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时代,年轻人总有发泄不完的精力,
上世纪英国蓝领小伙的街头趣味如何成就亚文化先锋?
对主流文化的反叛意图,或许是Cafe racer的最佳的精神解读。
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在1953年电影的《飞车党》(The Wild One)对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年轻人影响深远,尤其是电影里放荡不羁的美国帅哥般身穿皮夹克骑着摩托车的画面。
尽管Cafe racer在西方道路文化中相当盛行,但也并非所有人都知道Cafe racer这词怎么蹦出来的,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为什么土豆儿的拉丁学名会叫马铃薯。
摇滚乐,咖啡与点唱机, Cafe Racer的诞生
讨论Cafe Racer的诞生,就不能不提及激发这些早期骑手精神动力的摇滚乐,实际上,摇滚乐与英国的摩托车文化创建传播密不可分,受到摇滚乐的影响,所以那些早期玩车的人也习惯性被人称作是“Rockers”
Cafe Racer文化的起源地是在伦敦与沃特福德(一个位于伦敦西北处约27公里的城镇)
在上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年轻的英国蓝领喜欢花很多时间在咖啡厅闲逛,可他们的目的不单只是为了喝咖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些咖啡厅是他们唯一可以聚在一起听美国摇滚乐的地方,像是猫王,查克·贝瑞,吉恩·文森特他们的作品。
在Cafe Racer文化兴起过程中最有历史意义的咖啡馆是沃特福德的Busy Bee咖啡馆和伦敦的Ace咖啡馆。这两家咖啡馆构建了英国亚文化潮流的双子塔,是英国工人阶级年轻小伙子和女士们的主要聚会场所。那时的年轻人喜欢在The Bee喝咖啡并且嬉闹,直到他们因为太吵受到店员的白眼,这时他们再赶快去伦敦的AceCafé咖啡馆做相同的事情。
关于CafeRracer一词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两个年轻男孩在咖啡厅旁骑着他们的皇家恩菲尔德竞速,一名路过的卡车司机看到了,为了表达对他们在街头竞速这一行为的愤怒,指着他们骂道“你们不是真正的赛车手,你们也不是Barry Sheen(一名英国职业车手),你们只是咖啡厅车手(Cafe Racer)罢了 ”
虽然卡车司机的话有些不留情面,但是年轻人们喜闻乐见地接受了这个称呼,并且将其视作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符号。
对速度的渴望,Ton-Up Club
二战结束以后的这段时间伴随工业复兴,英国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大大增多,这就造成年轻的工人阶级有了更多闲钱,就业市场的繁荣,也催生了信贷业务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资金,同时随着上世纪50年代工业发展,市面上摩托车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再也不像是过去有钱的资本家才买得起,于是它突然变成了工人阶级小伙子们的象征性交通工具,对未来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们骑着轻快的摩托车直奔城镇。
为了获得更快的速度和在来往咖啡厅之间竞速,这些年轻人开始对他们的摩托车进行一系列赛车化改装,比如改装驼峰单座,分离式低手把,流线型风罩,升高脚踏,铝制油箱,并且抛去一切车上多余的东西用于减重,这也成为了后来Cafe Racer这种车型的标准印象,在这种追求更快的精神下诞生了Ton-Up Club。
Ton是英式俚语,指时速100英里,换算成我们常用的公里制则大概就是时速160公里,虽然今天你买一台能跑200km/h的车都不难找,但在上世纪50年代的条件下确实挺难,因此能达成这个速度的胜出者都会获得Ton-Up Boys的称号,而且他们喜欢进行一种叫"Record Racing"的比赛,其实就是以老式点唱机一首歌播放周期作为比赛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出去赛一圈最快回来的人胜利。
Rockers Vs Mods
在Rockers骑着他们的Cafe Racer赛车在街头狂飙的同时,另一个族群Mods也在兴起,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在生活方式上更显得“小资”的年轻人开始改装他们的Lambretta或者Vespa踏板车,在上面加装数目繁多的车头灯和反光镜,以彰显自己的个性。
与Rockers不同的是,他们并非追求速度的极致,而更多是一种精品的生活方式。
Mods通常身穿整洁时装,他们更喜欢听美国的蓝调和流行音乐,通常活跃在舞厅,这两个群体本河水不犯井水,但在英国媒体的煽动下某次群体暴力事件被指成两个群体的冲突,于是这梁子结下了,后面他们间形成的互相鄙视便不用再过多解释了,不过好在今天这样的传统并未延续,我们在各地的DGR骑行活动中看到骑不同风格车型的朋友们和睦相处。
从亚文化走向主流
随着70年代的到来,以专业制造商开始成为代表,一些知名的摩托车制造商开始主动生产Cafe Racer车型,包括意大利公司Ducati,Moto Guzzi和Laverda,甚至还有一些日本公司,例如Yamaha和Kawasaki。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Cafe Racer逐步发展变化成主流的公路摩托车型。
而今天,尽管现代摩托车在制造技术上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但是许多人依然对过去那种原始粗犷的玩车精神有所怀念,于是很多摩托车制造企业借此机会开发了不少复古车型。
不过如若你觉得那些精品复古车只能是大叔的“专车”,那可就未免显得有些太过刻板印象了,对于那些负担不起大贸进口复古车价格的年轻人来说,如今选择也很多。
比如赛科龙最新推出的复古车就很符合潮流时尚与性价比高的定位,自由版不到三万元的售价,给你传统英伦Cafe风格的外型呈现,简约紧凑且相当有质感。
同时RE3采用了跟RZ3S相同的380cc发动机平台,双缸水冷8气门,成熟可靠,最大功率27kW/9000rpm,最大扭矩达到35N·m/6500rpm,动力储备充足,同时全车采用现代LED光源,高强度摇篮车架,倒置前减震,辐条轮毂真空胎,前后ABS,全段不锈钢双出排气,在体验复古骑行氛围的同时享受现代配置带来的骑乘安全性。
对复古车迷来说,小众文化如今开始走向主流路线,这并非一件坏事,因为潮流总是在轮回,经典的审美总是会再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