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最近提到一个新概念,很有意思,叫“终活”,很适合今天跟大家谈谈。
它指的是从50岁开始,你就应该“收拾”自己,对闲置物品进行大量的断、舍、离;
60岁前后,要把自己所有的银行账户,归结到一个账户上;
70岁的时候,要做好准备,搬到闹市区的公寓去住;
75岁之后,要把自己的所有个人物品,收拾到只要一个手提袋,提起来就可以走……
到80岁的时候,你就要跟给你收拾后事的人,做简单的交代,不要给他们添麻烦。
有网友看完后,感到很伤感、心酸、人生好凄凉;而有人则认为大可不必,60多岁还在工作,80多岁还在跳舞、旅游的老太太也大有人在,开心更重要。
但似乎大家都对这一句话很有共鸣: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在清明节这个谈论死亡最合适的日子里,你是否也思考过生死的问题?
大部分人是忌讳谈论死亡的,似乎死亡是一件令人很恐惧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我们未必需要像“终活”那样去规划余生,但如果不把“生死”这件事悟明白,又如何知道该怎么活?
人生下半场,你是否也想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告别?
假如生命只剩半小时
你会怎么做?
曾看到一个采访,66岁的徐舒,满脸红光喜悦,面对镜头讲述着:
“有人问我,生命最后的半个小时你干嘛?
我会用10分钟画个淡妆,让自己漂亮一点;
然后再用10分钟跟你们每个人告别;
最后10分钟,你们谁也别打扰我,我要一个人去体验。
因为我对死亡特别好奇,没有人告诉我从此岸到彼岸是怎样的过程。
我觉得会像我父亲一样,死亡是一个很惬意、很温暖的过程。”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如此欣喜地欢迎死亡的到来,不禁想问:她是怎么做到毫无恐惧的?
原来,徐舒也曾经历巨大的生死考验。
在母亲患病时,她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送进ICU,痛苦不堪却无能为力,决心要找到让一个人“最舒服”的离开方式。
于是,她成为了海淀医院安定病房的,临终关怀志愿者。
在这里,她说:“我们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帮助患者有尊严地告别。凡事以患者感受为主。”
也是在这里,她好好送走了自己的父亲,没有遗憾,因为父亲没有受罪,她也和父亲表达了对彼此的爱。
最后那一段时间,她握住父亲的手说:
老爸,您即将开始下一段路程,请跟着光走。无论如何,我都会拉着您的手,陪你一起,走向爱与温暖。
如今,徐舒面对着自己的乳腺癌,已经做好了全然的准备。
她提到自己患癌后,反省自己的前半生都白活了,按照父母的标准、好妻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讨好。
但现在,她完全为自己而活,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样哪怕死亡随时到来,她都可以欣然欢迎。
由此可见,做自己、爱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晚。
因为只有充分地活过,你才能好好告别。
任何的告别,确实是让人挺伤感的,我曾经也在离别中放声大哭,以为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可是,告别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
曾有一位智者,在小女孩问“我的小狗死了,我如何才能不那么悲伤”时,他循循善诱道:
假设你非常喜欢天空的一片云朵,但是云朵突然不见了,你觉得朵云死了,你感到很伤心,不知道云朵去了哪里。
可是如果你有时间去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你的云朵并没有死。
云朵变成了雨水,当你看着雨水,你就看见了你的云朵。
当你专注喝茶的时候,你看到雨水在你的茶里,你的云朵也在你的茶里。
你可以说,你好啊,我的云朵,我知道你没有死,你以一种新的形态活着。
所以,小狗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能看得够深入,你会发现你的小狗,转换成了一种新的形态,继续存在。
小女孩听到这里,欣然笑了,在某个层面,她知道她的小狗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开始了一段新旅程。
连孩子都能感知到的部分,我们成年人却麻木了。
或许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去观察我们的人生,契入更深的本质,那对于死亡的恐惧就会大大减轻。
年近40岁
我有幸参加了自己的“葬礼”
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生命终局》,拍摄了临终关怀医生和病患的故事。
但,它其实是一部拍给健康人看的电影。
创始人米勒提到,临终关怀重要且唯一的原则:直面痛苦。为什么?
“因为我们痛苦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痛苦于健康与重病的差距。
当我们沉浸在这样的比较中,便无法体验到,每时每刻的自己其实都是完整的。”
那让我们痛苦的到底是什么?是对未知的恐惧。
害怕失控,害怕无常,更害怕不知道要怎样活着。
但也恰恰借由这份病痛,患者和家属在不断的选择和臣服中,放下控制,去直面痛苦,去走进未知,去真正活着。
最终,他们活出一颗“觉知”的心,能觉知什么是真、什么是爱、什么是美。
然后跟随自己的心去自然行动,不再受世俗框架的限制,去活出真正的自己。
我今年近40,曾经对死亡也是相当恐惧。
但去年,有幸参加了一次我的“葬礼”——和小伙伴们模拟我人生的最后时刻。
我舒舒服服地躺在垫子上,盖上被子,闭上眼睛,周围围绕着祝福我的友伴们,送我“最后一程”。
我发现,在躺下去的那一刹那,五官五感变得非常敏感。
伙伴们细细碎碎为我发送“祝福”的声音,都似乎放大了很多倍,让我倍感温暖、安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整个人生在我的面前快速展开,遗憾的、挫败的、成功的、欢喜的……
所有的好事坏事,都如此清晰地涌现出来。
更甚之,我仿佛看到自己白发苍苍,家人们、朋友们、侄儿侄女们都来和我告别,她们的爱和面庞让我再也绷不住了,泪流不止。
我如此地感恩,活着这一趟,收获了那么多的爱和温暖。
我问我自己:“你还有什么遗憾吗?往后余生你要怎么活?”
答案是:我决定在余生的每一刻,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尽可能地提醒自己,活在爱中,活在对每个人的感恩中。
当你直面死亡
你才思考如何真正地活着
我们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会先到来。
但也不必为此恐慌,正如66岁的徐舒,做好准备,活出自己,也可以欢喜笑迎。
那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活着呢?
一、走进自己内心,热烈地活一遍。
一位疼痛科的医生在照顾病患老人时,曾感叹:“生命到尽头,也没有一个人走进他(老人)的内心。”
这是因为,老人生病后其实已经想走了,可是他的子女、单位、领导,都出钱出力给他看病,照顾他,希望他能好。
可是他感觉自己好不了了,想要离开,却不能这样说,怕伤了人家的心。
这让医生感到很痛心,老人内心很憋屈的话,是无法走得很安详的。
那对于我们来说,与其期待他人的理解,不如自己走进自己的内心,看见自己,活出自己。
当我们把向外期待的目光收回来,才能好好倾听自己的声音,连接自己的力量。
当然,要真正听见自己的心声不是件容易的事。
往往我们听到的,是头脑中喋喋不休的焦虑、恐惧、抑郁驱使下的声音。
我们需要做很多的内在清理和修复,才能真正倾听自己。而卢熠翎老师3天“勇敢做自己”体验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诚挚地邀请你踏上这条活出自己的旅程。
跟随自己的内心,热烈地活过,才能在生命终局,问心无愧,不留遗憾。
没有遗憾,不是意味着事事成功,而是我勇敢地追求过,我对得起我自己,我可以对自己说,这一趟人生,值了!
二、紧紧拥抱爱的人,紧紧拥抱自己。
曾有一位临终的人表达过,患病后,最希望的是:自己能被所爱的人紧紧拥抱。
美国心理治疗师家萨提亚也曾经说过,人一天至少要有4个拥抱才能生存,8个拥抱才能维持生活,12个拥抱才能促进生长。
我曾经在家庭聚会时和家人们彼此拥抱,并说“谢谢你,我爱你”,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在我们之间流淌,情深如此,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所以,在这个当下,去拥抱每一个我们爱的人吧!
放下面子,放下害羞,紧紧地拥抱对方,表达最深的爱。
同时,也别忘了把自己拥抱起来,对自己说:你真棒!我爱你,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
不断滋养自己,滋养他人。
三、臣服于命运,行走在爱和感恩中
一位主持海葬多年的船长曾总结说:“葬礼中,感恩的意义要大于告别。”
他看到,很多人是通过葬礼来怀念、感激故去之人的恩情。
在对方活着的时候没有表达过感恩,成为他们很深的遗憾。
因此,我们有幸还活在这个当下,不妨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地向每个人表达自己的感恩。
感恩我的重逢,感恩我们的连接,感恩我们还能有机会表达感恩。
我的恩师曾经教导我们两个很重要的智慧,
在我看来,这个享受,不是欲乐的放纵。
而是真正认识生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后,放下执取的心,从爱出发生活,而不是从恐惧出发生活。
这才是真正地享受人生。
有生之年,只要有一天生活中没有欢笑,那一天就如已经死去了一般,已经浪费了。
所以,记得庆祝,记得快乐,你值得,你真的值得。
*本文由张德芬空间主笔团成员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绚彦
编辑丨李小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