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幽、冷寂、悠远的特点。
2、将抽象的“秋思”具体化,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之夜月色如霜、露桂飘香的特点诗人一、二句写景:“地白”突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树栖鸦”为“鸦栖树”的倒装,烘托了夜的静谧;“冷露”写人的感觉,突出秋夜的凉意;一个“湿”字,既突出了秋夜露水的浓重,又说明诗人伫立的时间长久;“桂花”是中秋的节物,暗指今夜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使之更有典型意义.诗人从视觉、听觉、感觉、嗅觉等角度,为我们描摹出了一幅“月色如霜、露桂飘香”的幽寂、凄凉的“中秋月夜图”,用景语引出后面的情语,不言凄伤而凄伤之情随景而出。
(1)静谧、寒凉
(2)①“萤远入烟流”描写了月下萤虫远飞,光亮流逝在清冷的月光和弥散的烟雾中,诗人不仅观察细腻,且表现出一种惆然自失的淡淡愁绪。通过“萤火”流露“寒意”,在写物方面确实很见功力。②冷露无声湿桂花" 。“桂花”可看作实指(中庭桂树)也可视为虚拟(月中桂树),秋露从天而降,沟通天地,将桂花沁湿,使人在十五的月圆之夜感到冷清,诗人由“露湿桂花”引发“秋思”,在写物方面亦表现出相当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