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 微子》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公冶长》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 军争》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权修》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公孙丑》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小雅》
1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子罕》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乾 象》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 鄘风》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雍也》
22、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23、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下》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离*》
2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 上川南道彭山县》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 系辞上》
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33、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8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
8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87、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
88、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身之养重于义》
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蜀书 先住传》
9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9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9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元景安列传》
9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 性恶》
9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9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9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 荣辱》
9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修身》
10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