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梦说
编辑/光梦说
引言最可塑的寄生生物是什么?
是人的想法!
城市反转,万物崩塌,游走在现实和梦境中的一群人,最终脱离虚幻,回到现实。
关于梦和 《盗梦 空间》梦是人类最普遍的心理现象之一,并非是随意的心理产物,因为它在精神体系中具有重要目的。梦有助于保卫睡眠,促进在想象中解决某些需求和冲突,在现实生活中解决这些问题可能过于危险。
梦提供了释放本能引发的紧张情绪的途径,同时允许人们处理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处理的破坏性创伤经验。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作品《盗梦空间》完美地呈现了关于“梦”的一个独特自由的电影叙事。
主人公Dom Cobb是一个专业的梦境窃取者,通过仪器的辅助能够进入他人的梦境,从中窃取秘密以获取利益,Cobb的妻子同样沉迷于梦境研究,但因此而去世,导致Cobb长时间流浪,无法回家。
为了回到家中,Cobb必须完成一项与过去不同的盗梦任务,即将意识植入他人脑中。任务的过程充满了Cobb与内心深处挣扎和抗争,最终使他难以分辨梦境和现实。
电影中的主人公Cobb在梦境中处理着那些在清醒状态下难以面对的破坏性创伤经验,与研究者欣西和坎贝尔所论述的梦的功能相呼应。
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追逐和打斗场景,这在好莱坞电影中已经司空见惯。然而,这次诺兰的电影引人注目的部分在于其精心挑选、巧妙植入和传递的精神符号,这正是电影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它遵循了好莱坞式的制作模式,满足了大众娱乐时代的需求。影片精心选取了大量精神符号,而这些符号以及它们背后的隐喻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在《盗梦空间》中所制造的梦境仿佛就是现实的延伸,男主人公的困扰在某种程度上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共鸣。
诺兰通过电影的形式,以娱乐为名,深入“抓取”每个人内心深处。梦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精神活动方式,带来了每个人独特的体验、困惑和不安。
影片中的梦境与非梦境,现实中的现实与非现实,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揭示了人类生活的中介世界:我们又怎么能确定自己不是在梦中的梦呢?梦中的世界同样是真实的,真实的存在取决于个体的脑海。
这些符号将我们引入一个充满奥秘和探索的世界,唤起了人们对于意识、现实与虚幻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电影的深入探讨,观众被引导去思考人类心智的复杂性以及现实与想象之间的交织关系。
精神符号的还原与意义的生成本文的核心在于运用符号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回溯源头,美国哲学家兼逻辑学家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认为,符号学不仅包括语言世界,还可以涵盖一切事物。人类的行为、表情,以及外部物体都具有表意的功能。
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在各个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约翰·费斯克在《传播研究方法》中讨论了传播研究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将传播视为信息的传递,费斯克称之为“过程学派”;另一种是将传播看作意义的生成与交换,着重关注意义系统,费斯克将其归为“符号学派”。
在符号学派的框架下,传播可以被分为多种代码形式,如模拟代码和数字代码、展示性代码、非语言传播、详制性代码与限制性代码、广播代码与窄播代码等。
这些代码都共有许多基本特征,包括具备多种基本单位以供选择,传递意义,基本单位为符号,依赖于使用者的共识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彰显特定的社会或传播功能,以合适的媒介或传播渠道进行传递。
在传播研究中,符号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察,揭示了在不同媒体和情境下传播所涉及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因素。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传播的本质,以及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影响。
在芝加哥学派巨擘乔治·赫伯特·米德逝世后,他的弟子将听课笔记整理成了《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其中包含了米德最核心的思想——符号互动论。米德认为,人类心灵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力,能够通过符号来表达环境中的客体。
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精神也被传播符号学所采纳。弗洛伊德、荣格等社会心理学家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哲学思考和符号学思考。符号的世界是意义的世界,在其中除了物质存在外,还涵盖了精神的存在。
根据意义生成的规则,意义相对地相互关联,精神世界的意义生成与物质世界的意义生成共同构成了意义世界的景观。
亚里士多德曾将符号划分为三个部分:(1) 符号本身的物质部分(如“兔子”一词的发音);(2) 引起注意的指示物(某种动物范畴);(3) 它对意义的唤起(指示物承担的心理和社会内容)。
在当代符号学中,人们将(1)称为“能指”,将(2)称为“所指”,将(3)称为“意义”。符号学家皮尔斯提出了“能指”与“所指”的三种关系类型:类象、指示、象征。
类象符号的表征方式是符号形体与它所表征的符号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指示符号的表征方式是符号形体与被表征的符号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因果或临近性的联系,使符号形体能够指示或索引符号对象的存在。象征符号的符号形体与符号形象之间的表征方式仅仅建立在社会约定的基础之上。
《盗梦空间》中的精神符号,正是对情结与需要、意识与潜意识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类象、指示和象征。在这个精神符号系统中,通过两层符号系统的还原,不难发现符号背后的所指和意义,即“情结”与“需要”。
在精神分析学说中,"情结"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弗洛伊德曾谈到,情结是“一种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中活动的,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
荣格则指出,情结是由有关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
他还将"情结"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词典中,情结的特点有:
(1)发端于早年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中,对个体有独特的意义;
(2)被压抑的富有磁性的思想、经历、反映方式、记忆材料所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结一直潜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并以一定的方式影响甚至"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某些特定的方面,使生活总是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走。
电影中,Cobb对亡妻的愧疚久久存于心中,对儿女的想念已然以一种情结的方式存在于Cobb的精神世界。
他的行动正是围绕情结而展开,Cobb总是在梦境中与亡妻一遍一遍地亲近,亡妻与他在梦境中无法分开,不能忍受他人进入Cobb的梦境中,都是这一类的表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可以对电影中Cobb的爱的需求进行解释,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要可以分为许多种,而且分为多种层次。每个人都存在爱的需要,并且人们会通过行动来实现和满足自己爱的需求。
电影中,Cobb的爱的需求正是这样的一个展现:他渴望回家看到可爱的儿女,在梦境中不断重温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场景。
爱情与亲情的永恒话题在这里反复呈现,男主人公深沉而充满纠结的爱,激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做梦是普遍的精神功能,是人类大脑典型的功能。梦是无意识的冲动到达意识层面的途径之一,因为睡眠关闭了感官,大脑皮层渐渐进入抑制状态,梦本身得以原始的精神器官的方式活动。视觉形象往往取代了语言,思考变得古老而扭曲,并且有使用普遍语言的倾向。”
这是欣西、坎贝尔在《精神病学大辞典》中对做梦的进一步解释。
在“梦境”这个场域中,平时受到意识压抑的东西都悄无声息地显现出来,潜意识前所未有地得到了释放。
潜意识包含生命的各种本能和原始的冲动,尤其是性的本能。现实中人类世界的建立以理性为基,人们凭借理性作出自己的行为。
然后在人的梦境中,潜意识似乎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诺兰的电影中,潜意识的作用被放大了。
正是这种放大,有力地表达了作为导演和编剧双重身份的诺兰对梦境、意识与潜意识的认知。在富于张力的剧情结构中,观众接受了电影对梦境的表达,并迅速转向对自身造梦体验的回顾。
电影传达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强烈反叛。此处现代主义是相对于后现代主义而言的概念。现代主义起源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具体的时间界定上存在着争议。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将现代主义定义为“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小 结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和编剧的电影《盗梦空间》毫无疑问是2010年最受瞩目的影片之一,曾在第83届奥斯卡奖中荣获8项提名。
超越了纯粹的好莱坞娱乐,这部电影不仅以其精湛的演员表现和引人入胜的叙事吸引人们,还蕴含着诺兰十年辛勤打磨的故事深意。
通过艺人们出色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叙事,诺兰在影片中深入探讨了许多严肃的议题,例如真实与虚幻、潜意识与意识、自我逃避与自我救赎、*与满足等。
他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向观众呈现人性和人生的思考,电影本身也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包括电影的名称,都带有深远的涵义。
符号的吸引力在于不同的人能够诠释出不同层次的意义。对于许多电影观众来说,这部作品可能仅是一时的文化享受,但通过对整部电影的符号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者们能够揭示出创作者在影片中所隐藏的深刻寓意。
电影《盗梦空间》巧妙地吸引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圆满地达到了娱乐的目标。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中盛行的大众传播和娱乐形式,这部影片引发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本质的更深入思考。每年全球都有超过5000亿美元用于娱乐活动。
而《盗梦空间》之所以与其他电影不同,是因为导演诺兰在其中成功地传达了普遍的情感,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后现代性失去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诺兰本人的生存经历和人们的精神体验。观众被深深触动,因为这部电影能够触及他们内心的灵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