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元宇宙”无疑是2021的年度热词之一,它就像是一个诱人的乌托邦,引领着人们不断地探索、挖掘,它承载了当下人们对互联网的美好想象。本文将元宇宙视为一种观念,并希望探讨其作为观念,为互联网人建构乌托邦的短暂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互联网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元宇宙。
元宇宙在2021年的胜利,是观念制造乌托邦的胜利。
它的泛滥并不依托某一技术的飞跃式发展,而在于承载了当下互联网人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因此本文将元宇宙视为一种观念,并希望探讨其作为观念,为互联网人建构乌托邦的短暂历史。
过去3到5年,在缺乏变化、增量难寻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存在着对未来大大小小的想象,品类如沙盒游戏、互动剧,技术如VR、云游戏,或者更宏大的全真互联网,都希望寻找行业发展的解放性力量。但这些作为风口的名词,都缺乏乌托邦的力量,局限于行业一隅。
而元宇宙则是诱人的乌托邦,并将这些概念都变成自己的子集:它将云技术、AI、VR/AR和区块链等基础设施所承载的未来描绘出来,让虚拟偶像、VR游戏、云游戏等品类拥有了宏大的世界观。
这个乌托邦并没有具体的实现方案,因此存在诠释的未知空间。
有人认为《头号玩家》里的绿洲,符合对元宇宙的想象;有人认为VR是元宇宙的真正入口;投资人更是摩拳擦掌,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2022年讨论元宇宙,正如1995年谈论互联网,人人都听说过,但人人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元宇宙不是互联网,但把元宇宙比做互联网,无疑也是一种发明。
一种颇为嘲弄的说法这么理解Metaverse
于是,我们所见到的是,在2021年,几乎全行业都在宣称与元宇宙发生关系。
大洋彼岸,Roblox凭借元宇宙股价上涨十倍,Facebook母公司直接改名为Meta;国内,元宇宙被互联网大厂认为奇货可居,创业公司重新递出有元宇宙前缀的项目单,沙盒游戏、VR厂家、数字人项目都在元宇宙上看到希望。
元宇宙是一个诱人的未来,建构在离未来遥远的当下。但国内太多的概念炒作和割韭菜行为,并不真正让元宇宙和当下发生关系。乌托邦并不等同虚无。
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马思乐)认为,乌托邦主义分积极和消极两种。消极的乌托邦主义常采取对美好社会学究式的描述。而积极形式的乌托邦主义,将对未来社会的想象与一种期望结合起来,即认为乌托邦的降临或多或少已迫在眉睫,至少处于正在到来的过程中。
元宇宙所建构的乌托邦仍然充满着泡沫、投机与消极的成分,也局限在市场维度。我们对于元宇宙的讨论往往沦为两极:沉迷于乌托邦叙事,或者斥责它的虚妄。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地参与到观念的建构中来,并且寻找到这种未来的积极力量。
一、创世记要讲述未来,先建立历史。元宇宙在面向内地的市场布道时,有一套观念的起源历史。在这套被无数文章重复的“元宇宙起源”里,元宇宙的英文名来自科幻小说《雪崩》里,在电影《头号玩家》中得到展示,而Roblox上市,则是元宇宙观念走到当下的关键节点。
《雪崩》描绘了一个人类通过“化身”进入的名为Metaverse的虚拟世界,这个概念后来被挪用,成为元宇宙的起源作为一家游戏集合平台,Roblox通过结合沙盒游戏的UGC特性和物理引擎,来降低制作游戏的门槛,从而让更多创意转化成游戏。
在上市之前,这家游戏公司的想象力,主要来自沙盒与游戏开发、以及教育等领域的结合。上市前,国内各路报道对Roblox冠以的头衔是在线游戏平台、游戏界乐高甚至是儿童游戏公司。
在去年的一篇白鲸出海的报道,标题则是《做了14年还在亏损上亿美金,Roblox凭什么上市?》。Metaverse帮助Roblox提升了商业想象力。
在2021年3月份上市时,Roblox第一个将“Metaverse”写进了招股书里,并引用了其CEO的发言,“Metaverse是科幻作家和未来主义者构想了超过 30 年的事情。
现在,拥有强大算力的设备进一步普及,网络带宽进一步提升,实现Metaverse的时机已经趋于成熟。”
为了描述元宇宙的特征,招股书中还提出了Metaverse八大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尽管如此,上市当日的多篇报道仍未提到Metaverse,在腾讯科技相关的稿件中,Roblox的前缀仍然是“游戏界乐高”。
在3月13日,bluestacks出海在《最接近元宇宙的Roblox,400亿市值全靠美国“小学生”过家家?》中,提到了关于元宇宙的经典叙事“雪崩-头号玩家-Roblox”:作家尼尔.史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提出这一概念,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是最接近Metaverse的世界了,而在现实世界最接近的自然是Roblox。
《头号玩家》中的绿洲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接近元宇宙概念的世界,它具有相当高的沉浸感和身份以及经济系统,但仍然过于中心化且只是一个游戏世界在概念的推动下,Roblox上市股价即大涨,市值迅速超过400亿美元,是其一年前的10倍。
巨大的资本雪球下,国内更加关注元宇宙概念。3月16日,南山资本发布了《中国版Roblox正在路上?“元宇宙”或成2021文娱投资关键词》,在谈到元宇宙时,措辞仍然十谨慎:“即便“元宇宙”跟VC/PE行业以往的任何一个“风口”相比,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异,但也足够让我们相信:此时出现的讨论热潮,或许能为过去几年相对“低迷”的文娱产业带来一股暖意。”
谁想到,这股暖意迅速成了一股热流,乃至席卷了整个互联网。不少文章中,从《雪崩》到《头号玩家》再到Roblox的路径被反复强化,一套关于元宇宙的史观被建立起来。
直到本月,当有公众号要产出关于元宇宙的科普稿件时,仍然绕不开这套叙事。但无论是Roblox还是这套叙事,都是国内为了快速消化Metaverse,所寻找到的最快捷的参照物,但这也容易造成大家对Metaverse想象的偏差。
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斌就觉得,Roblox不是理想的元宇宙形态,“他这个东西主要就是一个小游戏集合吗?它是最不元宇宙的一个游戏概念,虽然有经济系统和UGC。”他认为沉浸感是元宇宙最核心的概念,而作为PC游戏平台,Roblox中“小游戏”所带来的沉浸感,跟任何网游都别无二致。
尽管画面比较原始,但Roblox还是吸引了上亿用户。此前《鱿鱼游戏》播出时,Roblox的创作者还趁热打造了Roblox版本,一度在社交平台爆火。
Roblox所提出的八个概念,火凤资本创始人陈悦天也不认同,“一旦事物需要超过三个以上的属性去概括,那就不够本质。”八个概念中的低延迟、随地登陆等特征,在非元宇宙的互联网世界中,同样是必需品。
原本是Roblox上市的话术,也就这样成为了国内市场的元宇宙启蒙,但陈悦天认为这存在着认识的偏差。“Metaverse确实是个大池子,但是它不存在两个地方,第一不存在于Roblox的所定义的招股书里,第二也不存在于科幻小说家想象的未来世界里。这个想象可能处在现在看到Roblox形态和科幻小说的某一个中间点。”
二、出Metaverse记2021年9月6日,中青宝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正在研发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中青宝随后两日涨停,截至2021年年底,中青宝全年涨幅252.7%。
在股价上涨后不久,中青宝便发宣布其公司董事长李瑞杰拟减持不超过786.0411万股。在1月10日,中青宝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将以0港元的交易对价购买李瑞杰持有的宝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拟更名“保尔利德元宇宙数字平台有限公司”)51%股权。
酿酒大师号称可以将玩家在游戏中酿造的酒变为现实,但这仍然与业内普遍认同的元宇宙概念相差甚远
在第二天,深交所向中青宝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详细说明上述交易的必要性、拟将标的公司改名与元宇宙相关名称的原因、是否存在故意制造热点、噱头等情形。国内对Metaverse还未消化完毕,已经有公司开始用元宇宙“概念”撬动市场。
就这样,Roblox在中国引入的“Metaverse”的观念认知,也在“中青宝”等公司的入局之下,被进一步建构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元宇宙”。
《元宇宙》《元宇宙通证》套装(全2册)等书籍迅速上线,并且收获了过万的评论。投资界在《元宇宙荒诞一幕:卖课的最先赚钱了》中,则讲述了一家区块链公司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元宇宙线上教育公司的故事。
元宇宙在国内引发的各种疯狂行为,再次激发了社交平台的“割韭菜”叙事,资本建造乌托邦,群众自有一套解构乌托邦的玩梗方法。差评发布的《别TM元宇宙了,头一波韭菜已经被割惨了》,就列举了知识付费、游戏等割韭菜姿势。
但无论是对元宇宙的建构还是解构,都离Metaverse原本的含义相去甚远。在与毒眸交流时,陈悦天往往习惯将Metaverse和元宇宙当成两种有所区分的概念,“其实虽然都是一个叫Metaverse,一个叫元宇宙,但是中国整个市场受众创业者的认知肯定是远远落后于美国的。”
2021年4月,英伟达CEO黄仁勋曾用数字人身份开了一场“元宇宙”发布会,他是“假的”,皮衣也是假的
被遮蔽的,是对元宇宙的实现阶段以及构成要素的公共讨论。元宇宙本质是观念创新,但也靠技术驱动。陈悦天认为技术驱动着新媒介诞生,新媒介诞生之后才有新的内容、商业和社群。
而现在关于元宇宙的讨论,往往忽视了基础设施。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他曾经讨论过四项新技术:云、AI、区块链和VR/AR,“相当于这种新媒介最后被这四个技术驱动出来,现在被大家概括成了一个词叫做Metaverse。”
陈悦天投资的蔚领时代,正是游戏《原神》的云服务提供商
虽然元宇宙的观念出现,但这四项技术并不会一下子进步到成熟阶段。在VR领域,字节收购了Pico,AI和云领域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布局,区块链发展速度虽快,但在国内仍处于灰色地带,并且投机现象频繁。
即使在这四大领域,热闹也是少数头部公司的,一位VR内容公司的从业者就告诉毒眸,元宇宙的流行对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市场的混乱,除了缺乏足够理性的讨论,也和能套进元宇宙框子的公司不多有关。
虽然游戏行业更多和元宇宙联系在一起,在去年ChinaJoy上,元宇宙在论坛中屡被提及,落到B to B展区中却少见身影。一位业内人士也告诉毒眸,游戏行业对参与元宇宙的热情并不高。
以此为标准,陈悦天认为当下符合元宇宙逻辑的投资标的仍非常少。“半年前我觉得值得投的也就可能10个左右,现在肯定比10个多了。”在元宇宙真正落地前,前置性的技术尝试有冒险性。
关于元宇宙的一种经典观念,是将其类比做1995年时的互联网。胡斌提到这种想法的另一层含义,“看好它会发生,就相当于比尔盖茨出的《未来之路》,但是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做电商肯定是死掉的。”
在底层技术和元宇宙愿景之间,还存在一些中间形态的产品。比如借元宇宙概念火爆的数字人IP。抖音账号柳夜熙在10月底发布的短视频,带上元宇宙的tag,过亿的播放量,让柳夜熙和元宇宙处于双赢的局面。
柳夜熙视频一定程度上再度推动了国内讨论元宇宙的热情柳夜熙背后的公司创壹科技在2018年创立并进入短视频赛道,但CEO梁子康很快发现了短视频MCN的天花板,并为此寻找破局之道,“为了成为能够产生破圈IP的顶级公司,我们找了很多路径,其中一条就是元宇宙的虚拟人。”
其实数字人,就是技术在元宇宙中落地的产品形式之一。陈悦天认为,数字人是一项结合了云、AI、VR/AR的综合性产品,是Metaverse中的重要组件之一。
梁子康认为在元宇宙中一个人可能会有好几个数字身份,数字身份所带来的情感链接,决定了人们会进入哪一个元宇宙。不过梁子康也告诉毒眸,柳夜熙目前还不具备所有元宇宙的标准,但事物仍处于发展阶端。
虽然国内没有出现完美符合元宇宙标准的公司,但胡斌认为,元宇宙的概念很有传播力,“好听,因为这个名字大,可能性更多更玄幻,可能把很多原来盘不活的概念盘活了。”
在概念的串联下,很多创业项目都值得在元宇宙的逻辑下再看一遍,“大家讲起来说名字的话,大家都不看名字了,但是你说元宇宙得看一看了,它又盘活了另一波人的兴奋点。”“所以今年元宇宙出来之后,我们会稍微多看一些文娱项目?”在交流中,毒眸这样问道。“对,这个几个词用得很好,贴切,‘稍微多看一些’。”
三、门徒在平行宇宙10月长假后的第一天,易凯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冉在朋友圈发表了近两万字的长文,开头提到:短短几个月,元宇宙三个字几乎“烂大街”了。
王冉继续看好元宇宙的前景,他在文章中提到,“如果说未来五到十年有什么东西能够像特斯拉颠覆全球汽车产业一样颠覆全球娱乐产业,我认为就是‘元宇宙 VR NFT’这个组合。”在元宇宙的一地鸡毛中,国内市场也需要新的刺激。
而真正将元宇宙概念再一次在内地市场炒热的,是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10月29日凌晨消息,Facebook周四(10月28日)宣布,将把公司名称改为“Meta”。
在大会上,扎克伯格提出了他眼中的Metaverse概念,参与感(Presence)、虚拟形象(Avatars)、个人空间(Home space)、瞬间移动(Teleporting)、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隐私安全(Privacy and safety)、虚拟商品(Virtual goods)、自然交互(Natural interfaces)。
通过社交软件起家的Facebook,是过去风口的催生者。但现在,老气横秋的Facebook正在丢失年轻用户。皮卡数据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13-17岁的青少年使用Facebook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取而代之的是Snapchat、instagram等更为新潮的软件。
失去年轻人,Facebook有可能在10年或者20年后,丢失掉社交软件的霸主地位。Facebook需要未来。与其像Roblox一样把概念写进招股书,倒不如将元宇宙刻在脑门上昭告天下,“Meta”就此而诞生。
改名Meta后,Facebook与其创始人小扎在各种热点新闻中抛头露面,Facebook股价,也迎来了两个月飘绿后的小幅度回升。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小扎信誓旦旦地表示元宇宙是未来,只需要5年,人们就不会再把Facebook当成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而是把其当成是一家元宇宙公司。
虽然外界质疑颇多,但陈悦天认为meta的转向建立在Metaverse的地基之上,“Metaverse在北美创投圈发酵一年多了,他们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以及软硬件储备,这时候转型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阶段性的跃迁式改变,中国哪怕发生了这种跃迁式的改变,认知仍然没到。”
Facebook或许不是头脑发热,早在2014年,Facebook就以20亿美金收购了VR公司Oculus,而VR硬件也被视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去年年初的一项数据显示,Meta旗下的Oculus Quest2已然成为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头戴式VR,销量远超索尼旗下的PSVR和字节收购的Pico。
Meta入局,再次激发内地市场以及各路媒体对元宇宙的热情。比如做各类知识普及的账号混知,就以此为契机发布了《元宇宙是个啥?让Facebook都改名了?》,用漫画的形式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普及元宇宙,而精选评论点赞最多的则是“这不就是头号玩家嘛”。
Meta改名后不久,又推出了旗下第一款元宇宙产品——VR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
一时间,国内相关元宇宙概念股闻风而涨,资本市场极其热情地回应了这一切。元宇宙的火爆也引发了认知焦虑,一些和元宇宙并无实质关联的企业也纷纷抢注元宇宙商标。
连罗永浩也表达了对元宇宙的关注,他转发了Shaan Puri的元宇宙观,称“大家对元宇宙的看法是错的,元宇宙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个时间。是一个数字生活比物理生活更重要的奇点。”
但Meta入局,触动最大的还是国内大厂。毕竟,不是只有Meta和Roblox想造宇宙。
在2020年年底,腾讯CEO马化腾就曾提出过所谓全真互联网的概念,用以描绘下一个风口,不过,这一现在看来和元宇宙颇为相似的观念,仅在腾讯相关的消息中传播,并未被广泛认同。
据互联网江湖的报道,一位曾在腾讯工作过的朋友看到全真互联网之后找原来的老同事们聊过,“不过好像腾讯内部似乎都不太清楚这个概念。”
5月的时候,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则表示,元宇宙“其实是‘超级数字场景’(腾讯在游戏领域提出的概念)中的一个子集”。但这套试图将元宇宙纳入腾讯自造概念的努力,也仅存在于腾讯自身的话语体系之中。
在第三季度财报会上,马化腾首度正面回应了元宇宙话题,“元宇宙是个值得兴奋的话题,我相信腾讯拥有大量探索和开发元宇宙的技术和能力,例如在游戏、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我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大厂CEO们仍为元宇宙加上自己的注脚。
马化腾特意在解释元宇宙时,提到了虚实结合,“将虚拟的世界变得更加真实,以及让真实的世界更加富有虚拟的体验,这是一种融合的方向,也是腾讯一个大的方向。”
11月之后,在各大公司的财报会上,大厂高管进一步阐明对元宇宙的观点。网易CEO丁磊表示,“网易在元宇宙相关技术和规则上都做好了准备。我们相信,元宇宙真正降临的那一天,网易有能力快速抢跑。”
今年12月网易云音乐拆分上市时,丁磊与其两个数字分身一同敲钟。若关注网易的业务就会发现,网易花了不少心血培养旗下AI虚拟人主播,并投资多家虚拟人领域创新公司。“元宇宙上市”仪式,仿佛一个免费广告,让网易旗下的虚拟人业务,得到曝光。
百度副总裁马杰则表示,百度在元宇宙相关的产品、技术积累,主要还是集中在AI、云计算和VR领域。而这,正是百度几年前就大力投入的领域。
元宇宙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国内大厂实用主义的态度,或许正反映了元宇宙在当下的作用,大厂这几年制造的宏大概念大多在内部流通,现在元宇宙变成了一个可资利用、并且被诠释和重塑的概念。
四、飞船、元宇宙与殖民地在11月12日,一篇名为《刘慈欣怒批元宇宙:“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的文章在互联网流传。
文章借刘慈欣的口吻提到,“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虽然缺少后续刘慈欣对这一观点的确认和反馈,但这篇文章为元宇宙的反对者提供了第三个批评维度,在制造市场泡沫、割韭菜的批评之外,认为元宇宙的发展是不利于文明发展的歧路。
这也和当前市面上对元宇宙的认知混乱有关。在陈悦天看来,谈元宇宙言必谈VR、游戏,其实是对其概念的窄化,在娱乐之外,其实元宇宙还有很多可能性,“很多的现有的组织大家生产劳动的方式,其实是会被改变的。”
事实上,游戏平台Com2us已经开发出了一款可以线上上班的办公平台
但这个争论仍有意义,就是将元宇宙的观念社会化,在市场逻辑外进行概念辨析。元宇宙并不在真空中发生,比如长期研究元宇宙的风险投资家 Matthew Bal就提到元宇宙将由许多不同的参与者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运营,而不归属于某个公司。
这种去中心化的观念,无疑会造成社会层面的变化。但一位大厂高层也告诉毒眸,元宇宙不太可能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世界。
大厂们对“去中心化”的避而不谈显得十分务实且明智,毕竟,这个世界是一个中心化的世界。而互联网在诞生过程,也经历了去中心化的乌托邦,以及再中心化的现实。
既然如此,那新的维度就该引入。早在10月30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就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元宇宙与国家安全》,将元宇宙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意涵氛围技术霸权、技术安全和技术变革三个维度,最后总结道,“上述这些国家安全意涵使得元宇宙的发展需要匹配必要的监督和引导。”
将元宇宙概念政治化,也意味着过去一些认识框架在元宇宙的领域的应用。在12月28日,观察者网发表的《元宇宙就是个西方殖民地》,在讨论元宇宙时则提到,元宇宙是一个殖民地概念,不论是对火星念念不忘的马斯克,还是鼓吹元宇宙的扎克伯格,都是通过寻找殖民地来化解内部矛盾的思路。
而中国则不然,“我们认同它是一块新的空间,但它是我们整个社会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仍然要站在公平、民主、共同富裕的立场上治理它。”
在11月20日,新华社发布了《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除了对元宇宙进行科普,特意在社会层面进行了论述,“需要警惕资本绑架、伦理风险、立法监管空白等问题”。
一旦元宇宙开始进入主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接受主流的规训与重塑。一位创业者就告诉毒眸,未来或许不只存在一个元宇宙,而“我们要做一个华夏元宇宙。”在2021年快结束的时候,元宇宙的魔力似乎在渐渐消失,同样起源于硅谷的web3.0概念逐渐火热起来。
品玩在一篇《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如此介绍道,“Web 3将是一个不会依赖任何中心组织、完全由用户掌控的时代。它的到来将彻底打破现在科技巨头的垄断,改写当前数字经济的运行方式,并引发大量自下而上的创新。”听起来,web3.0还是缺乏元宇宙的性感。
但这类对于未来的预言与描绘,肯定需要再次经受国内各类观念的审视与重构,也必须在元宇宙的地基上布道,并且阐明源流关系。看上去,元宇宙是个环形宇宙。
博尔赫斯在《神学家》里讲到《上帝的公民》的第十二卷,以及宗教的“环形”派,宣称历史是个圆圈,过去发生的一切将来还会发生,“书里说的是柏拉图在雅典讲学时宣称,许多世纪之后一切事物都会恢复原状,而他仍会在雅典面对同样的听众重新宣讲这一学说。”
作者: 张友发 陈首丞;*毒眸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j10Q_jqxxHTNWaK_Gm_BBg
本文由 @毒眸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