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妈妈哭诉:叛逆的孩子怎么管教?以暴制暴从来不是最好方法

崩溃妈妈哭诉:叛逆的孩子怎么管教?以暴制暴从来不是最好方法

首页体育竞技叛逆赛车更新时间:2024-04-27

近日,美国迈阿密市的一位年轻妈妈Miriam,将自己6岁儿子的手放火炉里烤,因涉嫌虐待儿童被警方逮捕。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Miriam 6岁的孩子非常调皮,经常惹是生非。那天接儿子放学时,又有老师告诉她:“你儿子今天在学校殴打、霸凌女同学。”

这已经不是儿子第一次欺负同学了。她甚至还联想到,儿子还有喜欢*小动物的行为。

Miriam越想越觉得后怕。在害怕和怒火之下,她一边骂着“看你的手还敢不敢打人……”,一边把儿子的手放入滚烫的火炉里烤。

结果,这位妈妈的“虐儿”行为被热心人举报,并被警方逮捕。她的儿子也被送往寄养家庭,不再和这个“虐待狂”母亲住一起。

后来,Miriam在支付了7500美元保释金之后,终于被释放。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她忍不住嚎啕大哭:

我的孩子那么叛逆,我该怎么管教他?!新闻里天天都有触目惊心的例子,十多岁的孩子带着枪上学,在美国,枪支又那么容易到手!你们难道希望我儿子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吗?

——根据《每日邮报》、CBS新闻相关报道整理

这桩亲生母亲虐待儿子的案件在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

有很多网友认为,孩子不会天生残暴,他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当妈的没做好榜样。

……

有些网友表示支持这位妈妈的做法:

……

那孩子打人、欺负小朋友,到底要不要严惩?这位妈妈的做法是不是也有可取之处呢?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首先,孩子的暴力行为不同于成人,我们一定要区别看待。

当发现孩子有打人、*死小动物等行为的时候,有些人喜欢给孩子贴上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的负面标签,甚至质疑孩子会不会发展成一种反社会的人格?正如新闻里那位妈妈一样。

心理学家提醒我们,孩子在7岁前,最好不要用道德的标准来评价孩子的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对生死、受伤、病痛等并没有特别深刻的体验。

譬如说,我们在跟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说这条鳄鱼把这条小鱼给吃了,对小鱼来说,其实挺可怜,他没有生命了。但是孩子一般都会认为,这挺正常的。小狗和小猫打架,小狗受伤了,他只是觉得挺好玩的。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并不会把这些事情看得很严重,不像大人,很容易上升到道德的范畴去理解一个事情。

其次,“以暴制暴”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这位妈妈用了比较残忍的惩罚方法,想让孩子彻底记住不能打人、不能欺负人的规则,她的逻辑和很多人提倡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样的。

持有这种育儿观的父母,可能并不一定像这位妈妈一样极端,但是采用打骂的方式“以暴制暴”却是比较常见的。

然而,这样的育儿方式并不是好,有时候,打孩子可能会当即管用,但它带来的副作用却远远大于这个暂时的管教效果,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感受到打骂的力量,在下一次和小朋友一起玩时,更喜欢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所以这个方法我一直都不提倡用。

02

当孩子出现打人等行为的时候,更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去找到,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当我们分析孩子的行为时,一定要把它放在身心发展规律的背景下来看,这样会让我们看问题更客观。

孩子不会说话之前,用打人吸引父母关注。

孩子在没有发展语言之前的打人,尤其集中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是他们在用“打人”引起你的关注。

因为他还不会说话,但刚好他的手部的运用已经可以很自如了,所以在想要特别获得你的关注时,他就可以用动手的方式告诉你,“妈妈我需要你关注一下我。”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握住孩子打过来的手,温柔地说,“你是不是想……你可以这样……”然后,将正确表达愉快和亲密的方法,演示给孩子看。

1-2岁孩子打人,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很多孩子这个阶段打人,是他在表现一种情绪。

这个情绪可能是很兴奋的。有一个词叫“手舞足蹈”,孩子高兴的时候就是如此。不过,孩子还没有任何边界概念,手部力量也还没有发展好,没有轻重,所以他们就会失控打到你,而你也的确会认为,孩子打人了。

有时候,孩子的情绪可能是愤怒的。他可能用这种“打”,在表达一种愤怒的情绪。慢慢地,当孩子的很多需求没有得到父母满足或者回应的时候,也有可能是想做的事情被父母拒绝的时候,会主动发出“打”的行为。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宣泄情绪,比如孩子正要打你,你拉起孩子的小手,玩个游戏,同时配儿歌:“爸爸看、妈妈瞧,宝宝的小手在这里;爸爸看、妈妈瞧,宝宝小手不见了……”同时,在游戏中,孩子也学会了:我不高兴的时候,除了打人,还可以做点别的事情。

3岁以后打人,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3岁到6、7岁的大孩子,他们的打人行为,更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即孩子极度的渴望,父母能够跟他在一起,去看见他,去感受到他的存在。

所以,这个时候大人不要对孩子的打人行为上纲上线。比如有的父母会觉得,这孩子有暴力倾向,必须得要好好管管才行。殊不知,对孩子而言,这个时候,孩子能控制的身体范畴也就是他的手,他的胳膊,他的腿。他在用他能够利用的全部力量,在向父母发出一个信号:爸、妈,你们需要关注一下我了。无论是心理上的需求,还是情绪上的变化。

03

当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说,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他刚出现打人行为的时候,背后的心理原因基本都不出于上述讲到的三种情况。

但如果父母应对方式不恰当,或者说矫枉过正,就会让孩子的打人变得复杂起来,让打人行为固化。而且我们发现,很多3岁以上的孩子,之所以经常在社交中习惯用打人方式去解决问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父母教养方法不恰当。

下面两种是最常见的被复杂化的孩子“打人”的情况:

大人做了坏的演示和坏的榜样,孩子因此学会打人。

当孩子学会用打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时,往往是被大人教会的。

大人教会孩子打人的过程,一般有下面两种情况:

强制性管制,会强化孩子的行为。

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一般会迎来一个“爱打人”的高峰期,男孩子尤其明显,因为男孩子天生具有一种激素叫睾丸激素,睾丸激素的分泌就会使得男孩的力量、速度、爆发力等,都会比女孩子强。

所以,当一个小男孩发现,有一个小女孩来跟他抢玩具,他一开始会在愤怒情绪的驱使下,上去把玩具抢回来。随后,他会发现,自己的力量让小女孩倒在了地上,或者吓得哭了,跑了之类。这样,孩子就会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奏效的。

这个时候,如果身边的大人不及时引导,而是大呼小叫,或者严厉批评,孩子就更能够感受到自己那个攻击性行为的“威力”之后,他还会继续用下去。

到此,我们大致可以判断:

上面那个新闻里的小男孩,他之所以经常打人和欺负同学,也可能是因为妈妈采取了类似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所致——从妈妈残忍地将孩子手放入火炉这个行为,我们可以猜想,平时,孩子如果出现打人的问题,妈妈可能也不会试着去读懂孩子,而可能会武断地给予严惩。

然而,对孩子强制性管制,会强化孩子的打人行为。渐渐地,孩子越来越管不不住了,妈妈的无力感和挫败感也越来越强,最后情绪爆发,将孩子的手放入火炉。

04

清楚了孩子打人背后的心理原因,那么合理的应对办法也就出来了:

对策一: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作用,然后给孩子一个替代选项。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在2岁左右,频繁出现打人行为,那么父母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做了坏演示、坏榜样呢?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

另外,2岁的孩子可以沟通了,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

宝贝,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孩子知道,当你说他不对,或者当你剥夺了他的一项行为的时候,他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宝贝,你不能去打这个小朋友,你可以和小朋友交换玩具玩,或者轮流玩。

不给孩子任何其他选择,只是一味禁止的时候,孩子会认为:我太可怜了,我被禁锢了,太难受了。给孩子提供另外的选择,孩子就会知道:我不做这个事情,我还可以做别的事情。我是自由的;我可以为自己做决定,我还有力量。

对策二: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消耗孩子的多余精力。

都说孩子越动越聪明。排除了多动症的一些标准,孩子们的确是需要大量运动的。他们一方面在运动中学习,一方面也在运动中宣泄心中的一些过多的能量。

所以,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增加一些运动量,让他做更多地活动。不只是体力上的活动,动脑子的活动或游戏也可以消耗能量。

只要我们真的和孩子动起来,孩子玩尽兴了,你会发现,孩子的专注力和情绪稳定状态,会持续得更久。

对策三: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引导孩子用其他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你家的孩子已经3岁以上了,尤其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常常通过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且遭到其他小朋友家长的投诉,或者老师的种种不满,那我们一定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大事情去处理了。

父母需要不断地跟孩子重复,帮孩子建立新的行为方式。

我们可以跟孩子沟通:“这个事情,我们不通过打的方式,而是通过别的方式,能不能行?”在这样的沟通中,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可能有哪几种方案,并且把每一种方案的后果都告诉孩子。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了。他们是可以分析事情的,也懂得结果为何,以及他们喜不喜欢那个后果。

所以,我们需要跟孩子一步一步去分析。最终让孩子明白,打人的确是一种解决办法,一些情况下它能解决问题。但是它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更有利的方式去解决。

这个方法,可能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花费更多的时间,虽然可能不能马上看到效果,但这是真正解决孩子社交问题的办法,比起批评、打骂的方式,能够对孩子产生更有益影响。

尽力去尝试吧!虽然很难,但值得我们为之付诸努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