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间》这本书由约翰·斯坦贝克所作,在196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萨利纳斯小镇,曾经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但为了维持生计,他经常要去农场干活。最终他没有取得学位,而是选择做一名自由作家。正因为大学期间的打工经历让他非常了解贫苦农民工的生活,写出的文字也是深受美国民众爱戴。
今天和大家介绍的《人鼠之间》则是他在1937年出版的小说,目前已经发行了200多个不同语言版本,在中国发售的所有版本在豆瓣的评分都高于8.5分。这本《人鼠之间》更是曾经与《人性的弱点》和《乱世佳人》一同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在1962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瑞典学院在授予约翰·斯坦贝克诺贝尔文学奖时,这样评价他:
“既充满想象力又切中现实的作品,表现出悲天悯人的幽默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这本书的灵感来自斯坦贝克在农场工作时,目睹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死农场的工头的经历。小说的创作离不开作者的个人经历,而这段亲眼目睹的经历一直植根于斯坦贝克的脑海里,最终他创作出了这本《人鼠之间》。
今天,我会通过描述小说情节发展的两个阶段:“彼此治愈”和“彼此成全”,结合斯坦贝克的创作背景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思考。
彼此治愈: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在农场打工,居无定所,没有家人故事始于两人沿着小径一前一后的走路开始,两人装扮一致,都穿着牛仔工装。乔治个头比较小,走在前面,伦尼一直跟在乔治身后,高大魁梧,一直拖着脚走路。斯坦贝克为我们描述了两个年轻的男生走在水潭边的场景,简单的几页文字里在书中蕴含着隐喻。
两个人之中乔治充当了照顾者的角色,他一直管着伦尼,不让他喝水潭边的死水,不让他玩弄已经死了的老鼠。作者用了大量的细节文字描述出乔治的内心活动和语言表达,目的就是要塑造出一个身心俱疲但又无能为力的照顾者角色。
乔治说,“要不是因为走到哪里都要拖着你,我一个人可以多逍遥自在。要是可以一个人过日子,那就太轻松了,说不定还可以交个女朋友。”
斯坦贝克用一问一答的叙述方式设计了悬念,他在开头并没有交代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乔治要在内心极度抱怨的情况下,依旧照顾头脑不太灵光的伦尼?他们为什么独自走在山间?这些都让读者在阅读初始就充满了疑惑。
故事一点点的推进,流浪的乔治和伦尼去了一家农场打工。乔治和农场主介绍伦尼是他的表哥,他答应了姑妈要照顾他。虽然伦尼脑袋并不灵光,但他的力气很大。农场主只要吩咐伦尼去做搬东西这些力气活,他都可以做的很好。
乔治了解伦尼,知道他如果不在自己身边会有怎么样的悲剧,所以书中多次提到乔治对伦尼说:”伦尼,你一定要留在我身边。“ 从这些铺垫下,我们可以看出乔尼对待伦尼,更像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家人间彼此照顾的责任感。再加上伦尼的很多想法都非常幼稚且可笑,乔尼只能接受他的缺陷,承担照顾他的责任。虽然过程中充满了徘徊无奈,但他们彼此依赖。
文中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乔治对伦尼说:“要是没有你,我的日子可以过的多快活。”这就好像我们的父母偶尔对我们发的牢*,看到我们闯了祸,有些家长也会抱怨要是没有你,我该多么自由啊。乔治和伦尼就是这样的关系,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种彼此依赖的感觉依然充斥在两人的对话之中。乔尼的无奈里又充满他对伦尼的宠爱,而伦尼笨拙的表达中又表现出他对乔治百分之百的信任,彼此治愈的爱的力量在文章中逐渐显露光芒。
除了赚钱,他们还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正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每个美国流浪打工仔那样,乔治和伦尼两个人想要一块地,不管是多偏远的地方,他们只想拥有一个落脚点,然后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作者在表达这种期待和憧憬的时候,丝毫不吝惜用大量的笔墨的描述和渗透。在我看来,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两个流浪的年轻人的想法是非常单纯的,作者花了很大的心思用两个人对话的形式写出了人们向往美好和安定生活的愿望,但是同时又如书名《人鼠之间》一样,很多像乔治和伦尼这样的人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被奴役,被压榨,并不断穿梭在不同的农场之间”不知疲惫“的每天从早干到晚,他们不知道哪天就像老鼠般离开这个世界。
在美国的时代背景下,柯利与妻子的结合,老狗与伦尼的结局,坎迪与乔治的选择都是梦想破灭后的成全乔治和伦尼来到了农场,两人冲着赚钱来完成梦想的初衷,正如大部分美国流浪的农场工作者一样,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梦想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的追求着。但如果你认为这部小说是一个追逐梦想又失败的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本书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悲伤的字眼,但是我读完这本书深刻思考了乔治和伦尼的关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内心感到非常压抑。年轻的时候,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梦想,可有没有哪一刻,梦想就此逝去?我想到了那个瞬间,没有人能够不悲伤。
通过对斯坦贝克笔下的几个在农场的人物分析,我想谈谈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
①坎迪与老狗
农场打杂的坎迪养了一条狗。这条老狗一直陪伴在坎迪身边,对他来说,这是如同亲人般的存在,不管玩牌还是睡觉,这只老狗都在旁边。可是农场里其他的人很不理解坎迪这样的行为,这只狗那么老了,腿脚不利索,全身还发臭,牙齿也都掉光了。还因为患有风湿病,全身都很僵硬。
坎迪在面农场人们的质疑时,总是说:“我也没办法,它从小就和我在一起了,现在你们大家都瞧它不顺眼,但它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棒的牧羊犬。”
可惜最后坎迪也没能阻止农场的人们对于无用的老狗的枪*,那些农场里的人打着“这老狗活着也是受罪”的旗号,最终结束了它的生命。对于坎迪来说,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事后坎迪很后悔,如果结局无法逆转,坎迪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手去帮助老狗结束它的生命。
在我第一次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作者笔下更深层次的含义,我只看到了一位农场工人和狗的陪伴以及他对待动物近似亲人般的关爱。但仔细分析作者笔下的几个人物之后,我发现他是在用这个故事为乔治和伦尼的结局设好铺垫,这也正是诺贝文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的精妙之处,他非常巧妙的把农场表面看上去生活的琐事和小说震撼人心的结局想要表达的感情揉在了一起呈现给读者。
②柯利与妻子
柯利是农场主的儿子,长相平平,个子还很矮,却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自从结婚后,柯利更加耀武扬威。柯利的妻子并不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人,而是喜欢搔首弄姿。农场的工人们并不喜欢她,总觉得她就像个孔雀,喜欢向所有人开屏。
斯坦贝克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描述这两个人的内心活动,就像这两个人的形象一样,读者可以从外表就能感受到这些人心里的肤浅。作者在书的后半段用了一大段文字描述了柯利妻子的寂寞,而这段文字的背后和坎迪与老狗的情节设计一样,目的都是服务于这部小说的结局。
在农场后面的草坪上,柯利的妻子看到了伦尼正想要埋葬被自己不小心拍死的狗尸体,她就像重获解放一般,开始对伦尼诉说自己悲哀的婚姻生活和寂寞。可惜伦尼哪里懂这些感受,他一直都是在乔治的身边,他和乔治一直陪伴着,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寂寞和无奈。这时的他只想要赶紧埋掉这条狗,然后不被乔治发现,这样乔治就不会批评他并且满足他许多小心愿。
后来几章的剧情开始快速发展,伦尼和农场主儿子的妻子在对话里,她让伦尼摸自己的头发,而万万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成了一切悲剧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柯利的妻子发现伦尼一直在拉扯自己的头发,她就想要让他停下来。只可惜最后的结果是,在伦尼不太灵光的头脑下,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摸头发而已。因为柯利妻子的拒绝,最后伦尼无意的*害了她。他因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最终酿成了大错。
在我看来,作者把农场主儿子和他的妻子的角色设计,不仅推进了整个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隐喻当时美国农场主对工人们的剥削和当时社会上对漂亮女人的偏见。书中描述了很多农场工人对柯利妻子的评价,没有一句是好听的。作者对柯利许多细节性的描述,让读者有一种地主家的傻儿子的感觉,再加上身高长相平平还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妻子,更是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美国农场主的嘲讽。
③伦尼与乔治:
文中乔治曾经回忆,他常常在小时候捉弄伦尼,甚至有一次,乔治在一堆人围着的河边,对伦尼说:“跳下去”。伦尼没有思考,听乔治的话直接跳入了河里。虽然他根本不会游泳,但他知道乔治一定会救他。在救他上岸之后,伦尼还和乔治说谢谢。
作者这段描述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成功塑造了伦尼对乔治的信任,即使赔上自己的姓名也在所不辞,这段隐喻在看完小说的结尾更是觉得耐人寻味。
头脑简单的伦尼虽然心地善良,但却扼*了他手里的每一条生命。最后的这次不是动物,而是一条人命。这里算是整本书的高潮,面对伦尼犯下的错,乔治如何选择?是继续带着伦尼继续逃跑继续流浪,还是直接交给警察保全自己?这个是我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思考的,可是结局却不是我想到的。
我觉得阅读小说的精妙就像经历一场探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的剧情会是如何发展,你永远不知道看过的那些对白和情节会为结果做多少铺垫。
乔治慢慢地说:“我想,其实我一开始就明白,我们是永远办不到的。刚开始只是因为他很喜欢听我讲,后来,我自己也渐渐以为真的办得到。”
这句话我看到时候,触动很大。在那个对流浪农场工人并不友好的时代,伦尼和乔治的梦想很简单,就是攒够了钱去买一栋房子然后就这么变老。可惜梦想总是给我们巨大的希望之后,又让我们尝到梦想破灭的滋味。梦想支撑起了他们廉价的生活,但就在伦尼犯错后,曾经的梦想消失了。
就如书中所说:“当他们终于停止流浪,梦想也到了尽头。”
最后,乔治选择成全自己也成全伦尼。在书的结尾,乔治带着伦尼来到河边并让伦尼面对着对岸憧憬两人未来美好的生活,而同时乔治举起了枪并对准了伦尼的后脑勺。作者在这个部分用了大段的文字描写乔治内心的恐惧和不舍,在犹豫之中,乔治一直鼓励伦尼想象未来幸福的画面,并对伦尼说:”我没有生你的气,我们现在就去买那块地,然后幸福的生活。“ 虽然他手抖得很厉害,但是他的表情坚决,最后扣下了扳机。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结局是最大的亮点。彼此治愈彼此陪伴的两个人从相依为命到最后阴阳相隔,这之中蕴含了多少的悲哀和痛苦。乔治是伦尼的全部,不管发生什么事,伦尼一直都会在乔治身边。而乔治也是一个害怕寂寞的人,虽然他经常发牢*抱怨照顾伦尼耗费他太多的精力,但是乔治却一直把伦尼也写进自己的梦想中。
在故事的结尾,乔治成全了伦尼,他选择让伦尼在梦想中死去,没有痛苦和挣扎,更不会让伦尼经受其他农场工人的侮辱和谩骂。虽然这场悲剧还是让我非常难过,但是在难过之后是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在那个时代下犹如金子般的友谊和最纯粹的梦想。
最后的话《人鼠之间》这部作品算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全文7万多字,简单却深刻。我非常喜欢斯坦贝克谈论写作时说过的一句话:”世上但凡诚实的写作都围绕着一个根本主题:设法理解人“。
斯坦贝克用他自己曾经在农场打工的经验和当时的所见所闻创作出了这部诺贝文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他向我们描述出了无产阶级的工人们的生活,让读者感受到在那个时代下纯粹的友情和残酷自私的*,还有在绝望下彼此的成全。这是一本有温度的小说,有时间你一定要看一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