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玩洋娃娃,女孩玩小汽车,孩子玩游戏如何突破性别局限

男孩玩洋娃娃,女孩玩小汽车,孩子玩游戏如何突破性别局限

首页休闲益智布娃娃对战更新时间:2024-04-30

二宝有个玩具在他的一众恐龙里显得非常特殊。那是一个亲戚在二宝还没出生时送的洋娃娃,亲戚当时以为他是个女孩。可是没想到,二宝非常喜欢那个娃娃,每天抱着睡,喂水,喂饭。有一次朋友来我家,对他一个男孩这样喜欢娃娃,感到非常奇怪,还问我怕不怕他变得很娘。我笑笑不语,问她家女儿是不是试过玩变形金刚,建议她让女儿玩一下。结果,小姑娘拿过来就给变形金刚盖被子,梳头发,玩的不亦乐乎,亲戚有些尴尬,直说这孩子没个女孩样儿!

游戏也有性别局限吗

玩具只是游戏的载体。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用性别来分类玩具、分类游戏的想法屡见不鲜。我曾经就是那个用汽车、手枪、工程类玩具给大宝玩的妈妈。但后来我发现,对于娃而言,玩具根本没有性别,这些差异其实是社会环境赋予的。

通常大家都认为女孩是柔弱而敏感的,男孩则是激进和勇敢的。所以在对待男孩和女孩玩游戏这方面,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对于男孩,家长会给他更多的探索和运动的机会。在小区的公园里玩耍,一般男孩都会带个脚踏车,或者拿着什么球,而家长在几十米开外的地方眺望;对于女孩,我们赋予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她们带着遮阳帽,拿着干净的小桶和铲子玩沙子,妈妈则在一旁拿着水壶和湿纸巾随时准备过去照顾。鲜少见有女孩会和男孩在空地上踢足球的场景。

既定的性别局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在游戏中有性别局限,并且区别对待是非常荒谬的,甚至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先天性别差异确实有,但父母、文化和后天的教育,能决定把这种差异扩大化,还是缩小差异。

从现行的教育上我们能看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实际上是扩大差异的。但其实,男孩也可以多愁善感善解人意,女孩也可以热爱挑战,勇于探索。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普遍价值观的看法。让男孩和女孩,都在不自觉的按照“自己的性别应该是这样的”来成长。现代社会设立的这种程序,让男孩变得不善于感情交流,越发孤独。而女孩不善于应对危机,而变得无力。

邻居家妈妈说,儿子上小学时候就已经很少和妈妈表露情绪了,就算有一些交流也只是说事儿。他既不会说,妈妈我觉得很悲伤,也不会说妈妈我今天真幸福。邻居说他可能性格比较内向吧,这点跟他爸爸很像,邻居经常笑说爷俩都是“酷男孩”,不怎么爱说话。

其实这种很难进行情绪连接的状况,也是很多成年人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以及家庭问题。就拿我邻居家的这个男孩来讲吧,因为父子俩都有这种固有观念带来的情绪表达障碍,父亲本来心疼儿子在外地工作,想要他回来。结果每次说出来的话都是类似“混不下去就回来”,儿子心里也清楚老爸的意思,但就是嘴硬说混不好就不回家。一来二去好多年两个人谁也不理谁。

如何用游戏突破性别局限

既然我们知道了这种既定的性别局限,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并不好。那我们家长在日常中怎么做呢?我认为,从孩子玩游戏中就可以突破这种性别局限。

劳伦斯·柯恩在他著名的《游戏力》里提到,游戏是男孩女孩突破性别局限的机会。

在孩子三岁左右,你会发现他们突然开始喜欢上了“过家家”游戏,不只是女孩子摆弄瓶瓶罐罐,男孩也开始扮演警察和超级英雄。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模仿和试验成人社会的角色特点,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性别角色。通过温柔的照顾一只生病的毛绒兔子,来体验女性角色;通过和臆想中的大怪兽斗争,体验男性角色。

所以,如果想要让孩子能突破对自己性别的刻板认知,家长可以从和他们一起游戏开始做起。虽然我们可能内心对这些游戏嗤之以鼻,就像我家大宝千百次的用一把破笤帚,打倒他爹这个怪兽,解救世界这种事儿。

但别忘了,游戏是个最有效的改变认知的方法。那么如何改变的呢。

1、尝试改变游戏的目标

在传统的男孩女孩分别进行的游戏中,最大的问题是。男孩只知道互相攻击,竞争,或者一起攻击,冒险探索。在他们的游戏中,很少出现需要动用真感情的环节。而女孩的游戏,就局限于摆弄木质下午茶具,给娃娃梳辫子,装模作样的切菜之类。但是缺少展示力量的部分,她们从来不知道,她们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而我们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目的是教会男孩情感的连接,教会女孩认识自己的力量。

2、转变玩游戏性别的思维

就像这篇文章的标题说的,儿子的洋娃娃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其实在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没必要认为女孩就喜欢粉色的梳妆台,不喜欢大轮船。男孩就会对机械和工具感兴趣。家长可以给娃创造丰富的选择机会,娃们也许会给你个惊喜。不但玩具的类别,其实颜色也都带着性别暗示,完全可以不必要给女孩粉色的,男孩蓝色的玩具。

闺蜜在女儿给自己儿童房挑选了太空主题(九大行星和宇宙飞船,一般男孩喜欢)以后,也觉得这很奇怪,为什么她不喜欢粉色的小猫咪呢?不过,最后她还是选择尊重女儿的意愿。

当女儿躺在太空主题的房间里,开心的翻来翻去的时候,她才明白,自己的这种思维转变,对孩子有多重要。

3、悄悄改变游戏的情节

不能否认,有些男娃就是喜欢霸王龙和变形金刚。那我们在陪娃的时候,就可以发挥无限脑洞。改变孩子游戏的一些“零件”。从而给他一种“男孩也不是必须如此”的感觉,然后加点情感连接在里面。

比如大宝很喜欢用两个变形金刚互殴,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它们”会不会很疼?有一次我们一人一个很傻的对打的时候,我扮演变形金刚说出了我的感受:啊呀,好疼啊,你为什么要打我。他觉得超好玩,也开始学着他的变形金刚说:因为你欺负小人(他的意思是小孩子),我很生气,我是正义的化身......

他开始使用表达情绪的词语,不仅仅是用对打来“假装表现勇气。”

对于女孩也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当她在玩“芭比娃娃化好妆去逛街”之类的情节时候,家长可以加入点拯救世界、追寻真我的元素。就像在当代的迪士尼动画片中,女性角色再也不是等着王子拯救的公主,相反都成了追寻自我的人。

Ps:给姑娘们来点新鲜的,告诉她们故事不仅仅是浪漫美好的爱情和生活,也可能有刺激的挑战和胜利的喜悦。

4、创造男孩和女孩一起玩的场景

男孩女孩在一起玩,能让娃们互相了解性别的不同。如果一起玩,女孩肯定不想打打**,男孩也会觉得买菜做饭很无聊。那么他们就必须妥协,最后中和起来。这样女孩也学会了如何玩对抗力量的游戏。男孩则必须在女孩子饱含感情的“过家家”中,学会如何表达情绪如何和别人情感连接。如果女孩不想一直在游戏里买菜做饭,男孩也不想总是打打**,他们就必须妥协,进行角色互换。这样女孩能学会如何玩对抗有力量的游戏,男孩则要在女孩子饱含感情的“过家家”中,学习如何表达情绪如何跟别人情感连接。

每到周末我和朋友们都会聚一聚,家里的男孩女孩也有了一起交流思想的机会。我觉得对打破固有性别观念限制,是非常有好处的事情。带大宝去女孩子的游戏房间玩,那感觉真的超级奇妙。本来担心娃没的玩,还随身带了巴斯光年和超级飞侠准备他无聊的时候给他。可接下来我就看到,超级飞侠在给咪露娃娃送外卖,巴斯光年已经加入了家庭生活,芭比娃娃则披上手绢,飞翔在空中扶弱济贫。

写在后面:

在我们孩子生活的社会中,确实存在很多性别的限制,不以父母或者孩子的主观意志转移。但最可怕的是在思维中自我限制。男孩因为压抑情感而产生学习障碍,女孩会因为习惯性的规避对抗,而错过机会。父母对此的认识,决定了孩子之后的高度和广度。在游戏中帮助孩子突破固有的性别限制,也是在帮助孩子在成长中,一步步活成自己真正的样子。

参考书籍:《游戏力》劳伦斯·柯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