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广场大红灯笼怎么升起来?)
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东西侧路上,70个大红灯笼高高悬浮,营造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充气、转运、施放、看守、收回……这些操作背后,401位北京体育大学的志愿者们在挥洒汗水。
“9月30日下午,我们就在学校开始接受安检,晚上9点左右赶到天安门广场。在广场上,先要把所有设备卸下来,然后开始充气。”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周启迪介绍。两辆充气车能同时给12个灯笼充气,每个灯笼充约20分钟,所有灯笼近3个小时才能充完。
充完气,再把灯笼一个个运到指定点位上。“灯笼下面,有五根系留绳,正中间的是主系留绳,四周还有四根副系留绳。每根副系留绳下都有250公斤重的镇铁。这些,都靠志愿者们推着小车来搬运。”周启迪说。
今年6月份,北京体育大学接到任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期间,配合设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某院某所,在天安门广场施放灯笼。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志愿者政治素质、身体素质都要好。学校特意从竞技体育学院、体能学院、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中国武术学院选拔志愿者,其中95%以上是国家一级或二级运动员,还有武术套路全国冠军。
队伍组建完成,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训练深度融合。
“灯笼要早早的升起,志愿者却是最后一批撤离,服务时间长,在广场上要从夜里一直坐到第二天中午。学体育的学生不怕动,就怕耗。我们就从‘小我’到‘大我 ’、从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等角度和同学们深入谈心,围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周启迪介绍。训练期间,每周一、三、五上午还拿出三五分钟组织演讲,让同学们有机会在集体场合抒发爱国情怀,畅谈训练的心得体会,不少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因此有了提高。
6月底,训练开始,同学们被分为充气组和施放组。充气组要提前两周训练,60个人被分成12个小组。“这真是让壮小伙干绣花的活儿啊!”充气组队员、休闲体育专业大四学生张景全说。
施放灯笼听着简单,做起来复杂。每一步都要从头学。
第一步学扎口。充气灯笼有一个充气孔一个放气孔,充气前,要把更大的放气孔先扎上,用长长的塑料带将口缠紧,又不能太紧。“扎完后要做充气检验,第二天再回体育馆,发现灯笼撒气了,心里满满的挫败感。”张景全说。慢慢找到手感了,这一关才算通过。
第二步学折叠。充气灯笼分内囊和外囊,运输过程中要折叠好存放。直径5米的大灯笼平放在地上,小伙子们蹲成一排,像叠衣服一样一点儿一点儿把它叠起来。充气前,再把它展开,把内囊送入外囊里面。“一个人抓着内囊的一头,从外囊的口爬进去,一直爬到顶部,只能匍匐前进。第一次觉得特别好玩,多了就非常枯燥,而且外囊里面空气很差,也特别憋闷。”充气组队员、体能训练学院大二学生孙钦畅说。
第三步,连绳。把主副系留绳都拴到灯笼上。
第四步,安装云台板。要把灯笼的口撑开,云台板贴合上去以后还要翻边包进去。这也是个考验细心的活儿。
第五步,充气。氦气从气瓶里出来,凉凉的,第一次充,大家对氦气都没有感性认识,心里超级紧张,手上身上都是汗。充气的时候,气压很大,灯笼的口衔接不好,充气管很容易弯曲,充气的时候常常需要跪着或者半蹲。充气过程中还要有4个人拉拽着灯笼四周的绳索,让灯笼一直保持垂直状态,随时监测充进灯笼里的氦气体积,直到灯笼变得滚圆。
充完气后,志愿者们至少要5个人一起配合,才能对灯笼进行转运。拉车的要控制车速,遇到拐弯要增大转弯半径,四周拉拽灯笼的志愿者也得保持队形,否则灯笼会发生歪倒。
“灯笼里充满了氦气,别看飘起来只有30公斤,可是每个灯笼直径5米,一有点儿风,拉拽的力度就会成倍增加。”孙钦畅说。
灯笼运到位、升起以后,志愿者们就要坐在小马扎上,在灯笼下进行漫长的值守。
坐着也不是休息,还要做好应急准备。
负责灯笼升降的郭晰哲,每天都要在模拟器上不停地摇着把手练习收灯笼,要把升降灯笼的速度控制在4分钟左右。郭晰哲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紧急迫降”训练,为应对极端天气,如遇到六级以上大风时,要在1分钟内将飘浮在空中的灯笼降下来,特别考验体力。
“别看只有短短1分钟,那可是要把在风中不断被拉扯的灯笼从20多米的高空拉回来。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快!训练一次胳膊就酸得抬不起来。”
坐在自己的岗位上,广场上的热闹基本只能靠听,但同学们心中依然充满自豪。
“现场的感觉太震撼了,挺光荣、特自豪。”同学们说,“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参与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盛典中,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