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omplete Car?
时至目前,国内仍没有一个关于Complete Car的专属名词,而坊间一般称之为完整改装车或者改装完成车等等,但意思只有一个,就是在普通量产车为基础、在销售前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能拥有合法上牌手续的车辆,无论是官方还是官方认可的都能算入在内,而目前国内最广为熟知的是梅赛德斯-AMG、宝马的Alpina等,而日系斯巴鲁的WRX STi系列也属于此类。
图:类似这样的挂着“無限MUGEN”的图片和作品有很多,可以说是到了不胜枚举地多,但这类作品大多是将改装零件堆砌上去后的海报车或者概念车,它们都没有量产车的意思。
本田旗下的M-TEC成立于2004年4月1日,其前身是1973年由本田宗一郎长子本田博俊创办的“無限Mugen”。因为某些变故,本田直接成立的M-TEC继承了之前“無限”的所有业务及其品牌使用权。而对于国内的本田车迷而言,虽然坊间有众多专改本田的品牌,例如Spoon、J`S Racing等等,但以作为精神领袖般存在的“無限Mugen”,相信各位本田车主对其产品基本是没有抵抗力的,自己的爱车多多少少也会买上一两件正版撑撑门面,即使你再喜欢“Type ONE”或者“兿”字的改车理念。关于Mugen的历史,我们会专门写一篇,今天就不再叙述。
無限Mugen品牌自从归入M-TEC管理后,其产品发展战略发生了很多变化,例如一些市售的高性能机械零部件、尤其是赛车专用零件的供应量开始减少,外观内饰的产品增加,赛车业务也越来越专业,例如开始卖NSX GT3基础版赛车等等,而当中有一个非常大的举措就是开始推出Complete Car业务。可能看到这里就有新人不同意了,本田不是老早就开始有改装车、改装零件卖了吗?这个跟Complete Car不是一样吗?这里的回答:真不是!在HONDA Civic Mugen RR没推出前,除了赛车以外,所有面向街道使用的车辆改装作品均是以Concept Car概念车身份出现的,如果获得市场认可,才会分拆为零件进行销售。而接下来介绍的三辆名为RR、RZ和RA的量产改装车,则是通过Mugen直接接到量产车进行全面升级的车型,换装的升级零件未必能在市场上全套买到的,而且关键是,这些车型只能在指定的销售店里买到。
最早登场的是Complete Car是基于思域Type R(FD2)为基础改造而成的Honda Civic MUGEN RR,车架代号同样是FD2,其发布于2007年6月28日,并于同年的9月13日开始销售。限量300台、车身颜色只有米兰红、当时售价为477万日元的MUGEN RR在接受申请开始后10分钟便售罄。该车堪称当时市场最强大的两公升自吸引擎轿车,没有之一,那些来自欧洲的两公升涡轮可以说完全不是对手,因为笔者曾有幸试驾过此车,其爆发力、变速箱衔接等人机性能都比当时的手动档GTi高出足足一个层次,加上前麦花臣后双摇臂的悬挂布局,及一改EK9时代无尾箱设计导致的前重后轻的前后配重比例,让这台只减轻了15公斤(全重1255公斤)的MUGEN RR在日常街道上确实难逢对手。而在MUGEN RR之后其实“無限”还推出过另外一台量产车,名为MUGEN RC,同样基于普通的FD2,引擎等也基本不变,但全车作了刚性提升工艺、基础赛车化布局等,符合当时的N组规格,只不过此车属于赛车,虽然量产过,但跟日常用车基本没什么关系。
图:对于MUGEN RR这台车相信不少车迷早已深谙其强大,但笔者最欣赏的还是M-TEC对它的升级改造可谓是事无巨细、诚意满满,只要你开过它、接触过它,自然会被它的改装诚意所折服。
图:首先是这台K20A引擎,从原来的225匹提升至240匹,而这15匹峰值马力对于一台需要量产300台的引擎而言并非易事,毕竟量产车和改装车在改装升级思路上是两码事,量产车需要稳定性、耐用性、经济性等等方面的考虑,而改装车则不需要,自己用得欢即可。
图:凸轮要比原厂的K20A要高,也就是气门开启深度更大,为此,除了更换了凸轮轴外,气门弹簧也需要一并跟进。
图:进排气的改进也是增加15匹马力和1公斤扭力的主要功臣,进气管横截面积增大30%,还有4-2-1排气芭蕉和全新的三元催化器,排气管径从54mm增大至60.5mm。全段排气减重5.7公斤。
图:带回压设计的双出尾鼓,不至于太吵、又能保证低扭获得提升,这不是那种只响不快的街头改装排气思路。
图:铝合金的引擎舱盖,亲切感受过,确实做得很薄,相比原厂的钢板减重3公斤。
图:除了采用碳纤维材质外,前后保险杠都加入了许多空气动力学附件,例如下方的制动系统风冷导管。
图:车底后部的导流板,用以加速车底气流的流速,形成真空效应以增加下压力。
图:前后保险杠均为碳纤维材质,而且整个过程均为人手制作,300条哦。而且,如果车主万一撞坏了,根据新车购买的记录,要车主拿条坏的换一条好的。
图:铝合金锻造轮圈,从原厂的7.5J增宽至8J,但每只的重量却减少了2.6公斤。
图:驾驶舱采用红黑色相陪衬。
图:内饰部分最抢眼的莫过于这套三联表,水温、油温、油压,来自Defi的代工品。
图:同为320mm的前制动碟,可以发现其碟片结构与原厂完全不同,更为轻量化(轻10%)的同时也能获得更佳的散热效果。
图:MUGEN RR专用的聚氨酯材质座椅由RECARO代工,相比Type R的座椅每个要轻3.5公斤,乘坐重心下降5mm。
图:波棍长度缩短了25mm,令档位行程缩短了14mm,可以另换档速度更快且更精准。
图:MUGEN RC是RR停产后又一辆Complete Car,只不过它过于专业赛车化的改装跟普通民用车完全两码事,销售对象也是车队用户。
2012年9月27日,本田在日本国内市场发布了小改款的CR-Z(ZF2),也就在同一天,M-TEC紧跟新车的步伐发布了Honda CR-Z MUGEN RZ车型,跟之前的MUGEN RR的处理手法一致,新车于同年11月26日正式上市订购,限量300台、外观颜色只有蓝色,内饰为蓝黑相衬,售价444.9万日元(当时的CR-Z卖270万日元)。
图:很明显地,MUGEN RZ的推出其实是要配合2012年2月开始参战Super GT赛事GT300组的CR-Z GT,只是CR-Z GT使用的是J35A为基础打造的2.8公升V6双涡轮引擎、由“TEAM無限”直接参赛。
MUGEN RZ依然使用代号LEA-MF6的轻度混合动力,这台引擎的前面的LEA汽油引擎其实是基于L15A引擎的,排气量同样为1496cc,压缩比10.4:1,但在無限看来,原来的LEA引擎只能在6600转时产生峰值的120匹马力及4800转时的14.8公斤米扭力,对于长时间会使用到汽油引擎动力的轻混形式并不能让CR-Z健步如飞,于是,MUGEN为其加入了一只最高转速可达12万转的涡轮离心式机械增压器,配以中冷器减低进气温度,同时通过ECU管理程序匹配工序,让原车的三段驾驶模式都能获得增压值不同的对应效果。这个机械增压系统的加入,让MUGEN RZ的峰值马力比原车高出30%,达到156匹,扭力则延后至5200转才发出18.9公斤米。后面的MF6则为一个144伏的交流同步电机,能产生20匹马力和8公斤米的扭力,跟ZF2的完全一样。至于唯一搭配的传动装置六前速手波的齿比也跟ZF2相同。
图:除了外观全数用上MUGEN的空力套件外,此车最大的改动莫过于引擎及悬挂制动升级了。
图:动力系统升级部分,在原来LEA-MF6的汽油引擎部分加入了离心式机械增压器,峰值马力提升至156匹,且能与原厂的3个驾驶模式相匹配,这是普通街外改装商很难实现的。
图:不单是峰值大幅提升,关键是全段动力曲线的变化,从怠速开始就有跃升,尤其在手动车型上、这种变化尤为明显。
图:不同于普通的罗茨式机械增压,离心式机械增压器的原理更像涡轮压缩侧,空气被压缩后温度会升高,所以有中冷器的帮助能大幅提升燃烧效率,这个原理,無限不可能忽略。更大的动力输出必然需要对机油进行冷却,油冷器成为了必须品。
图:中至尾段排气也必须进行升级,毕竟有了增压器,引擎从负压变正压的工作方式后,排气量也会有所放大下,吸得多自然呼得也会多。
图:一如既往地,MUGEN的避震机一般都由SHOWA代工,这次也不例外,这套無限避震比原厂的要粗壮(前粗2mm、后粗5mm),配合上SWIFT的弹簧(前2.4K、后3.5K)让车尾稍稍走快了一点和降低了15mm离地距离后,MUGEN RZ的操控性能更上一层楼。
图:制动部分也加以修改,前碟直径从286mm升级至300mm,厚度从21mm升级至25mm,拥有更高的热容量下,制动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热衰减的情况得以改善。
图:轮圈升级为17寸,轮胎则配上了205/45R17的邓禄普DIREZA Z II。
图:驾驶舱跟普通CR-Z最大的分别是蓝黑色的配色、只有手动档、和外加了一只进气压力表以方便实时监控机械增压值。
图:如果开过CR-Z的就会知道,不像FD2那样能看到自己的尾翼,在CR-Z上你从车内车外后视镜里基本是看不到自己装了尾翼的,那块天空是个盲点。
2015年4月,本田推出了被期盼已久的S660,但如果你仅仅将之视为一台Kei-Car那就太小看本田的野心了,首先它是配合着第二代NSX(NC1)而来的,就像过去第一代NSX往下还有一台Beat(停产于1996年)那样,形成MR布局的高低搭配,买不起NSX不要紧,买辆Beat或者S660吧,一样乐趣满满;再者,本田重新起用了“S”这个车系名称,这对于本田的意义,相信之前有看过我们的“S车系历史篇”就知道,S2000在2005年停产后就再无Sxxx面世,这次来了这么一辆虽然只是Kei-Car级别的S660,那谁都会估摸着会不会有S1000?S......
图:传说中的S1000?只能算是一种期待吧。
2016年5月,基于S660基础上,“無限”推出了第三辆作品,这就是MUGEN RA。限量生产660台,有红、黑、白三个颜色可选,内饰部分则全部为红色座椅。不过,不同于前两款堪称“技惊四座”的RR和RZ,RA因为定位是Kei-Car级别的量产车型,所以在动力系统方面不能超越“红线”,S07A引擎的动力输出依然只有64匹,即便是Mugen为其装上一条尾段排气也亦然。动力不能改,但操控性能可以,原装的S660采用MR布局下已经获得了近乎完美的前后轴配重比例(45:55),悬挂采用前后麦花臣式设计,而在此基础上,Mugen首次找到了德国Bilstein为其代工了一套绞牙避震套件。其他的改动就主要集中在外观和内饰部分。M-TEC最后也没有发布过到底660台卖了多少台,以289万日元的售价跟普通版222万的对比看,相信能卖完,毕竟以無限的号召力和与众不同的配置,起码换了是笔者,会掏这个钱埋单的。
图:只有三个颜色选择,换了是你,会挑哪个?
图:碳纤维的中网格外醒目,甚至比那个小小的“RA”徽章更显眼。
图:对比一下,下面是零售版的Mugen空力套件,相信绝大部分的车迷第一时间会选下者,但没办法,MUGEN RA是对应新车市场的,有很多法律法规自律规则需要遵守,所以低调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尤其是Kei-Car,不然也不会不敢改动力参数了。
图:唯一涉及到动力有关的部件就只有一条尾鼓,声音稍有不同、围嘴设计更特别,仅此而已。
图:换上了两张价值不菲的真皮座椅,波棍头等,对了,这台RA同样只有6MT配置。
图:也算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记吧,仪表上的多功能显示屏上有“無限MUGEN”字样。
图:由Bilstein代工的绞牙避震套件,前后均采用倒立式设计、单筒式机芯,上下调整高度有25mm。
图:轮圈由BBS代工的锻造款式,前15×5J、后15×6.5J,四颗轮圈的总重量比原厂的要轻5.8公斤。
看完这三辆真正属于“無限MUGEN”的Complete Car之后您有啥感想?有否荡涤了对于这个品牌的认知呢?如果你视作为“平常”、“小儿科”、甚至“改得都没我的好”......那其实说明您的思路也仅停留在“改装”两个字上,而对于“無限MUGEN”来说,每一款量产的研发到诞生,其实都是一种思路的洗礼,而当中涉及到的高深,更非普通汽车从业者甚至所谓的汽车工程师们能理解,更何况我们一介普通车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