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张图理解职场妈妈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摇摆与纠结我是一名二宝妈,大宝二年级,小宝刚满一岁。因为企业HR和生涯咨询师的双重身份,我遇到了很多像我一样的职场女性,我发现这个群体有一个普遍的困惑,就是该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今天,作为资深生涯咨询师,我来和大家深度剖析一下,职场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全攻略。
若要深刻理解职场妈妈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摇摆与纠结,就必须要介绍一下下面这张图。
舒伯 生涯彩虹图
这张图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代表人物舒伯设计的生涯彩虹图。怎么看这张图呢?
首先,从左到右 这张图展示的是横贯一生的彩虹。
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退出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其次,这也是纵贯上下的彩虹。
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人的程度越少。在这张图中,只展示了六个角色,还有儿童、夫妻、家长、退休者没有放进去,但是多一个持家者。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张图,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1.15岁之前,我们是什么角色。休闲者、学生、子女。这个时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然后是快乐的孩子。所以这个阶段,学生、子女的颜色面积很大,我们投入的精力也最多。
2.65岁以后,我们是什么角色。持家者、公民、休闲者。这个时候,我们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休闲者和持家者的颜色面积特别大,因为这是我们花最多时间做的事。
3.我们再来找一找,职场妈妈的年龄段,都有什么角色?是不是基本上都有了。
除了这里给出的这些角色,可能还有每位妈妈特别在意的其它角色,比如有些人很喜欢做公益,她觉得志愿者对他来讲也是特别重要的角色,也会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生涯彩虹图,你也可以试着画一画。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职场妈妈正同时扮演着很多个生涯角色。
这些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比如学生角色发展的好,一般来讲工作者的角色就会有好的基础。这是横向来看。
但是纵向来看,同一时间段,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其他角色的关系,则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那么,职场妈妈为什么会在工作与家庭之间不停的摇摆与纠结呢?
主要原因就在于,从小长到大,每天的时间没有改变,都是24小时,但是职场妈妈每天要承担的角色任务却大大增加了。
20岁以前,只要用24小时做好学生和子女就好了。现在24小时,职场妈妈要做好妈妈、女儿、妻子、儿媳、职场人,甚至还想做自己。
如果职场妈妈过多的投入到一个角色中,那么其他的角色肯定就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就会产生焦虑。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
二、职场妈妈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初阶对策大家可以看到,纠结源于生涯角色的重叠,那么干掉“纠结”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减少生涯角色。
没有重叠,就可以专注于一个身份。因为专注的投入,就能收获期望的结果。
很多职场女性在生娃后、甚至*后就选择离职休养,并在孩子入托前都在家中陪伴孩子成长。
也有一小部分职场女性选择在事业发展和上升期不要孩子,直到有了一定的财富基础和职场地位后再考虑生娃计划。
这两种都是通过“减少生涯角色”来达到消除纠结焦虑的办法。
这种从简的策略虽然效果明显,但放弃的成本是很大的,也不一定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的。
三、职场妈妈平衡工作与家庭的中阶对策除了简单粗暴的减少生涯角色外,更多的妈妈希望能在兼顾两者的同时达到平衡。
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生涯主题”。
职场妈妈之所以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很纠结,是因为从大概30岁开始一直到65岁,职场妈妈都肩负着多个角色的重担。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职场妈妈一直都想要把所有的角色都做好,那一定是很累的,而且很可能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做不好。
刚才在彩虹图中能够看到,我们的整个人生是分成若干个阶段的。而每个阶段中还分成若干个小阶段。
我们在书写人生故事的时候,就像是在写一部长篇小说,是分成不同的篇章的,每一个篇章都有不同的主题。
我们的生涯也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主题,每个阶段的长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长可短。
举个例子来讲,比如,我们都认为孩子的前三年是成长的关键期,特别是在刚出生后的一年之内,因为哺乳的关系,妈妈有很多时间需要陪在宝宝身边,妈妈很多的精力需要留给宝宝。那其实,妈妈可以把这个阶段的生涯主题定为亲子。
虽然生涯主题是亲子,但不代表其他的生涯角色要放弃或忽略。而是说,在这个阶段妈妈要把侧重点放在陪伴孩子上,适当缩减其他角色的投入时间。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更加独立,妈妈可以把生涯主题切换到”职场“或者是”自我“。相应的,妈妈的精力投入比例也会随之调整。
如果说,你觉得一下子把三年甚至更长的生涯主题确定下来,怕熬不住,没盼头,也可以把其中的一年或者几个月确定为其他的主题,穿插进行。我认识一个朋友,我们都是生涯咨询师,她本来近几年的生涯主题都确定为发展自己的生涯事业。但是去年年初,她老公创业的公司遇到点问题,她经过认真的衡量,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先支持老公创业,自己的生涯事业先放缓,毕竟自己的事业还长,但老公的创业机会可能转瞬即逝。于是,去年一年,她作为老公公司的高管,承担起一部分的重要工作,并帮助老公取得几百万的融资。她自己的生涯事业则仅仅是利用周末的一些时间组织了几场见面会和分享。因为生涯主题的改变,精力投入比例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职场妈妈可以想一想,你希望现在的生涯主题是什么呢?你想让这个主题持续多长时间呢?每个主题的时长非常的弹性和个性化,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
比如,这个月的主题是【健康】,那么我就好好地调养身体、吃得健康、增加运动、早睡早起。
下个月的主题是【家庭】,那我就和家人一起出游、每天和老公谈心一小时、和老公在家看电影。
还可以是,这个月的四个星期,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主题。
这个完全是因人而异。
当你确定了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涯主题后,你的内心就会平静很多,因为,你知道,这个主题对你来说是下个阶段最重要,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除了要根据自己的生涯主题调整在不同角色中的精力投入比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建立支持系统。
我们每个人都是处在各种关系中的,我们身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角色,就是因为有各种不同的关系人。比如妈妈代表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妻子代表我们和爱人之间的关系,职场人代表我们同事之间的关系,当然“自己”代表的是你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要做好这些角色,妈妈一个人来完成是很辛苦的,因此一定要建立支持系统。
建立支持系统的方法就是沟通和分工。
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其实也是有分工的,只不过当下的这个分工,可能你不太满意,但是不代表别人不满意。也许你老公觉得现在挺好,你折腾什么啊?所以如果你想改变现在的分工,就要与关系人沟通,重新分工。
我有位朋友,用她的话讲就是闲不下来,只要有点时间就在想我去学个什么吧,我去考个什么吧,她是他们部门唯一一个6年升了四级的人。去年年底开始带25人的团队,最近步入正轨了,然后她又开始想我以后该怎么发展,要不要去学点什么,她来找我咨询,咨询后她坚定了考MBA的决心。
那我问她,你有点时间你不想去放在其它的生涯角色中吗?她说不用,家里人非常支持她,老公和公公婆婆都特别给力。所以她的时间都用在了个人成长上。所以,当你有了好的支持系统,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这些关系人不会责怪你。这是特别令人羡慕的。
生活中更多的职场妈妈都用的是中阶对策。
四、职场妈妈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高阶对策生活中很少有妈妈使用高阶对策,因为既然是高阶对策,就是有一定的门槛的。
职场妈妈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高阶对策就是“生活与事业的整合”,生活即事业,事业即生活。
有这样一位妈妈,特别不幸的是,几年前她的儿子被确诊为患有自闭症。为了给孩子治病,她辞去了图书编辑的工作,回到家中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在陪伴儿子治病的过程中,她学习了很多和自闭症治疗相关的课程。当她了解到可以用图画与自闭症儿童进行沟通,锻炼语言能力的时候,她决定发挥自己绘画的优势,设计制作专属自闭症儿童的绘本。她义无反顾的投入进了创作中,在一边创作,一边与儿子的试沟通中慢慢优化成稿,变成了一系列自闭症儿童阅读的绘本,并最终出版发行。创作自闭症儿童绘本与陪伴儿子成长成了这位妈妈工作与家庭的最完美结合。
还有这样一群妈妈,她们是绘本阅读指导师。在生活中除了每天陪伴孩子阅读各类绘本,还和孩子一起创作设计绘本精读方案,开展绘本阅读亲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亲子伴读的教育理念,并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活动和推广绘本借阅服务赚取报酬。这些妈妈也都是把工作和家庭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完美平衡。
只要你有资源、有能力把陪伴孩子成长的工作变成可以变现的事业,就实现了工作与家庭的完美平衡,这就是高阶对策。
总结:生涯彩虹图帮助我们看到了职场妈妈的不容易。
身为职场妈妈的你,可以认真梳理下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看看可以采用哪种对策。
(1)减少生涯角色的初阶对策
(2)找到生涯主题的中阶对策
(3)整合生活与事业的高阶对策
也可以从初阶对策开始,慢慢积累资源、提升能力,最终实现高阶对策。
祝愿所有的妈妈都没有焦虑、没有纠结,都拥有幸福的生活和完美的事业!
墨白知见:世界500强HR、生涯咨询师、优势教练、高考志愿填报师。
欢迎赞、转、评、关@墨白知见,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