳艳的大餐厅,蓝蓝的花和树,画得曲曲弯弯。有人正在准备吃的东西呢!”

让孩子们带着走进一间房的好奇心去观察一幅画,看看房间的颜色,家具、装饰,还有房间里的人,体会身处其中的感觉。

这种特别的讲述,让我们穿过纸张,来到了马蒂斯作画的地方。

经典的作品突然亲切起来,就像是身边的真实场景。从没想过,鉴赏名画还能用这种方式。

3 一些打动我的细节

除此之外,让我觉得特别惊喜的还有,书里给孩子安排了动手操作的环节。

作者分解了画作,让孩子来充当“小画家”。这也是在其他同类书里少见的。

比如这本《克利:主角是谁呢?》里:

线条和颜色,谁才是主角,你有什么想法,来画一画:

“请帮黑线条画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吧!”

“请为色彩加上黑色的线条吧!”

最后配上原画来对比一下:

米罗:《鲁兹附近的公园》,画于1938年

梵高的这本里,可以选择喜欢的颜色来给大师的作品上色:

如果想要像卢梭一样发挥奇思妙想来画植物,也是可以的啊:

这些游戏最珍贵的地方在于,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也可以像大师一样创造,画画没有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尽情表达自己。

书里还有很多小细节,特别有创意。

每一本中,文字位置大小颜色,都是经过精心设计:

《卢梭:寻找梦的宝藏》

作者会用颜色来突出一些重要信息,而且选的都是画作里的用色:

《夏加尔:飘到了半空中》

还会提取出画作手法,来帮助孩子分析作品:

《马蒂斯:真的好想去住一住》

图文互动上,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安排。有时候,画与文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画中的景物会走到文字间来:

《梵高:好多旋涡转呀转》

这种创意的页面排版,让观画的过程变得很生动好玩。

在每册书的最后,作者还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画家的生平,使整本书的结构更加立体了。

《梵高:好多旋涡转呀转》

每一册讲述都是:从贴近孩子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自主思考和探索,最后用画作知识做补充

是一个比较完整且合适的结构,重视画作本身带给孩子的直接体验,就连4岁的小朋友也能看得懂、受到启发,经典名作不再是遥远的、高高在上的。

丹妈碎碎念

市面上介绍著名画家和杰作的艺术书不少,但这套书你会发现最大优点是:它不向孩子灌输美术学科的知识,也不纠结在介绍时代背景。而是创造条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名画的魅力。希望这些杰出的艺术品,也能成为孩子一生的朋友。

当然,我们也别指望只看这一套书,就能让孩子对这些名师名画都能彻底领悟。艺术启蒙是需要不断输入不断累计的过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