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隆
[ wā lóng ]
基本解释
高下不平。
犹凹凸。
详细解释
高下不平。
《晋书·张骏传》:“夫法制所以经纶邦国,篤俗齐物,既立必行,不可洼隆也。”
犹凹凸。
宋 苏轼 《书蒲永昇画后》:“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美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捫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
低洼,洼地,
“洼”,普通话读音为wā,“洼”的基本含义为凹陷的地方,如水洼儿、洼子;引申含义为低凹,深陷,如洼地、眼眶洼进去。
在日常使用中,“洼”也常做名词,表示小水坑,如洼水。
“洼”,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形声字。水表意,古文字形体像一道流水,表示水坑;蜜省声,有空义,水坑能聚水也有空义,本义是深洼池。“洼”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