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大熊猫,他们是认真的

杀死大熊猫,他们是认真的

首页休闲益智不要杀了熊猫更新时间:2024-04-30

最近,美国发生了很多事。

但中国民众牵挂的,不是住在白宫的建国和振华,而是生活在美国动物园的大熊猫“丫丫”

近日,有网友爆料,田纳西州孟菲斯动物园的大熊猫丫丫,由于没有新鲜竹子吃,饿瘦得特别严重!

皮包骨头、瘦骨嶙峋的样子,跟一般大熊猫圆滚滚身体、健康的毛发、有神的眼睛反差太大,令人心酸。

我查了一下资料,现年22岁的丫丫,是在2003年跟乐乐一起来到美国孟菲斯动物园的。我还找到了丫丫以前的“照片”,完全是另一种画风。

大熊猫丫丫(由Karen Pulfer Focht拍摄)

与乐乐尽情嬉戏的丫丫(猜猜哪个是丫丫?)

为什么一个“敢爱”敢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成了如今这副模样?美国的动物园是否真的存在照顾不周、甚至虐待的行为?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动物园对中国的关切作出回应,称动物园方面已对丫丫和乐乐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显示丫丫没有营养不良或其他医学问题。不过孟菲斯动物园也表示,目前暂时无法接受记者采访。

对于美国动物园的这番说辞,我们不愿意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但是看到一些大熊猫在异国他乡凄惨遭遇的传闻(在德国的嫣嫣因喝酒猝死,在日本的龙龙被呕吐物呛死......),我们又忍不住担心。

在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物种丰富的国家,大熊猫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国宝”,承受这万千宠爱,并不仅仅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近代以来,大熊猫已经跟它的祖国一起,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曾被西方各个国家的豪强疯狂猎*。

01

1869年,距离同治皇帝在紫禁城登基,已经有八个年头了,距离那场打开国门的战争也过去了近三十年。此时,来自西方的外国传教士,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正穿梭在中华大地上。

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

其中,一位名叫阿尔芒·戴维的法国传教士,在现今四川省宝兴县的一个小山村,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黑白动物皮”,随后他看到了一只活生生的“黑白熊”。

这是西方人第一次见到大熊猫,是动物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大熊猫近代凄惨命运的开始。

彼时的西方,正热衷于地理大发现之后的“物种大发现”,用来证明“造物主”上帝的伟大。

戴维的发现让很多人兴奋不已,包括一个名叫欧内斯特·威尔逊的英国人。他在一本书中断言大熊猫是“中国西部最值得狩猎家去追寻的猎物”,还公然留下一个挑战——谁能成为第一个成功猎*大熊猫的人?

阿尔芒·戴维制作的熊猫标本,现藏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于是,多个西方远征队开始进入中国西南的深山中,寻觅大熊猫的踪迹。好在这里山峦叠嶂、竹林密集的自然环境成了捕猎者最大的障碍,大熊猫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而西方人精疲力竭之后还是一无所获。

几十年过去了,威尔逊的挑战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但这反而更激起了西方人内心的征服欲。

小西奥多与克米特也踏上了这趟旅途,他们有个鼎鼎大名的父亲,就是被美国人刻在了总统山上的西奥多·罗斯福。借助各种当时的先进装备,以及当地寻找的翻译、向导、和猎犬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大熊猫的踪迹。

在一棵松树空洞的树身里,一只大熊猫露出前身,开始慢吞吞地向竹林深处走去,它走起路来身体晃晃悠悠,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气息。

“两发同时命中。”

在《追寻大熊猫》一文中,克米特对自己的枪法似乎颇为自豪。几个月后,兄弟俩带着已经剥了皮、被做成标本的熊猫回到美国,受到了美国民众英雄般的欢迎。

罗斯福兄弟与他们猎*的大熊猫

罗斯福兄弟如愿成为“首个猎*大熊猫的白人”,也让这场激烈的、近乎由兽性驱使的竞争达到了高潮。

此后,猎*熊猫,成为西方世界“骑士级的荣耀”,后继模仿者,不计其数。

恩斯特·舍费尔,当这个德国人看见一只熊猫幼崽躺卧在一棵树上时,他毫不犹豫地举枪将它从栖息处射下,将其剥皮后,连同从当地猎户买来的熊猫一起送回美国费城。

戴维·克罗克特·格雷厄姆,一位以“博学多闻”著称的美国传教士,对大熊猫的捕猎几近疯狂。他仅在截至1934年的5年之内,就交给美国国家博物馆超过20只熊猫的标本,一只熊猫的头骨如今还展示在该馆的骨骼厅里。

迪安·塞奇,一位美国自然博物馆派出的“远征队队长”,当他看见一只大熊猫穿过竹林向他走来,离他只有60英尺的距离,便疯狂地扣响了来复枪。

“这只野兽,被我们的子弹同时击中,滚着滚着便滑落山坡,停在下方将近50米远的一棵树旁”。这段残忍的*戮竟被刽子手“娓娓道来”,第二天他们举行了庆祝的宴会,而且,是熊猫宴!

考特尼·布罗克赫斯特,前英军上尉,他不屑于当地人用陷阱捕猎熊猫的做法,在开枪*死一只大熊猫后,他兴奋地喊道“我不辞老远,从28000英里外的远方而来,就是为了射出这发子弹。”

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西方“传教士”的野蛮行径,在清末民初的乱局中几乎横行无阻。即使是后来的国民政府,对大熊猫的保护也基本形同虚设。

1936年,在四川宝兴的一个山洞内,美国人露西·哈克尼斯找到了一只不满3斤重的熊猫幼崽,这位美国女士高兴地为其取名为“苏琳”。随后,露西又以重金贿赂国民党官员,熊猫幼崽竟被当作一只哈巴狗,成功地从中国出关带入美国。

露西与小熊猫苏琳

一年后,苏琳也成为一具标本

说句题外话,这段故事还将被搬上大银幕。这部由中外合拍的电影,主要讲述“熊猫夫人”露丝深入喜马拉雅腹地找寻熊猫孤崽的故事,有多名中国演员参演。

据粗略统计,1949年以前,中国的汶川、宝兴、平武等县有数百只大熊猫被猎捕后送往欧美国家展出,它们最终的结局都非常凄惨。

熊猫成为当时美国上流社会的“宠物”

西方捕猎者的大规模猎*,让大熊猫的种群结构遭受了根本性破坏,本就稀有的大熊猫逐渐走向濒危。而且,种群密度低、繁殖能力低的大熊猫,在遭受了这次灭绝性打击之后,至今也未能恢复元气。

到了1949年,中国开启改变积贫积弱命运之旅,大熊猫的命运才迎来转机

02

1950年5月,中国颁布《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规定“禁止捕猎大熊猫等稀有动物”。1963年,前国家林业部建立了第一批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

然而,1980年代一场几十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导致大熊猫食用竹大范围开花枯死,很多野生大熊猫被活活饿死,当时有多具饿死的大熊猫尸体被人们发现。

农林部门的调查也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1977年的2459只,急剧减少到1988年的1114只!

怎么办?要遏制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快速减少,人工圈养是一个办法。

但是,圈养大熊猫的繁殖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主要包括三个突出难点,就是交配率低、受孕率低、成活率低。

中国首只人工受精出生的熊猫“元晶”及母亲“娟娟”

通俗来说,第一个问题是雄性大熊猫的体力问题。野外的大熊猫每天的运动量非常大,往往要行走数十里山路寻找食物,而圈养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小,雄性大熊猫的体质一般较差。

非洲草原的王者——雄狮,发情期每天要交配40多次。而圈养的雄性大熊猫,仅交配1次的难度,已经不亚于我们做一个托马斯回旋了。即使勉强完成交配,还会面临精子质量差、活力不足以及数量少等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雌性大熊猫的交配*,《科学美国人》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我们找不到哪种哺乳动物可以像大熊猫一样,对交配这件事一点兴趣都没有。“

而且,大熊猫一年只在春季发情一次,持续时间又不长,雌性大熊猫可*的状态仅能维持24到72个小时。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雄性大熊猫不解风情、体力不支,又或者雌性大熊猫没看上对方(经常发生),这个窗口期就错过了。

第三个问题,是大熊猫的幼崽夭折率很高。新生儿出生时发育不完全,其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这在动物界是比较罕见的,最轻的新生儿体重只有51克,长这样。

这些难题,也困扰着1987年成立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当时,基地一共只有6只抢救自野外的老弱病残大熊猫,又先后有多只熊猫染病死亡,种群几乎全军覆没。当时有人泼冷水:不出十年,这里只能养猫养狗。

然而,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智慧的中国人民。

雄性大熊猫不是体力差嘛,那就得多锻炼,于是有了特别设计的“熊猫体操”。还有训练大熊猫做俯卧撑的...

如果体力还是跟不上,工作人员会进行人工采精。12岁的雄性大熊猫彤彤,就曾被直播进行人工采精,过程中使用了微弱电刺激法。

大熊猫内心估计是崩溃的...

对于雌性大熊猫,工作人员精心录制了熊猫“性教育片”。为了更好的效果,工作人员录制时还准备了话筒采集声音。

科琳是一只雌性大熊猫,但是她完全没有那方面的经验,也搞不懂熊猫勇勇的求爱。在观看了熊猫电影之后,科琳成功受孕。这张照片因其科普价值,入选了2013年的《时代周刊》年度“最令人惊奇”照片。

正在观摩学习的科琳

当然了,除了这些“土办法”,中国在大熊猫人工繁育方面还有很多“黑科技”。

我们已经攻破了大熊猫的出血性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慢性营养不良综合症、精液冷冻、人工授精、双胞胎育幼、亲仔鉴定、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等众多关键性技术难题。毫不夸张地说,国内对于大熊猫的研究和繁育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圈养的大熊猫数量也从1987年的6只,增长到2015年的152只。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目前,全国的圈养大熊猫数量已经超过500只,而且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可以说,大熊猫的生命之匙已然被我们掌握,哪怕遭遇较大的灾难,大熊猫也不会因此灭绝了!

牛!但更牛的还在后面。

有外国人曾感叹,“中国制造”最牛的地方,在于中国人只要掌握了制造一个产品的技术,很快就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并把该产品搞成“白菜价”。

这一点,在动物繁育领域也是一样——许多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被中国“养”出了几何倍数的增长!

朱鹮,是一种长嘴、细腿、红头、白翅的珍稀鸟类,一度走到灭绝的边缘。1981年,中科院的研究人员踏遍全国各地,仅在陕西洋县找到世上仅存的7只。

如何实现朱鹮的人工繁育难题?这个日本未能破解的难题,中国解决了。截至2018年,中国朱鹮野外种群规模已达到2000余只,人工种群规模超过1000只。

朱鹮

扬子鳄,这个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被中国老百姓称为“土龙”。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一度低于200条,濒临灭绝。

在突破人工繁育技术难关后,安徽的“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已有种群存栏数15000条,并具备年繁殖2000条以上幼鳄的能力。

东北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野生东北虎已经寥寥无几。上世纪末,中俄美三国专家联合调查发现,中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只有12-16只。

如今,松花江北岸的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虎养殖基地,园内至少盘踞着2000只东北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内人工养殖的老虎已超过6000只,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实现了“养虎为患”。

如果再算上麋鹿、普氏野马、野骆驼、白颈长尾雉......中国已经为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他们都和大熊猫一样,被从灭绝的边缘拉了回来。

然而,对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而言,圈养只是情急之下的权宜之计。包括UCN在内的业界专家在判定一个物种是否“濒危”时,考察的指标主要是野生环境中的生存状况,人工圈养的个体并不计算在内。

只有在野外不断发展壮大,才是野生动物们延续“血脉”的关键。

03

当野生动物们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的栖息地已经被人类的耕地、工厂、矿山、公路和民宿占据了。

数据显示,地球上的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在400年间缩小了90%,物种数量则减少了一半。人类的活动,让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如今每天就有75个物种永远灭绝,其中很多还没来得及被命名。

《保护科学前沿》引用了150多项科学研究并得出结论称,当前人类已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道路上。

来源:纽约时报

尽管如此,西方世界对野生动物的疯狂猎*,与一个世纪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8年3月19日,在非洲肯尼亚的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已经45岁高龄的雄性北非白犀牛“苏丹”接受安乐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苏丹”经无法站立,饱受痛苦的它不住地哀鸣,周围的人们眼里噙满了泪水。

苏丹是全世界仅存的3头北非白犀牛中,唯一的雄性,它的死亡意味着这一物种的灭绝已经进入倒计时。

白犀牛的厄运,依然得归罪于人类的贪婪。由于犀牛角的价格被炒到比黄金还高,在黑市上一只甚至能卖到180万人民币。残忍的偷猎者在枪*掉一只白犀牛后,会用电锯将犀牛角锯掉,然后将剩下的尸体丢弃在非洲的荒原上。

被割去犀牛角的犀牛尸体

更令人气愤的是,昔日的猎*者已经披上了“动物保护”的外衣,道貌岸然地以全球领导者自居,居高临下地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

最近,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又发文呼吁中国人少吃肉,标题这样写到:“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中国人吃口肉,就破坏地球了?事实上,美国自己才是全球最大的野生动物消费市场,是水生龟鳖、陆龟、狮子及其制品的最大贩运目的国,也是全球主要的鲨鱼捕捞国。

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设立的“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其成员多为国际狩猎俱乐部和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知名会员。其中包括作为共和党长期金主的钱塞勒,他一共狩猎近500次,至少猎*18头狮子、13头豹子、6头大象和2头犀牛。

小特朗普也是一位狩猎爱好者

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保护动物需要革自己“命”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了。

这个尖锐的矛盾,一位大熊猫研究专家曾一语道破:“大熊猫的未来,在于人类能为它放弃多少。”

各国野生动物的命运,也要看它们所在国家,愿意为他们放弃多少?

陕北的吴起县,是黄土高原上的的革命圣地,1935年10月,7000多人的中央红军就是在这里与陕北红军会师。此外,它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由于大面积开垦耕地和散牧羊群,吴起县的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的破坏,1997年全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7.4%

退耕还林前的吴起县,胡志斌摄

放眼望去,光秃秃的山坡都被开垦成耕地,几乎看不到一片绿色的植被,连柴火都找不到。每次下大雨,处于低处的县城经常被淹,大水过后,地上都是淤泥。

另外,每次刮大风还会带来黄沙,“大白天走在外面,街对面的人都看不清,屋里必须开灯,不然什么都看不见”。

这里,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看来,已经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20年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上的阔叶林和针叶林枝叶繁茂,山腰种着苹果树,山下的鱼塘里碧波荡漾。曾经荒山秃岭的黄土高坡变成了山川秀美的“绿色江南”。

人们还惊奇地发现,野鸳鸯、环颈雉等候鸟回归了;原麝、黑鹳、金钱豹等珍稀物种也重现于山林之间。在附近的子午岭,人们发现了包括褐马鸡在内的8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退耕还林后的吴起县,宗明远摄

在中国,吴起县这样的绿色奇迹比比皆是。退耕还林,是惊艳世界的生态修复样板,也是环境保护领域的超级工程。二十年间,中国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工程总投入达5000亿元,相当于建设4座港珠澳大桥。

5000亿元的投资,创造的生态价值是巨大的。据评估,全国退耕还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已经达到了1.38万亿元。这一战略,既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划时代之举,也是古老中国智慧舍得之道的巧妙运用。

人类,能为动物和自然环境放弃多少?中国的答案,是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人类,到底选择自身利益还是选择保护环境?中国的答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延长县黑家堡镇胡家村,退耕还林前后对比

看了《山海情》就知道,在拥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展这样的工程,其难度、阻力和和复杂性都很大。但是,这样的超级工程我们已经搞了好多个。

“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累计完成投资933亿元。目前已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毛乌素沙漠从陕西版图“消失”,曾经肆虐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已难觅踪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998年开始试点,总投资4000多亿元。效果是全国减少采伐将近6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净增4.28亿亩,天然林蓄积净增37.75亿立方米。

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计划在建设末期,使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总面积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另外,还将使85%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

中国人种树有多猛?连美国宇航局(NASA)都不能“看不到”了。卫星数据显示,过去20年间,中印两国贡献了地球三分之一的新增植被,面积相当于一个亚马孙雨林。其中,中国42%的新增植被来源于植树造林工程,印度的绿化则主要是农田的植被。

权威杂志《自然》还援引一位美国大学教授的观点:中国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可以直接影响地球的植被面积,这有助于引导人类在解决气候变化和污染问题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此前有一种观点大行其道,那就是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包括野生动物的消亡、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等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但偏偏有一个国家一再地向各国证明,人定胜天,沧海可以变桑田,沙漠可以变绿洲!

电视剧《山海情》剧照

就像那个中国人在1965年写下的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种铭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勇气、乐观和坚持,跃然纸上!

尾声

我们这代人,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包括眼下的疫情,也包括中国生态环境的变迁。

小时候在农村,奶奶经常给我讲豺狼虎豹的故事,我往往会缠着她问:“那些动物怎么没了?”

长大后,听说农村里又有了野猪,把地里的粮食都刨了。还听说,山里有豹子出没,人们都不敢独自进山了。

2019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也公布了一段视频,两只2岁左右,体型相差无几的野生大熊猫在树下玩耍嬉戏,这是全球首次拍摄到亚成体野生大熊猫双胞胎

通常野外大熊猫产下的双胞胎,只有一只能存活下来。而这对罕见的双胞胎之所以能长大,主要是由于栖息地条件的改善,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让母熊猫抚养两只幼崽。

在更早的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UCN)宣布,得益于中国政府几十年的不懈保护,大熊猫的濒危等级从“濒危(EN)”降为“易危(VU)”。濒危保护动物的降级,在世界动物保护史上并不多见。

大熊猫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它不但在祖国积贫积弱的年代被猎*者肆意捕*,也在全球范围内赶上了这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幸运的,是它得到了14亿中国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以至于远在千里之外也有人挂念,以至于它在中国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行百里者半九十,对大熊猫的保护任重道远,我们不会停下脚步。据报道,中国将建立一个超过2.7万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覆盖现有的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其面积将是美国首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的3倍。

如果大熊猫有证件,我们希望在背面写上:当你遭遇危险时不要放弃,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