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饭后孩子提示我:“妈妈,我不开心。”到后面孩子嚎啕大哭了半个小时,我彻底地搞砸了这次亲子交流的机会。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好难呀!
我努力地解释我是在安慰她,但孩子并不认同。我不得不重温了一遍孩子之前推荐给我看的那篇帖子,再次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安慰。
对照心理学家的约翰·戈尔曼的分类,我的安慰方式属于情绪消除,也就是说,我淘淘不绝地废话了半天,其实只是想让孩子立刻忘记负面情绪,停止哭泣而已,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她越哭越厉害。孩子需要的应当是情绪引导。
可是如何才能做好情绪引导呢?共情。
对,共情!这两个字如同一道闪电击中我的内心,让我突然开了一窍,心里有了一丝了悟。“爸爸那样说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一句话,就关小了孩子流泪的水龙头。
共情,又叫作同理心、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是指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
在心理学上认为,共情是一种基本需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共情。研究者把共情能力分为两个部分:认知成分(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成分(感受他人的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说别人无法感受我们的行为,其实不是的。有句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为什么呢?因为当你看见对方的笑脸的时候,你就不忍心,也不好意思再去打人家了。
科学家说这是因为我们人体神经系统中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元细胞,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别人的情感。也就是说,我们是真的有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能力。
具有良好共情能力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
能专心听别人说话;
留意他人的行为,试着理解这些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想象对方的感受;
用恰当的方式回应。
不过,与别人产生共情是一个很复杂的技巧。不只是孩子,许多成年人也一样,在这方面非常纠结。
以我为例,我尽力专心听孩子讲述,试着理解她话里的意思,但我的安慰却让她更加伤心生气。
研究表明当人们观察到的场景与自身的过往经历越相似,镜像神经元就越活跃,当一个人不愿意出去社交的时候,人体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衰弱,甚至遭到损坏。
如果我们心中一直有这么个认知: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我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我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那么,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提高我们的共情能力,以下步骤可以帮助我们。
第一步,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共情能力来源于对他人情况的把握,你对对方了解越深,你越是容易做到共情。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社交世界。当我们了解到周围发生的事情的重要性,以及人际关系需要发展和维护,我们就会主动关注这一切。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讨论故事里的人物有什么感受。
第二步,提醒自己思考孩子的感受和反应。
即便我们的感受与孩子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也要重视,要冷静地表达出来,也要听孩子把话说完。
乐乐之所以每次与父母不欢而散,是他觉得妈妈的感受完全不在点上,他感到失望与愤怒,更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结果呢,他那超快速的话语,含混不清的表述,让妈妈完全听不清他在说什么。而爸爸呢,乐乐则是完全不想和他继续交流下去,因为他觉得爸爸一开口就是攻击性的语言,完全不想体会他的感受。
第三步,掌握更丰富、更细致的表达情绪的词语。
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并且用清楚而冷静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非常难得的。
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例如:生气、难过、高兴,然后再过渡到较难的词语,例如:沮丧、失望、困惑。当我们交谈的时候,使用这些描述情绪的词,会非常有用。
当我们用开放的心态清晰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通过观察与模仿你,会学习到更多。我们对自己情绪的表达,也让孩子能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情绪。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站在镜子前,表现各种上情绪,让孩子评论这些情绪是否被表现出来。
前几天,我的笔记接连两次因为网络问题没有及时保存下来,我很沮丧。孩子在作文中细致描述了我的状态,得了个优秀。孩子得意地给我说:“妈妈,这下你的担心成真了。我们全班的同学和家长都要知道你沮丧了。”
第四步,了解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学习这项技巧很有意思。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来了解对方说话做事的动机和感受。特别是强调关注对方的发出的信号,以及对方所传递的是什么感受。
我们可以一起猜测对方面红耳赤或者睁大眼睛表示什么意思,我们还可以一起讨论,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绪时,会有什么样的面部表情。
我们可以看杂志图片上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写下符合更热词语。
我们可以画各种脸谱,面无表情、高兴、难过的脸,并评价每张脸。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猜词游戏,一个人做动作,其他人通过这个动作来猜他想表达的情绪。
我们可以和孩子坐在公园长椅上,一起观察别人,猜测他们是什么样的情绪。
第五步,留意话语当中给出的暗示。
我每次和孩子生气的时候,都怀疑他识别信号有困难,因为他每每反应迟钝,我在限制他说话的时候,他还在不停地讲。而我家姐姐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她上网课的时候,很难把弟弟赶到别的房间去,这令她很沮丧。
不过,她很快就掌握了减少弟弟打扰行为的最好办法:她告诉弟弟,你现在去别的房间玩,如果能待到姐姐下课,姐姐给他分一块橡皮泥!果然弟弟在外面坚持到下课后,姐姐“叭叽”亲了他一口,和他一起捏了橡皮泥。
第六步,鼓励孩子多些幽默感。
众所周知,大笑有治愈的作用,用大笑自我解嘲也是个很好的方法。
第七步,用同理心来回应他人。
有时即使我们不太理解别人表达的细节,也要做出似乎理解的样子来回应,这一点很重要。当你表现出你能理解的时候,往往就会让你真正理解了。就像你做出自信的样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一样。如果你对别的表现出同情,那你就会真的同情他的处境。
对于共情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倾听。如果女儿告诉我一件学校里发生的事,我一定要先通过倾听、点头、关心的表情,来表现我了解了她的感受。
第八步,灵活地接纳别人的感受。
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习包容和接纳他人,了解到世界是由兴趣不同的人所组成。
用礼貌的方式来认同和体会别人的感受。
通过增强共情的能力,我们就能更加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的原因,于是我们就能更好地尊重和接纳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
当我们能够站在共情的角度,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体谅别人,能够洞察别人的心理,判断别人的情绪,投其所好,以对方适应的方式沟通,我们就具备了高级的共情能力,相信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面貌也将会大有改观。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