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小乾坤大

庙小乾坤大

首页游戏大全无尽解结更新时间:2024-04-29

丈雪书法

庙小乾坤大

方鹏霏

坐落于陕西城固县文水河边的石羊寺,属清初康熙二年(1663)建成的佛教寺庙,院落不大,四合院式,占地面积5.5亩,座北向南,砖木结构,斗拱交错、檐牙高啄、气象庄严、古色古香,前后两殿,前殿三间,面宽11.2米,后殿三间为大雄宝殿,面宽11.7米,进深均为8.4米。出彩之处是:初建时仰为铁瓦(现灰瓦),覆为灰色筒瓦。飞檐翘角,明柱素洁 ,玲珑有致,别具一格 。另一闪光点是:院内遗存出土东汉石羊一尊,砂石质地,雕琢生动,工艺考究,栩栩如生,属重点保护文物。2011年,石羊寺被 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羊寺虽是小型寺庙,但开山鼻祖却是世界著名的丈雪和尚!文化含量厚重,人文历史久远,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悠思追远,驻足留连忘返,恰如一位诗人所言:“庙小背景大,寺中藏故事”。

丈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有博古通今之略,经天纬地之才。“其博极群书,精於禅理,机锋迅捷,捧喝猛烈,而待人极为和易”。尝谓:“凡学道之士,务在提撕本参为要”,“将从前知解一齐放下,便是起处”,所言皆是禅宗:“即心即佛”之谓。一生著述宏富,凡作歌赋、颂偈、法语、诗词、寺院碑记等,咸是禅门珠矶。丈雪除著有《青松诗集》《耆老篇》《里中行》《杂著文》《丈雪语录》《锦江禅灯》外,还编辑有《破山语录》《昭觉寺志》等书籍。丈雪不但著作等身,还创作了许多独树一帜、标新立异、非同凡响、旷世惊峐的诗词、对联、歌赋、碑碣等。康熙八年(1669),值破山圆寂三年之忌,丈雪以花甲之躯再往梁平凭吊,事毕,至成都,掩户于昭觉寺“佚老关”,命弟子赴嘉兴刻《破山禅师年谱》。康熙十四年(1676),丈雪返成都,弟子懒石觉聆重建大圣慈寺,丈雪作偈赠之。次年(1677),丈雪与懒石等弟子游金堂云顶山寺院,修订《昭觉寺志》,并作序;又为《华岩圣可禅师语录》作序。康熙二十三年(1685)夏,丈雪游峨眉山伏虎寺,作《峨眉歌》;闻七省大旱,作《告炎帝诗》。康熙二十四年(1686),丈雪76岁,作《不入城市之誓》,此后不再入城廓,屏除人事,悠然自适。丈雪84岁时,命竹浪彻生赴嘉兴刊刻《锦江禅灯》;竹浪过重庆,请丈雪作灯序,有云:“得死心于先师(破山)者,唯昭觉丈法兄耳。吾兄荷法心殷,践履唯实,寿几九旬,应接十方龙象,精力犹剩。而能蒐罗全蜀古今名缁宝匣廿有余年,名曰《锦江传灯》”……丈雪的散见文论、碑碣、序言、歌赋等载于《嘉兴藏续》《记年录》《行实》等。丈雪为一代高僧、临济第32世、天童下第二代、破山第一大弟子。其弟子甚众,继其法脉,阐教于川、滇、黔、陕、鄂等省。有关丈雪之著述、资料、身世,还散见于《五灯全书》、《黔南会灯录》、《锦江禅灯》、《昭觉寺志》及有关县志。

丈雪书法,一代天骄、万世楷模、彪炳史册,“尤擅行草,亦能作擘窠大字”;“所作行草,结体祥静,格力天纵”。幼时书学颜真卿,长而学草书,喜临急就章。今成都文殊院藏有丈雪手迹一件,重庆博物馆藏有丈雪行草书五言诗立轴一件:

自来溪里住,家什逐年增。

日煮三棵菜,时供一个僧。

坐禅非所习,看话亦无能。

只应随缘进,如何继祖灯。

落款署“八十四叟丈雪醉头陀手书”,下钤“丈雪氏”白文印和朱文印“通醉之印”,引首章“双桂荣野”朱文印。虽为84岁老人所书,然笔力苍劲、纵逸有致、酣畅浑厚、龙蛇腾跃、笔势雄健、洒脱自然、 落笔云烟、 一挥而就,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天,又归虚旷,绝尘而去,包孕了天地乾坤之灵气;其力不失,身姿娇健,行云流水,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蕴涵了道家的虚淡,散远和沉静;在运笔中省去释界尘世浮华、空远味真。

当代草书圣手、原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爱国诗人于右任,在观赏了丈雪诗轴后《题张岳军藏丈雪和尚诗轴》诗:

破山大弟子,圣水一诗僧。

清绝如苍雪,悠然得上乘。

头陀原不醉,心法自相承。

四十八盘路,人间有废兴。

1957年,著名诗人、书法家郭沫若到成都昭觉寺见丈雪和尚的墨宝后挥毫即作《昭觉题书》诗:

一别蓉城卅二年,今来昭觉学逃禅。

丈雪破山人已渺,几行遗墨见薪传。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启功在《论书绝句》中评丈雪书法:“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

丈雪何许人也,他的诗词和书法为何能博得于右任、郭沫若、启功等一代书法袅雄的高度评价、崇拜有加呢?

丈雪,俗名李惟兴,法名通醉,原号禹门,改号丈雪。明万历38年(1610)10月15日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苏家桥李家坡,卒于清康熙34年(1695)。据《丈雪通醉禅师纪年录》载:出生于“巨族”,父李梅,母姚氏,出生时“母梦一僧负蒲团借宿于中堂,遂生”;父母索性给丈雪取乳名“和尚”。5岁时就送往江安古字山诸古寺,法名“通醉”。自幼读三字经、四书五经、歌赋诗词,又临书法。先时,家中颇优裕,自丈雪出生后,逐年衰败,父母以耕织为业。丈雪衣食、纸笔之费,咸由居士易修吉施舍。13岁,读《禅关策进》,16岁读《法华经》,尔后读《庄子》。22岁,游峨眉山时,颇倾慕浙江天童山密云圆悟大师。23岁往西山白云洞,在鉴随和尚门下受具足戒。24岁到重庆梁平双桂堂拜破山为师。有一天,丈雪随破山师傅路过白兔亭,看见瀑布千丈,白如雪帘,飞珠泻玉,悬掛峽崖,自如洒然,悠然自得,师破山作诗一首:

画断苍崖倒碧悬,纷纷珠玉对谁倾?

拟将钵袋横拦住,只恐蟠龙丈雪冰

丈雪随即和诗一首:

谁将玉线挂山头?晴雨凄凄总弗收;

几许劫风吹不断,牢拴天地一虚舟 。

师破山大为惊峐,没想到丈雪文学修养如此深邃,诗词功底如此雄厚。于是,纳为第一弟子,改通醉号为“丈雪”。

丈雪生活在明末清初,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乱不止,所以开禹门禅寺(今遵义)、中兴昭觉寺(今成都)为道场,弘传临济禅宗,培养弟子,开发川黔;在雪居(今贵州桐梓)、静明(今汉中)、青莲(今嘉兴)、草堂(今阆中)四刹开堂说法;又在内江圣水寺、成都般若寺等担任住持。丈雪佛学的高人之处在于:人与灵魂的关系;有“领众开田”,“与农结合”的禅风;存“一粒一粟、取之耕耘”的本色。丈雪工书, 善山水,以佛学造诣和诗文书画名居当时榜首,为享誉世界的高僧。其禅学思想提倡:“即心即佛”的本体论、“亲证亲悟”的方法论、“无事即佛”的归宿论,具有浑然一体、棒喝交施、人伦宗教的特点。丈雪 芒鞋棕笠, 往来川、陕、黔, 传教20余年,影响遍及海内外,特别是韩国、日本、印度等对其崇若神明。

丈雪崇拜破山,知破山为海明禅师密云圆悟大师弟子后,旋辞破山,遂离江安,单瓢只杖,顺江出夔门,往江南参禅坛名宿。先至金陵,转至鄞县天童山参密云圆悟大师,数承棒喝,颇得意趣。32岁,辞密云圆悟大师往金陵,过祗陀林,参雪峤圆信大师(密云法兄)。翌年,密云卒。时丈雪“盛年锐气,眼高天下”。吴越名僧虽多,而丈雪“厌闻泛滥之风”,唯笃信破山,遂买舟还蜀。东游8年后,在四川开县大宁寺再见破山。破山问:“你从南方走一回,带了什么宝物来”?丈雪竖一拳。破山云:“别我八年,一点气息也没有”。丈雪曰:“若有气息则不归了”。破山呵呵大笑。甲申之变,明思宗自缢,张献忠据蜀,川地烽烟突起。丈雪欲省视高堂老母,辞破山;破山以《源流》《拂子》付丈雪,并云:“此是从密云圆悟而来,非老僧杜撰”。因战火不息,丈雪“草衣木食,艰苦备尝,恒偕灵筏昌、淡竹密、宿场间树下而无定居,时人称为丈大士”。

顺治三年(1647),丈雪跋山涉水,离蜀赴黔,寓止桐梓杉台靘,亲制杵臼,躬耕为业,名其寺曰“雪居”。翌年(1648)母亡,终年八十,丈雪恨未能为母送终。丈雪40岁,应遵义府众居士请,住兴龙庵,易庵名为“禹门寺”。在禹门,自定丈雪法派辈字二十言:“通彻真常性,机圆宇宙香,光辉今古用,一月印千江”。黔居8年,于顺治十一年(1655)春返蜀至梁干双桂堂。破山作行书扇面相赠,并命丈雪往天童扫密云圆悟大师之塔。时明代残余势力与清军及诸抗清力量兵戈未息,夔门不通。丈雪乃走北路,越大巴山,直抵汉中,受诸官绅之请,不得已而住静明寺,汉中僧众始一睹丈雪棒喝风采。为避官绅久留,举弟子懒石觉聆主持静明寺,悄然离去。

丈雪是诗僧,亦是书法家,其诗“情景交融,非常自然,天真活泼,圆融无碍,妙手天成。丈雪的书法,也如其诗一样,有如龙飞凤舞,又如野马脱缰,飞鸟出笼;虽放荡不羁,而意趣深沉,脉络井然”。如《咏诸古寺马鞍石》诗:

跨身有石名马鞍,不许人来骑上山;

留与老僧标景致,太平永不借征番。

“其诗、其文、其书法、跃然纸上,如见其人”。丈雪的诗和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有豁达、沉郁、通脱的风格,看似字字平易,不加修饰,实则意蕴无穷,回味悠长。丈雪的书法浑朴大气,笔墨苍润,纵逸有致,取法晋二王和唐怀素,远肇钟繇、张芝劲拙、乱头、粗扩,秀韵在骨,浑朴大气,融会贯通,自成一家。《黔诗纪略》评丈雪的书法:“体正力厚,纯法二王,辄叹即渠出家之雄,已非不从积学可得”。

那么,石羊寺与一代圣僧丈雪又有何干系呢?丈雪行千里路,访百座寺,读万卷书。行至汝州,礼沼祖塔;复至汝州首山,礼念祖塔。旋取道江南,抵鄞县天童山,扫密云祖塔,时在顺治十三年(1657),复至嘉兴。时有破山法兄木陈道忞大师,住嘉兴三塔寺,因与破山、费隐二法弟有隙,即放言丈雪非是破山弟子,不是从梁平来,是假攀。丈雪疾至三塔,激言面驳木陈。嘉兴士大夫慕丈雪之名,咸称“丈雪和尚见谛明白,出语超迈,乃法门中千里驹也”,“可谓是宗门中旗鼓也”。在嘉兴第三年(1660),一日,白法禅师偕诗人钱谦益至东塔广福寺访丈雪,二人“携手深谈,不忍分袂,遂成莫逆”。当年,丈雪诗集《西还草》成。50岁,离嘉兴乘舟至金陵,复至九江,上庐山,历遍群峰,并以擘窠大字书偈一首题三宝树;又题五老峰、三叠泉等偈。下庐山、上武昌、登晴川楼、黄鹤楼,皆有留题。离武昌,溯汉水而上,抵襄阳,过武当山,至兴安府(安康),兴安僧众及官绅坚留丈雪,不允。复至汉中,是时,文武官员、居士信徒,“舆盖盈门,请再主持静明寺”。据传,丈雪刚主持静明寺三月有余,有天夜里,东北方向的城固文水河岸突然崩塌,发出了剧烈的声音和鲜红的光芒,官府连夜带人查看,发现文水河岸溃堤,那红光之中有东汉石羊一尊出土,长约三尺九寸,屈肢而卧、回首顾盼、怡然自得、柔顺和善、情趣盎然、颇具匠心,工艺巧夺天工,充分表现出东汉石雕简约雄浑、粗犷豪放、夸张大气的艺术特色。古人云:“大羊为美,鱼羊为鲜,三羊开泰,石羊纳福”,故,石羊显世,福禄寿喜、五谷丰登、祥瑞盛世全到域地!东汉石雕艺人具有非凡的天赋和艺术修养,设计别出心裁,工艺出类拔萃,雕琢出神入化,让人肃然起敬;在形体转折处进行大胆而简洁的削凿,把石羊雕刻的浑金朴茂、栩栩如生、充满活力、眉目传达出内心慈祥安泰的神情,心语达意,让人拍案叫绝、击节称奇、叹为观止,体现出东汉石雕艺术至神至韵至臻的丰富内涵、深沉雄浑粗犷的气势气魄气质;抽象是一种艺术,逼真就非同凡响了,能塑造出内心活动就是超绝艺术品了!此石羊愈看愈美,愈望有情,愈思有味,愈赏愈觉言犹尽而意无穷!似乎领略了太阳与宇宙的秘密,好像汇总了人间的真善美,约摸窥视了佛法佛心佛学的底色!对研究东汉石雕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石雕珍品瑰宝。因羊与祥谐音,众人皆认为是吉祥之兆(可惜近日,信徒请石匠将石羊之身重新琢过,艺术价值大减,失去1800多年老气横秋、包浆皮壳、绒毛细丝,遍体为新,质感破坏,实在惋惜;好在头和尾两处未琢,还可一窥东汉石雕风韵,实为不幸中之大幸)。此时正是康熙元年,丈雪举额凝视石羊出土地之文水,如“川”字环绕迤逦,仙气氤氲、宝光瑞丽,绿水如带、兀石如玉、金沥银沙、鸟语花香、居秦瞰蜀、难得宝地,于是,集资建庙宇。四方百姓踴跃,八路信徒响应。丈雪二次住持汉中静明寺两年期间,石羊寺正好峻工,即挥毫泼墨,书“石羊寺”三个大字,铁画银钩、群鸿戏海、舞鹤游天、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壮若扙剑、神采动人、回旋进退、莫不彩妙、冠绝古今、气盖秦巴,悬掛庙门,即为寺名。故事历经沧桑,流传至今,“石羊寺”三字墨宝却不羽而飞,何年何月失踪,难寻踪迹妙笔。锦绣汉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丈雪第二次留汉南,既是汉中静明寺主持,又兼石羊寺暨成后的第一任主持,即倡导进行石羊寺暨成庆典法事,名曰“百寺庆典道场”!显扬佛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

道场有两种含义:一指专用场所,指佛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庆典道场等;唐柳宗元《 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远大师修明要奥,得以观佛,浩入佛海,洞开真源,道场专精”。二指成佛之所,《大唐西域记》卷八称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后泛指供佛和禅僧修行学道的寺庙,如中国五大道场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的道场。做道场一般都是很隆重的法事活动,如唐王昌龄《 诸官游招隐寺》诗:“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现在农村中常常还可以看见佛教僧尼诵经超度亡人的 道场。中国人追求灵魂不死为最高信仰,劝人通过养生修炼、道德品行修养而得道“成仙”,求得永恒。诵经超度亡灵道场就是让死者得到安宁,让人鬼分途,死亡阴影不再笼罩活人,保证活人的平安。同时,古人又重视死者的亡灵能够到达天堂。佛门的葬礼有相当完整的仪式,禅僧身穿佛袍,融吹、拉、弹、唱(诵经)为一体,佛教认为给亡灵诵经是一种功德,能使其早脱幽冥之苦;在 丧礼中,常诵的佛经有《度人经》《玉皇经》《三官经》等,曲调为古代遗传,禅僧唱声字真腔圆,念白自如,方言哲语,内容来自超度亡灵的书籍。到“ 解结”时,由两僧表演“对词”,所唱的小调清晰、动听、脱耳;所演的舞蹈动作高雅、匀致、禅意,一版一式皆有讲究。在凌晨12时后入殓亡人时,禅师表演“转逍遥”,动作从慢到快,伴奏从轻到重,舞步从散到紧,非常精彩;禅僧们动作灵活,念白幽默,唱腔洪亮。做道场的伴奏乐器有簧、笛、箫、二胡、秦琴、唢呐、笃板、铜锣、大鼓等,演出内容和音乐都极为丰富,令人振憾。用意在于行孝慈善、文明礼貌、给家人带来安全感,解除因亲人亡故而产生的心理阴影。

寺庙暨成的庆典道场与超度亡灵道场内容和形式截然不同,以喜庆、吉祥、德善、广植福缘等为主,主持也以德高望重、学贯古今、名重禅坛的圣僧为执事,挚领众僧以诵经为主,舞蹈为辅,武僧棒棍对垒表演次之。百庙道场是声势浩大的道场法事,丈雪首创,盛况空前。人们担心不会有百庙前来祝贺,结果超人意料之外:单湑水河下游至太白山顶的148座庙宇主持全都来了,加上汉中各县的庙宇主持,川北、陇南、安康、十堰等近邻的许多庙宇僧尼也都前来祝贺,当然,大都为一睹丈雪圣僧芳容,共来了200多座寺庙的僧侣近400人,诵经三天,创陕南所有庆典道场之冠,盛况特大,声誉特高,传颂极广。石羊寺暨成庆典道场法事过后,丈雪拽杖飘然而去,至川北保宁府(今阆中)佛教八宗之一的祖庭草堂寺任主持。

城固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无尽的故事,这里本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人文丰厚,历史悠久,三皇五帝中的舜帝出生于此,西汉“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故里,东汉三朝太尉的“北斗喉舌”李固故乡……古寺晨光,苍山流水,物华天宝,如画的秦巴汉水拥抱每一个欣赏城固的仁人志士、贤达名流、凡夫遮民,欢迎大家用不同的眼光感受秦岭巴山、汉江湑水、蜀道古木、幽经奇花、瑶草曳石、犀牛灵猴、朱鹮熊猫……

城固作为汉南重邑,其历史渊源、人文价值无与伦比。从三皇五帝中以德治天下的舜帝古虞,到灿烂绚丽的商汉文明,四千年转瞬即逝,历史长河之中,儒、释、道三家一直此起彼伏,互相提携,融汇贯合,共同构筑成陕南人的精神风貌。在城固,儒有东汉李郃、道有斗山奉真宫,而释则当属石羊寺氤氲云烟。清代文人诗曰:

独坐石羊寺,镜开真意存。

瓦灯燃白壁,梅香暗柴门。

夜久无存动,诗成偶自言。

上方钟意早,明月落前轩。

石羊寺坐落在文水河畔,掩映在苍柏森森、白杨挺拔、香樟郁郁,芳草青青,花蔓簇拥、香气宜神、清芬扑鼻、辗转无穷、气象万千之中,进人石羊寺,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寂然景像;早年曾作粮库,此后又作小学,青砖铺地,虽断壁残墙,但不失寺庙佛门、清规戒律、古刹仙缘的庄严肃穆、色彩神秘;仍具古色古香、气韵生动、斗拱交错、画栋雕梁、飞檐翘角、五脊六兽、筒瓦明柱、玲珑别致、钟声悠扬、轻烟袅袅、别具一格。老主持年迈力衰,病卧住院,请来富有开拓精神的东高寺中年主持释迦道悦前来兼顾照应,释迦道悦经过数月主持修缮,修旧如旧,齐整光鲜,换了容颜。新建坐东向西侧殿三间,内塑财神、送子观音等菩萨,均各具情态、正气千里、不可侵犯、不苟言笑 ,庄重严肃,有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的神情,正襟危坐、 锦绣彩衣、令人眼花缭乱,表达出陕南百姓良好的愿望和民俗风情底版,形象鲜明、丰颐富态、不失颜色;可见雕塑艺人是经过了“瓜菜代”、人肌瘦的艰难困苦生活年代,总希望人们吃饱穿暖、丰颐圆脑、红光满面一一一

前殿中塑弥勒大佛,高3.9米,坦胸露乳,眉眼滋祥,右手持佛珠,左手持布袋,布袋内装何神圣宝物,千百年来无人知晓,始终是谜。弥勒佛是古印度天冠弥勒形象,在中国大乘佛教中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的意识形态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玄奘三圣僧推崇;在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布袋弥勒佛,作为形象的表法教育立体标本供奉,示意“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会包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两边站立四大天王(金刚)、高约4.5米,头顶屋棚、青面缭牙、全身披挂、各持兵器、形态各异、姿态生动、威风凛凛。背隔墙壁,充分利用空间,塑韦陀菩萨,高4.2米,头戴凤翅兜鍪盔,足登乌云皂履靴,身披黄金锁子甲,左手叉腰,右手按金刚宝杵,目视世间一切妖魔鬼怪,保一方平安;背绘云朵,双龙拱卫,显然来自上天,编制应在天宫,属天兵天将序列。韦陀菩萨是佛教中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韦天将军姓韦名琨,属南方八大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大藏经》记载:韦驮菩萨生于农历六月初三日,常在娑婆世界,坐拥三洲大法轮,为18世大将军、54世宰相,造亭接众120所,开井130口,造禅僧袈裟及碧树钵800万,砌大路48条,造佛寺46所,造旃檀香佛1000尊,每尊佛前造金宝塔一座,造《大藏经》一百卷;17世为真童身,宝华琉璃佛会上成道,号普贤菩萨,手持金刚宝杵重84000斤;为金刚不坏身,发大誓愿,出世时就拥护佛法;无病延年,菩提心术,功德无量。

内院中间搭建六方尖顶铝合金玻璃亭一座,内塑汉白玉(大理石)南海观音菩萨,高4.5米,左手持净瓶,右手施降魔印,站立4层覆合莲台之上,面容慈善、气韵庄重、奋裙首倡、不苟言笑 、严肃可敬,虽为现代雕琢,但表情达意深入肌骨,打磨精细,光亮鲜活,非同凡响,非艺术大师莫能为之。

大雄宝殿为三间后殿,中塑释迦牟尼,高3.9米,端坐莲台之上,胸带“卍”字花纹,双手施禅定印,不同之处是禅定印上托有金钵!这也许是地域民俗产物吧。释迦牟尼为佛教创始人,姓乔名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其尊称。释迦,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故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即释迦族的“圣人”之意。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净板王的太子,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释迦牟尼在出生时满屋金光,故佛为金身。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苦恼,故舍弃王胄贵族生活,出家修道。先在舍城附近跟随阿逻迦罗和乌陀迦罗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林中单独苦修6年,认识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目的,转而到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因缘之理,在30岁时达到觉悟。释迦牟尼佛右站阿难,左立迦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其二。释迦牟尼55岁时,选阿难弟子为常随侍者,侍达25年之久。因阿难专注服侍佛陀,谨记释迦牟尼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文殊菩萨赞阿难渊博多闻:“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佛祖涅盘后,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门弟子;迦叶圆寂后,阿难继承迦叶率领众徒宏扬佛法,被后世尊称为“二祖”;在寺庙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侍。释迦牟尼左塑三佛,依次为药师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右塑三佛,依次为阿弥陀佛、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坦胸露膛、双膝盘坐、气宇轩昂、宝相庄严、大义凛然 、胸怀正义、令人敬畏。这真是:

庙小背景大,寺中有乾坤;

石羊呈吉祥,丈雪始作序。

文水荡绿波,秦巴描青黛;

千里汉江流,一竿通醉钓。

2021年7月8日

作者简介:方鹏霏,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已在国内外有关报刋杂志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2000多篇,荣获中、省、市有关报刋杂志各类征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多次;出版发行有54万字散文集《秦巴揽翠》。

地址:陕西城固县委宣传部(退休公务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