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北京市陆续有文化娱乐场所受疫情影响关停,目前,只有少部分文化娱乐场所开放。由于环境大多处于密闭空间,文化娱乐的特性又容易产生聚集,前有“天堂酒吧聚集性疫情”敲响警钟,本市现在仍在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防疫措施落实得如何?市民在玩得开心的同时能否安心?
下面是北京交通广播记者苏宁采制的报道:“三分钟了解北京公共场所扫码测温之文化娱乐场所篇”→
卡丁车俱乐部门口的扫码测温设备/记者拍摄
7月5日下午,市民孙先生带着孩子来到位于朝阳区兴隆公园里的乐动卡丁车俱乐部,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扫码并进行测温后开始为孩子选车。虽然在玩之前还要多进行一步手机操作,但在孙先生看来,这样的操作很有必要。
孙先生:提示我扫二维码、测温还有消毒什么的,这样做对大家都是一个保障,所以我觉得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俱乐部市场部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前半年陆续关停过几次,6月底才重新开放。为了这来之不易的正常营业,每一名员工都把防疫放在首要位置。
李先生:我们对防疫要求挺严的,因为我们是服务行业,接触的人比较多,自己保护好了也算保护客人,不能个人说麻烦,咱就不让他扫了,这个必须得严格把关。
金尊台球棋牌俱乐部的员工体温登记表/记者拍摄
位于朝阳区百子湾地区的金尊棋牌台球俱乐部同样严格落实着扫码测温的措施,店门口玻璃上贴着醒目的商家二维码, 旁边的温馨提示强调了五遍“请佩戴好口罩”。值守在门口的阿姨告诉记者:
阿姨:这个店的老板是我姑娘,她在我们没开业的时候就去做防疫志愿者,所以多少都懂点,客人肯定进来都得扫码,这个对我们、对他们是都有好处的。
文化娱乐场所落实扫码测温/记者拍摄
记者走访了朝阳、海淀、西城、石景山多地尚在开放的棋牌馆、台球厅、电影院、轰趴馆等,发现大部分店执行入口处扫码测温都比较到位,有电影院的值守岗位就在电梯口,市民一上电梯就要先过“防疫关”。但仍有一些店存在门口没有人员值守,也没有人提醒扫码的情况。
有场所未严格落实扫码测温/记者拍摄
朝阳区八里庄地区一家棋牌馆要穿过一个台球厅,尽管在台球厅入口处贴有健康宝二维码,但是店内工作人员并未要求记者扫码,径直带领记者穿过台球厅进入棋牌馆,直至记者离开,全程工作人员都并未要求记者扫码登记。
西城区一家茶艺棋牌室在一栋居民楼里,店内有五个包房和一个客厅、一个卫生间,健康宝二维码贴在客厅右手边的墙上,店内工作人员并未要求记者扫码登记。当天下午3点多,包房基本处于满座和被预订的状态,顾客是否扫码不得而知。
虽然本市疫情形势日趋平稳,但不排除零星散发病例。如果不能织牢织密防疫网,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影响。街头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示,文化娱乐场所的防疫措施应更加严格。
市民:这些地方扫码很有必要,因为他们人员不固定,像写字楼、大厦工作人员几乎就是固定的,但餐饮娱乐这些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可能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
市民:都会扫码,挺有必要的,因为一是密闭空间,再一个空气也不是很流通。
李北海对辖区内的文旅场所防疫工作进行执法检查/记者拍摄
石景山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李北海特别提醒,文化娱乐场所负责人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李北海:第一个是看住门。把这个进出口一定要看住了,扫码测温登记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绝对不能放松;第二条是看住人。一个是自己的员工每天的健康状况一定要做好监测,包括所有进出的人的状况,健康宝出现弹窗等这些情况一定要做好及时登记上报;第三个加强巡视。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不能说因为事情小不管,导致出现一些隐患,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李北海对辖区内的文旅场所防疫工作进行执法检查/记者拍摄
李北海也特别提醒广大市民,进入文化娱乐场所要主动配合扫码测温,在公共区域逗留要戴好口罩,监管部门要求每家店门口都放置消毒或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市民可在进入和离开时进行手部消*,进一步做好自身防护。
记者:苏 宁
编辑:张赛男
主编:朱凌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